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喫餃子,韭菜白菜靠邊站,這3種餡清爽解膩,營養好喫又解饞

來源: 更新:

7月20日入伏!老話說得好:"頭伏餃子二伏面",這熱浪滾滾的伏天裏,廚房簡直像個蒸籠,誰樂意在裏頭久待?可再熱,這入伏的餃子也不能含糊。

往年你家是不是韭菜豬肉、白菜大蔥輪番上陣?今年咱換換新花樣!韭菜白菜啊,您二位先靠邊歇歇。這三樣清爽解膩、營養又勾魂的餃子餡兒,纔是伏天飯桌上的"頭號種子選手"!

一、絲瓜木耳雞蛋餡餃子:伏天裏的"小清新"

這餡兒,光聽名字就自帶一股子水靈勁兒!伏天燥熱,絲瓜正當季,含水量高,清甜得很,簡直是老天爺送來的解暑寶貝。

1. 備料:黑木耳提前用溫水泡發,洗淨切碎。絲瓜去皮,先擦成絲再稍微剁幾刀(別太碎),加一小撮鹽拌勻醃5分鐘,殺出水分後用乾淨紗布用力攥幹,這一步很重要,不然餡兒水塌塌。胡蘿蔔去皮擦細絲,也稍微切幾刀。蝦皮用清水快速沖洗一下瀝乾。

2. 炒雞蛋:雞蛋打散,鍋裏放稍多一點的油燒熱,倒入蛋液快速劃炒成小塊,盛出晾涼。

3. 拌餡:將攥乾的絲瓜、胡蘿蔔碎、黑木耳碎、炒好的雞蛋塊、蝦皮、蔥花、薑末放入大盆。加入鹽(注意絲瓜醃過有鹹味,蝦皮也鹹,下手輕點)、蠔油、香油、食用油,一點點白胡椒粉提鮮。

4. 包餃子:順着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嘗一下鹹淡調整。餡兒拌好就儘快包,絲瓜容易出水。包成你喜歡的餃子模樣。

5. 煮餃子:鍋裏水開下餃子,點兩次涼水,餃子浮起來鼓鼓的就熟了。絲瓜餡兒容易熟,別煮過頭。

點評:這餡兒一出鍋,那股子清鮮勁兒直往鼻子裏鑽!絲瓜軟嫩清甜,胡蘿蔔脆爽回甘,黑木耳嚼着咯吱咯吱帶感,雞蛋和蝦皮負責提供紮實的鮮香和營養。入口特別水潤清爽,一點不膩歪,真是伏天燥熱裏的一股清流!蝦皮雖小,鈣和鮮味可一點不含糊。

二、茄子香菜豬肉餡餃子:軟糯鹹香裏的開胃奇兵

茄子吸油?那是做法不對!做成餃子餡,蒸透擠幹水分的茄子軟糯鮮香,配上點睛的香菜,絕對顛覆你對茄子的認知,開胃解膩一把好手。

1. 處理茄子:茄子洗淨去蒂,切成小丁或細條。上蒸鍋大火蒸10-15分鐘,蒸到茄子徹底軟爛。取出稍微晾涼,用紗布包裹,使勁兒擠出茄子裏的水分(擠得越幹越好)。

2. 處理香菜:香菜洗淨,甩幹水分,切成細末。

3. 調肉餡:肉餡放入盆中,加入蔥薑末、黃豆醬(或豆瓣醬)、生抽、老抽、蠔油、一點點鹽(醬有鹹度)、一點點白糖提鮮。順着一個方向使勁攪打,分次加入少量清水(或蔥姜水),攪到肉餡上勁、有黏性。

4. 混合餡料:將擠幹水分的茄子丁、香菜末放入肉餡中。淋上香油和食用油,再次順着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5. 包餃子 & 煮餃子:包好餃子。煮法同前,水開下餃子,點兩次涼水,浮起熟透即可。

點評:咬一口,肉餡的鹹香飽滿混合着茄子特有的軟糯綿密,口感絕妙!香菜那股子霸道又清新的香氣,簡直是神來之筆,瞬間化解了肉餡和茄子可能帶來的厚重感,變得格外開胃爽口。醬香的加入讓味道層次更豐富,一點不寡淡。

三、韭菜薹三鮮餡餃子:鮮掉眉毛的"升級版"

嫌韭菜味兒衝?試試它的小清新表妹——韭菜薹!配上口感賽肉的杏鮑菇和提鮮聖品金鉤海米,這餡兒,鮮得眉毛都要跳舞。

1. 處理海米:金鉤海米用溫水加一點點黃酒(或料酒)泡發15-20分鐘,變軟後撈出瀝乾,稍微切碎(泡海米的水別倒,留着!)。

2. 備菜:韭菜薹洗淨,去掉根部較老的部分和頂部的花苞(如果有),切成細末。杏鮑菇洗淨,先切片再切條最後切成小丁。

3. 炒雞蛋 & 炒杏鮑菇:雞蛋打散炒成小塊盛出。鍋裏再放點油,下杏鮑菇丁中小火煸炒,炒到杏鮑菇變軟、水分收幹、邊緣有點微黃,散發出香味,盛出晾涼。

4. 拌餡:將韭菜薹末、炒好的雞蛋塊、炒好的杏鮑菇丁、切碎的海米、薑末放入盆中。加入鹽、白胡椒粉、蠔油、香油和食用油。把之前泡海米的水(底部沉澱物不要)淋一點點進去增加鮮味。順着一個方向拌勻即可。韭菜薹容易出水,拌好儘快包。

5. 包餃子 & 煮餃子:包好餃子。煮法同上,韭菜薹餡也易熟,別煮老了。

點評:這餡兒一入口,就是一個字:鮮!韭菜薹比韭菜更嫩更清甜,少了辛辣多了溫潤。杏鮑菇丁經過煸炒,咬下去有類似肉的彈韌感,還吸飽了鮮味。金鉤海米是靈魂擔當,那種濃縮的海洋鮮味瞬間引爆味蕾,雞蛋負責提供醇厚的底味。幾種鮮味層層疊加,清爽不膩,營養滿分,喫着特別舒服。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