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家孩子是否有數學天賦?這個答案有點出人意料

來源: 更新:

理科女一枚,對數學有着迷之熱愛~

果媽 · 書

你好呀,我是果媽~

作爲家長的你,是否也很好奇,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數學天賦?

前幾天在飯桌上聊到這個話題,大致對話是這樣的。

寶媽A:“我女兒現在數學在班上都是前三名,感覺我女兒還是有點數學天賦的!”

寶爸B:“我兒子數學成績不好,是不是就沒數學天賦了?還有逆襲的機會嗎?”

老師:“啥數學天賦,一個學校裏,也就只有極個別的幾個孩子有數學天賦,反正數學成績好,可能是有天賦的,數學成績不好,大概率是沒有的!

此後,老師還說了一句,這句話,值得很多家長深思:“絕大孩子都是普娃,沒啥特別大的天賦,或者只是有點小天賦,成績的好壞,很多時候也是學習方法和勤奮程度不一樣。”

或許,這纔是大實話。

01 數學,其實也有領域天賦

很多人都覺得,數學是一個領域,但其實不是,數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領域,在其之下,還有無數的細分領域。

對比語文來說,就好比現代史、古詩、各個年代的歷史等,每個細分的領域,有些人會格外感興趣、研究很深入。

數學也是如此。

每個人在不同的細分領域上,天賦也是不一樣的,數學的細分領域,那可太多了:幾何、計算、數學分析……

像我們熟知的高斯,或許在很多領域上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數論、數學分析等,但是,他在代數學方面的成就,或許更爲顯著。

1862年出生的波恩哈德·黎曼,開創了黎曼幾何,這也成了現在幾何的重要支柱之一。

對於數學天才來說,他們的弱項,也只是相對強項來說。

對於普通孩子學習數學來說,他們數學的弱項,或許也只是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

甚至,同樣是數學,有的孩子幾何好,有的孩子代數好。

果媽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數學,班上有一個數學分析很好的男孩子,在概率論的學習上,卻總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所以,沒有絕對的天賦。

只能說,孩子數學成績不好,那麼就代表孩子的課內基礎知識都沒學好,那麼,大概率是沒啥天賦的。

02 普通學習,在乎的從來不是天賦

不排除極個別開竅的,或者學得很好的孩子,是有一定天賦的。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孩子來說,要在乎的,從來就不是天賦,又或者,不要被天賦給“圈”住了。

比如:女孩子,思維能力就是差了點,數學學習的後勁兒不足;

比如:學語文只要多背背,但是學數學需要一點聰明、一點天賦。

什麼天賦不天賦,絕大多數的普通孩子,最終比的,終究還是學習方法和勤奮程度。

同樣學個面積的公式:

有的孩子面對不同的圖形,不知道套用什麼公式,但也不管不顧,繼續做,繼續錯,繼續碰運氣;

有的孩子在用錯公式的時候,便將所有的圖形、公式給整理好,去追溯公式的來源,將公式內的每一個字母搞清楚,將圖形的關聯、變形都弄明白,再做題,不會錯。

最終,學習方法、勤奮程度等綜合因素,決定了孩子們的差距。

03 天賦,只是藉口

因此,很多家長將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歸咎於天賦,不過是自我安慰、藉口罷了。

除去極少一部分孩子確實不夠聰明外,一部分家長真的毫不在意孩子的成績之外,其他家長們,還是得找到能夠提升孩子數學成績的方法,然後陪着孩子一起努力!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