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記錄!中國特有物種:崇安草蜥



近日,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五龍潭景區內發現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崇安草蜥。經專家確認,這是寧波市新記錄。
7月17日,寧波市生態環境科學院調查人員林嶠涵在海曙區龍觀鄉五龍潭景區內發現一隻通體翠綠、尾巴細長的蜥蜴,經過專家確認,該蜥蜴爲崇安草蜥(Takydromus sylvaticus),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蜥蜴科動物,是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過對比《寧波市生物多樣性清單——兩棲爬行動物物種名錄》(2024),確認其爲寧波市新記錄。
崇安草蜥原名崇安地蜥,爲中國特有物種,得名於它的發現地——福建崇安,最早於1926年被外國學者C.H.Pope發現。2012年10月,浙江省溫州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該物種,時隔9年又在麗水景寧再次發現;2023年6月,金華磐安發現崇安草蜥;2024年6月,金華浦江又有發現。此次,寧波市海曙區發現的崇安草蜥爲省內第5次記錄。
崇安草蜥背面暗綠色,腹面色較淺;體側有一白色縱紋,始自眼前下角,沿眼與上脣間、耳孔下緣,經肩上方向後止於後肢前方胯部。四肢短小纖細,指趾側扁,末節基部尤其細窄。尾細長,尾長可達體長的三倍,在遇到危險時會斷尾求生,隨後快速再生新尾。夏季爲崇安草蜥的繁殖期,因此各地崇安草蜥的發現記錄多集中於夏季。
依託寧波(海曙)四明山區森林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寧波市生態環境局海曙分局聯合寧波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五龍潭生物多樣性進行長期監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