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霸的錯題集,都是如何整理的?3個竅門(小學生版)
理科女一枚,對數學有着迷之熱愛~
果媽 · 書
你好呀,我是果媽~
錯題集,你知道該如何整理嗎?
有一說一,整理錯題集,真的是個技術活兒!
果媽一個鄰居家的孩子,上五年級,數學基本在年級前三,也就是經常100。前些時候,果媽專門看了這孩子整理的錯題集,哇塞,果媽感慨了一句:學霸之所以能成爲學霸,真的是有原因的!
看完學霸的錯題集,你就知道:整理錯題,不是將題目簡單地抄一遍,寫個解析,就完事兒的!
這種錯題集,就是一次性的,下次再看,只覺頭大,更別提一次、多次的複習了。
那麼,學霸的錯題集,是如何整理的呢?
適合絕大多數孩子!

竅門一:分類整理錯題
雖然都是錯題,但是錯誤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有的,是因爲沒有搞清楚知識點;
有的,是因爲粗心大意;
有的,是思維沒有順得過來。
針對不同的錯誤,也需要進行不同的分類整理。
比如,開心果“求之間、求兩端”這類題,總是錯,說到底,就是這類題目的思維還沒有真正掌握。
這種思維類題目,且這種題型,每次都會整理到一起去,以此來拓展自己的解題思路。
再比如,很多孩子對破十法、借十法、平十法的運用,不是很到位,導致題目錯誤,這便是孩子對這幾種方法的基礎知識沒有搞清楚。
這類題目整理在一起,旁邊需要註釋上這類題的知識點,這樣順便也是將知識點給再鞏固了一遍,也方便下次再複習的時候,直接能夠找到對應的知識點重點內容。
這樣分類整理,能夠讓孩子的複習更有針對性!
竅門二:錯題“自省”
自省,就是讓孩子思考一下:
我爲什麼錯?
錯在哪裏了?
下次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我該怎麼避免再錯?
抄寫錯題很簡單,但是自省其實還真不容易。
可以在錯題集的旁邊,備註上原因,等一本錯題集整理完的時候,孩子自己也能夠看到,自己的主要問題在哪裏了。
比如,有些是因爲沒畫關鍵詞,那麼下一次,是否得畫上?
比如,有些是因爲做題太着急,思維固化,理所當然覺得答案是之前自己做過的思路。
原因摸清楚,才能夠避免下次犯錯!
這比抄寫100遍錯題更重要!
竅門三:標記
一本錯題集,絕對不是每次都從頭翻到尾,從頭做到尾的。
果媽看到這個同學用的熒光筆做了標記,一目瞭然:
紅色:重點題、易錯題;
藍色:思維題、新穎題;
黃色:初步掌握題;
綠色:已掌握,不需要再重做的題。
紅色題每週翻一次,藍色題每兩週翻一次,如果能夠連續2次都做對,那麼便圖上黃色的標記。
第三次再做對,那麼就表示已經真正掌握,再塗成塗色,後期將不再需要複習。
這樣標記的方法,既能夠做到“不漏題”,又能做到“不做無用功”,效率很高,看着綠色越來越多的錯題集,孩子也會越來越有成就感!
易錯題訓練
除了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尤其是沒有整理錯題集習慣的,家長可以爲孩子準備一套《易錯題》,讓孩子“少做題”,但是可以“做好題”。
這套《易錯題》一共有3本,分別是:易錯題應用題、易錯題豎式、易錯題口算。

書中的每個單元,有哪些易錯點,都進行了整理,可以在目錄中索引,讓孩子針對性練習!
這樣給孩子總結好了的易錯點,孩子做了,相當於提前打了“預防針”,讓孩子少走彎路。在日常做題、學習的時候,會更有重點,也更會讀題、做題。

比如,孩子在用“破十法”的時候,數字的位置容易放反;
比如,孩子在做應用題的時候,容易對“還要”“還差”等關鍵字理解有誤。

這套書中,將易錯點進行詳細地剖析、解答,再給出練習,讓孩子能夠“學以致用”。
這套《易錯題》真的非常適合在複習、鞏固階段使用!
寫在文末
錯題集對於數學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覺得一年級簡單、孩子還小,就不做錯題集,要知道,這是習慣問題!錯題集的使用,不僅是小學,包括初高中,都是非常實用的!
要有錯題集,還得會做錯題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496486737309418003"></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