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要漲保護費,日本忍無可忍給了一拳!魯比奧等人被喫閉門羹

來源: 更新: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這一次,日本不伺候了。

2025年6月20日,美國又揮着“保護費”的大棒,要求東京把軍費漲到GDP的3.5%,石破茂當場翻臉:日本,不當提款機!

於是,美國精心安排的“2+2”高層會談被日本直接掀桌子取消,魯比奧、赫格塞思等人集體喫閉門羹。

這一拳,打在了華盛頓的臉上,也打在了日本多年壓抑的不甘之上。

美國要漲“保護費”

2025年6月20日,一條消息登上了各大國際新聞頭條。

日本這回是真怒了。

原定7月1日與大哥“老美”舉行的“2+2”高層安全會談就這樣告吹了。

這場會談原定由日本的防衛大臣中谷元、外相巖屋毅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防長赫格塞思參加,一起聊聊“亞太局勢”。

結果呢?日本直接不去華盛頓了,放了兩位美國大臣一個鴿子。

爲啥突然翻臉?因爲美國又開始“要錢了”!

《金融時報》曝光,最近美國防部三號人物、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不請自來地提出個要求。

讓日本把防務開支從原來佔GDP 的1.8%,猛漲到3.5%,以後還可能衝着5%去。

你要知道,日本自己在2022年就決定,到2027年把軍費漲到GDP的2%,這已經是戰後最大幅度的漲法了。

結果,美國人張口就是“再多一倍”,那架勢,就跟黑幫老大收“地盤保護費”似的。

石破茂也不是喫素的。

他在2025年3月就公開說過:日本的國防預算,由我們日本人自己決定,別人沒資格插嘴。

這回又被逼着漲軍費,日本乾脆撂了話、甩了鍋、關了門——會,不開了!

日本防衛省、外務省都選擇“沉默”,媒體卻坐不住了。

共同社、時事通訊社紛紛發稿,把事情扒得一清二楚。

原來,除了“漲保護費”這一口氣咽不下去,日本政府還要忙着準備7月20日的參議院大選。

執政黨自民黨最近民調也不妙,支持率才32.5%,反對率高達50.9%。

這個節骨眼上要是繼續對美國低聲下氣,不等於自己找罵?

可以說,日本這次,是被逼急了,終於硬了一回。

這一拳打出去,不光是爲了選票,也是爲了多年來被美國牽着鼻子走的屈辱感,找回一點尊嚴。

美國爲啥步步緊逼?

話說回來,美國爲啥這兩年突然特別愛敲“保護費”?

答案其實很簡單:一個是沒錢,另一個是怕中國。

2025年,川普再次迴歸後,一口一個“美國優先”,到處張嘴要錢。

不僅是日本,連北約那些老牌盟友也沒放過。

他在G7、在北約峯會,一遍又一遍強調盟國軍費要漲到GDP的5%!

你看,北約都不樂意,他現在把矛頭轉向了亞洲。

這波對日本下手的主角,就是五角大樓的三號人物科爾比。

這個人幹什麼的?他是五角大樓負責政策的副部長,既不是總統,也不是國防部長,卻特別喜歡指點江山。

這次他不僅逼日本漲軍費,還剛在澳大利亞那邊掀了桌子,搞核潛艇審查,差點把堪培拉惹毛。

而他最愛用的一句話,就是爲了應對中國的軍事擴張,日本必須出更大的力。

你看,這理由是不是聽着就熟?

美國最近幾年乾的事,幾乎都是打着“中國威脅”的牌子乾的,背後則是軍工集團的巨大利潤和地緣政治博弈的瘋狂投入。

你讓日本多花錢,誰最開心?

當然是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這些美軍火巨頭。

他們盯着的不是日本的“安全”,而是日本的錢包。你花得越多,他們賺得越多。

更諷刺的是,美國不僅想讓日本掏錢買武器,還想讓日本在“臺海”“南海”這種未來可能發生衝突的熱點裏“參戰”。

這不是保護,這是綁架。

這不是防衛合作,這是地緣操控。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每年都要安排一場“2+2”會談,說是討論戰略,其實每次都伴隨着各種明示暗示:你要多掏錢,你要多站隊,你要少自主。

這一次,日本沒忍住,直接取消會談。

日本憑什麼敢硬氣?

有人可能要問了:日本以前在美國面前那麼低調,這次咋突然這麼剛?

答案其實也不復雜。

第一,是政治現實。

第二,是經濟壓力。

第三,是國家覺醒。

先說政治。

石破茂現在的日子不好過。

自民黨在去年的衆議院選舉裏已經失去了長期穩定的過半優勢,現在又面臨2025年7月20日的參議院大選,結果很可能也不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石破茂需要一個“展現魄力”的機會,而美方咄咄逼人的漲價行爲,剛好給他送上了“硬氣反擊”的舞臺。

再說經濟。

日本不是不想花軍費,是已經花得夠多了。

2022年,日本自己就說要把軍費漲到GDP 2%,到2027年完成。

這相當於五年之內多砸幾百億美元。

而現在美國說不夠,還要漲到3.5%,甚至瞄準5%。你說這不是“打劫”是什麼?

更別提還有日美之間那些沒完沒了的關稅談判。

從2025年4月到現在,赤澤亮正已經飛美國談了六次,結果美國人壓根不鬆口。

對等關稅、駐軍費用、技術限制……

一樁樁一件件,全是對日本“不公平”的逼迫。

最後,也是最深層的一點,日本的民意變了。

這次取消會談的時間點,剛好也是沖繩和平紀念日附近。

1945年沖繩戰役,20多萬人死亡,美國軍隊登陸後給沖繩人民帶來的是毀滅式的災難。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美軍依然佔着沖繩,基地問題始終是個痛。

雖然從歷史上講,沖繩也不屬於日本,但目前他實際管轄,也不願放棄這塊領土。

故而,對美國的不滿,在日本已經悄然蔓延。

特別是年輕一代,不再願意當“二等盟友”,更不想再聽命於白宮的冷臉施壓。

他們要的是真正的自主。

所以這一次的“閉門羹”,看似只是一次會談取消,其實是一聲悶響,一道裂痕,一次歷史轉向的先兆。

這一次,日本不是被迫應戰,而是主動出拳。

美國還沉浸在過去那個可以隨便“勒索保護費”的舊聯盟時代,但日本已經不再願意做那個任打任罵的盟友了。

東京給華盛頓上的這一課,不只是一場外交交鋒,更是一記“民族意識覺醒”的警鐘。

這拳,打得不光漂亮,更打出了一個信號——不是所有人,都會永遠聽命於霸權。


參考文獻:

美國突然要求加錢,日本取消會談,觀察者網,2025-06-21

美國突然提高要求,日本怒了:不談了!石破茂此前回應特朗普:這事由日本決定,而不是其他國家,每日經濟新聞,2025-06-22

日本怒了?取消與美“2+2”會談,環球時報,2025-06-23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