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天,八件事情要抓緊做,一件都不能少

來源: 更新:

文|菁媽

新生兒出生的第1天非常的重要,因爲孩子第一天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會感受到這個世界上的光線是比較刺激的,這個世界的聲音是比較嘈雜的,這個世界不是空蕩蕩的,不像在媽媽的子宮裏面一樣。

而他在子宮裏面的生活環境跟外界完全不一樣,在子宮通過媽媽的臍帶來運送氧氣以及營養,出來外面之後就要通過自己去攝取氧氣,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新生兒度過剛出生這非常關鍵的第1個24小時。

新生兒出生第1個24小時要注意什麼呢?有八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件:稱體重

新生兒的體重其實代表着新生兒的健康情況,如果是少於5斤的話,可能代表的是出生體重比較低,孩子的健康是有危害的,體重如果大於8斤,也有可能代表這孩子是巨大兒,這對於孩子的健康來說也是有潛在的危害的。

第二件:保暖

記得我們家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我只看了一眼,醫生就抱他去保溫箱說要保溫兩個小時了,因爲新生兒出生的時候,他的體溫調節中樞是不完善的,皮下脂肪非常的薄,失溫的速度也要比成人的更快一些。

所以有一些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要先送去保溫,如果不送去保溫的話,也是建議放在媽媽的懷抱裏面,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溫度,避免孩子的溫度流失過快,傷害到孩子的健康。

第三件:喝奶

新生兒出生後30分鐘就建議要開始喝媽媽的母乳了,這樣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也能夠刺激媽媽乳汁的分泌,而且剛剛喝的奶是初乳,裏面含有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能夠保護胎兒的腸道健康,也能夠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初乳餵養的新生兒腸道感染風險降低67%,黃疸也能消化得更快一些。

第四件:拉尿

新生兒出生後第1天拉尿也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兒拉的尿可能會有一點點紅色,這可能是在胎兒期的時候沉澱的一點點礦物質,這也是正常的。

第五件:拉屎

新生兒的大便跟一般孩子的大便不太一樣,因爲這是胎便,胎便的量比較多,而且是呈柏油樣的,而且胎便是沒有味道的,如果孩子在出生第1天沒有拉屎或者沒有拉尿,一定要及時的告訴醫生,可能是孩子先天有問題的。

第六件:臍帶護理

新生兒出生之後就要剪臍帶,剪臍帶之後就要進行臍帶的護理,一般是75%的酒精或者碘伏進行消毒,而且要包上紗布要注意防水。

第七件:接種乙肝疫苗

如果孩子出生之後,媽媽是有大三陽或者小三陽,那就不僅僅要接種疫苗了,還要進行球蛋白的注射,如果說是普通健康的媽媽生出的寶寶出生之後要打乙肝疫苗,一般是出生後12個小時注射。

第八件:接種卡介苗

孩子出生之後要打兩針,一針是乙肝,一針是卡介苗,一邊左邊一邊右邊,卡介苗是預防重症結核病的,打卡介苗的胳膊上可能會有紅腫結痂,這是正常的反應。

所以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媽媽要在醫生的協助下做好以上的幾件事情,每一件對於孩子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出生後沒有打乙肝,可能會導致孩子以後患乙肝的概率增加,就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錯換28年人生事件”。

出生沒有及時的給孩子餵奶,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免疫力。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