老話說:“入秋不補,秋冬受苦”,還有4天立秋,建議多喫3種食物

來源: 更新:

剛剛跟同事聊天,才知道再過幾天,陽曆的8月7號就要立秋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它意味着夏天正式結束,涼爽的日子即將來臨。

老話說:“入秋不補,秋冬受苦”,入秋以後,氣溫開始逐漸下降,人體的代謝功能也會慢慢減緩。此時合理的進補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爲秋冬季打好基礎。


秋季是補益的好時機,特別是脾胃虛弱的人,更應該通過合理健康的飲食,來調理好我們的身體。下面我就分享3種特別適合立秋前後喫的食物,可以潤燥健脾,幫助我們度過乾燥的秋冬季。

一、鴨肉

鴨肉性涼,味甘甜,相比羊肉等溫熱食物,更適合初秋這個仍有燥熱感的時節。

中醫認爲,鴨肉能“和臟腑”,對於秋季脾胃功能較弱、食慾不振的朋友來說,適量喫一點鴨肉,既可以溫和滋補,又能兼顧調理脾胃。

推薦美食:紅燒鴨肉


1.準備半隻鴨子洗淨後剁成小塊,浸泡半小時,泡出血水,減輕腥味。

2.冷水下入鴨肉,加入適量料酒和薑片,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繼續煮2分鐘後撈出鴨肉,用溫水沖洗乾淨,再瀝乾水分。

3.熱鍋加油,下入蔥花、蒜末、薑末、八角、桂皮、香葉和花椒,炒香後再倒入鴨肉,大火翻炒一會兒。

炒至鴨肉表面微微變黃時,再加入適量生抽、冰糖和一點點生抽,接着倒入適量一瓶啤酒和適量開水,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慢慢燉煮40分鐘左右,讓鴨肉充分入味。

4.最後再大火收一下湯汁,加入適量青紅椒塊,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二、鱸魚


鱸魚營養豐富,肉質鮮嫩易消化,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等功效,適合乾燥的秋季食用。

秋天喫鱸魚,很適合秋季需要補充營養,又要避免油膩的飲食需求;而且,因爲容易消化吸收,特別適合老人、孩子以及脾胃功能較弱的人食用。

推薦美食:清蒸鱸魚


1.準備新鮮的鱸魚去除內臟、肚子裏的黑膜,多衝洗幾遍,徹底洗淨魚肚子裏的血水。

2.然後將鱸魚從肚子處切開,再在魚身兩側斜切花刀,切好後放入盤中,加入適量薑絲和料酒,均勻塗抹於魚身表面,醃製15分鐘左右。

3.準備一個空盤,在盤底墊上蔥段和薑絲,再將醃製好的鱸魚擺入盤中。

4.起鍋加水,燒開後將鱸魚放入蒸鍋中,蓋好鍋蓋,蒸8~10分鐘左右。

5.時間到了後關火,繼續燜5分鐘後再開蓋。

6.取出蒸好的鱸魚,倒掉盤中蒸出的汁水,然後在魚身上擺上蔥絲和紅椒絲,沿着盤邊淋入適量的蒸魚豉油。

接着澆上的適量的熱油,激發出蔥香味,同時也可以讓蒸魚豉油的鮮香味更加濃郁,美味即成!

三、銀耳


銀耳素有“平民燕窩”之美稱,是潤燥的經典食材,具有滋養肺胃之功效。

它含有豐富的天然植物膠質和膳食纖維,燉煮後口感黏滑潤口,能爲身體補充水分;同時還可以滋養皮膚,讓身體在乾燥的秋天保持水潤光滑。

而且,銀耳性質平和,不寒不燥,不管是老人、孩子,還是脾胃虛弱的朋友,都可以食用。

推薦美食:銀耳羹


1.銀耳用溫水提前泡發1~2個小時,泡發好後去掉黃色的根部,再撕成小一點的朵備用。

2.取一個高壓鍋,將泡好的銀耳倒入,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水量沒過食材3公分左右即可。

3.燉煮大約20~30分鐘左右,燉至銀耳出膠,湯汁變得濃稠即可。

4.最後加入適量的冰糖,多攪拌一會兒,將冰糖攪拌化開後就可以出鍋啦。

煮的時候,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適量的枸杞、紅棗或蓮子,營養和口感會更加豐富。

老話說:“入秋不補,秋冬受苦”,立秋將至,這3種食材都很常見又營養,做法也非常簡單,不妨常做給家人喫,健脾養胃,把身體養得棒棒的,活力滿滿過秋冬!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哦,咱們明天見~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