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科普IP《十萬個爲什麼》擁抱XR技術,首個成果將於年內全球首發



作爲創刊逾六十載的經典科普IP,《十萬個爲什麼》曾啓蒙了數以億計的讀者,爲中國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事業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立足於新的時代語境與科技浪潮,《十萬個爲什麼》中那些引人入勝的“爲什麼”轉化爲可感、可觸、可探索的沉浸式世界,是科普教育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必然方向。

7月17日,國民科普品牌《十萬個爲什麼》版權方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與上海窗畫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佈將深度融合擴展現實(XR)技術與《十萬個爲什麼》的經典科普內容,共同開發大型沉浸式互動展覽IP矩陣。這標誌着擁有深厚歷史積澱的中國科普第一IP首次系統性進軍XR領域,致力於爲公衆帶來前所未有的科學認知體驗。上海人工智能技術協會旗下的科技與藝術協同創新中心爲本項目提供學術支持。


作爲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科普啓蒙讀物,《十萬個爲什麼》始終致力於以最有效的方式傳播科學知識、激發探索精神。面對智能化、數字化、沉浸化體驗的新趨勢,版權方積極尋求IP活化與內容呈現形式的創新突破。此次選擇與窗畫廊合作,正是看中XR技術在構建深度認知場景、提升學習體驗方面的巨大潛力。作爲新一代空間計算與三維敘事的載體,沉浸式XR大空間則能讓《十萬個爲什麼》中那些抽象、動態的複雜知識“活”起來,讓觀衆從“知道是什麼”躍升爲“感受爲什麼”。

此次戰略合作的首個成果——大型沉浸式科普展覽《看不見的系列:食物的旅程》將於2025年全球首發。該項目旨在利用前沿360度覆蓋的圖像技術手段,將抽象複雜的生命科學知識轉化爲直觀、生動的探險旅程。

在XR體驗中,觀衆化身“微縮探險者”,藉助穿戴式設備,親身踏入一個精心構建的微觀世界:穿越逼真模擬的3D口腔咀嚼工廠,體驗胃酸洶湧的化學分解過程,漫步於長達8米的腸道營養吸收隧道,並深入觀察萬億微生物羣落的共生生態圈。項目將運用先進的光學透鏡技術與實時物理引擎,將食物分解等生理過程具象化,打造“在人體內行走”的沉浸式科幻體驗。甚至人體免疫系統的工作機制,也將通過創新的第一人稱互動形式,讓觀衆得以生動感知。

據悉,項目將依託窗畫廊自主研發的“大空間多人協同交互系統”,構建800—1000平方米的可自由行走空間,突破傳統圖文視頻的平面化限制,在三維空間中實現知識的立體呈現與深度探索。

上海人工智能技術協會旗下的科技與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作爲本次合作的學術支持單位,其專家團隊將爲展覽的科學性、藝術性與技術融合提供專業指導。窗畫廊CEO在簽約儀式上提到,其全場景物理交互技術旨在重新定義科普教育的“五感認知模型”,但核心目標始終是服務於《十萬個爲什麼》IP的科普使命——將“知其所以然”升級爲身臨其境地“感其所以然”的方法論革命。

未來,《十萬個爲什麼》XR科普生態將持續構建,圍繞多學科領域開發系列沉浸式項目。首展啓動後,項目計劃將陸續登陸全國各大城市科技館、博物館及文化地標,推動科普教育的數字化升級與體驗革新,讓公衆在自由探索的樂趣中,親身感知科學演進的內在律動與生命世界的精妙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