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運跨境電商業務貨值突破2.8億元

來源: 更新:

7月,上海口岸跨境電商海運出口業務創單日曆史新高:16日當天,合計箱量148標箱,貨值逼近5800萬元。上海海運跨境電商通道打通一週年之際,記者昨天(23日)獲悉,一年累計監管跨境電商海運出口清單包裹近90萬個,合計箱量超1000標箱,貨值達2.8億元;覆蓋航線從最初的美西線拓展至日韓線、澳洲線、東南亞線以及南美線等全球各貿易區域。

6月12日,一箱貨值約124萬元的跨境電商B2B家居用品在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的監管保障下,搭乘“PONTRESINA”輪發往海外,這標誌着上海口岸跨境電商“拼箱+總單”模式的貫通。該批貨物僅有899個包裹,一般情況下難以成櫃出海,但在“報關單+清單”靈活拼箱的加持下,經外港海關採用“總單作業模式”監管,僅用時24小時,便完成了從企業集貨申報到貨物裝船出運的全流程,較傳統模式效率提升50%,物流成本降低30%,充分體現了上海口岸跨境電商物流鏈的時效性和靈活性。

自去年7月19日首單“9610”跨境電商貨物順利出運以來,外港海關在監管模式上持續創新,通過對供應鏈數據交互印證和精準風險評估,推出“總單+分單”雙監管作業模式適配不同出貨量的企業;運用“先查驗後裝運”監管模式,實現跨境電商全模式同場作業,支持貨物靈活拼箱;貫通“外港-洋山”跨港區水水聯運物流新通道,運用區塊鏈技術保障跨境電商貨物跨關區順利退運。

“一年來,上海海關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新業態高質量發展。”上海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張駿介紹道:“這些創新舉措能夠更好發揮上海海運口岸航線匯聚的樞紐優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爲打造高質量跨境電商產業公共性海運出口平臺提供有力支撐。”

上海利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洪峯表示:“總單模式讓高貨量的跨境電商企業進一步釋放規模效應,靈活的拼箱方式讓我們的物流便捷性成爲行業亮點,跨港區聯運和跨關區退運的政策創新更是爲我們提供了出運和售後的雙重保障。去年我司通過上海口岸出口貨值增長200%,加之海運成本比空運低70%,這加強了我們佈局全球市場的信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