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歸還埃及西奈半島,爲何不還敘利亞戈蘭高地?

來源: 更新:

以色列國內有一種聲音,認爲以色列不應該在1982年放棄於1967年佔領的埃及西奈半島,應該像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一樣,牢牢控制在手中。

【西奈半島】

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有以下幾條理由:

一,以色列地盤太小,實際控制面積近3萬平方千米。而且以色列地盤狹長,沒有戰略縱深。而西奈半島面積6萬平方千米,是以色列實控面積兩倍。西奈半島像一個大饅頭,南北長385千米,東西寬210千米,“活動”空間很大。以色列南北長不過433千米,東西最寬處也就五十多千米,特拉維夫走廊,東西的寬度也就10千米。

二,西奈半島是亞洲和非洲的天然分界線,西奈半島西側,就是蘇伊士運河。誰能控制蘇伊士運河,誰能就控制亞洲、非洲、歐洲的 “十字路口”。蘇伊士運河,一直是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爭奪的焦點。以色列控制西奈半島,進一步控制蘇伊士運河東岸,就有巨大戰略籌碼,不再是蝸居於中東的“微型強國”,而是具有全球話語權的大國。

三,西奈半島雖以沙漠爲主,但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有適宜人類居住的平原。以色列地少人多,完全可以在西奈半島北部修建定居點,釋放地少人多的壓力。

四,西奈半島石油資源豐富,儲量約有1.4億噸,以色列的石油資源卻嚴重匱乏。除了石油,西奈半島還有豐富的煤炭、錳、銅、磷酸鹽等資源,這些資源都是以色列缺少的。

不過以色列還是把佔據15年的西奈半島還給埃及,很多以色列人至今感到可惜,不過這是戰爭的結果,並非心善。

以色列爲守住西奈半島,修了巴列夫防線,分爲前後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沿蘇伊士河東岸的沙堤,修築混凝土牆和沙壁。蘇伊士河長約163千米,巴列夫防線長約150千米,除中間大苦湖東岸地勢很高,其他沿岸地區都人工修築20–25米高的混凝土牆和沙壁,主要目的是防坦克、裝甲車等機械化部隊渡河登陸。河堤下埋設了油管,戰爭期間點燃,可將沙堤變成一片火海。沙堤上面有一道鐵絲網,後面是地雷陣,不遠處是30多個碉堡。

第一道防線到第二道防線之間12千米範圍,是密集的地雷陣。

第二道防線在沙堤後12到21千米,由22個碉堡羣和相通的塹壕組成,一共有200多個碉堡。每個碉堡地面以下還有好幾層,即使地面以上損毀,還可以通過地下塹壕轉移到其他碉堡。

第四次中東戰爭,從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5日,史稱十月戰爭或贖罪日戰爭。以色列死2521人-2800人、傷7250人-8800人,被俘293人。阿拉伯聯軍有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古巴等,埃及死5000人-15000人、被俘8372人;約旦死23人、傷77人;敘利亞死3000人-3500人、被俘392人;伊拉克死278人,傷898人,被俘13人;古巴死180人、傷250人。

正是這場戰爭,導致在1982年,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

【戈蘭高地】

同樣是以色列佔據的敘利亞戈蘭高地部分地區,面積1200平方千米,以色列仍實控,四分五裂的敘利亞,實力比埃及還是差得遠。

戈蘭高地屬敘利亞,南北最長約71千米,中部最寬處約43千米,總面積約1860平方千米。戈蘭高地平均海拔約500米,東部最高峯約923,9米,地勢東高西低,其西側的胡拉谷地的海拔只有約70米。

戈蘭高地俯視約旦河谷,居高臨下,以色列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遠眺肉眼即可觀察加利利山。戈蘭高地距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也約60千米,戰略地位突出。

戈蘭高地多季節性間歇河,只有雅爾穆克河常年有水,匯入約旦河。

沙特-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之間,有一條輸油管道,經過戈蘭高地,這可是一條經濟命脈。沙特通過黎巴嫩出口石油到歐洲一些國家,這條戰略級通道,影響不少國家。

胡拉谷地是以色列面積最大的農業生產區域,農田佈滿約旦河兩側。

敘利亞戈蘭高地以東,一馬平川,首都大馬士革無險可守。戈蘭高地之於大馬士革,類似三國時漢中之於成都,曹操拿下漢中,蜀中震怖,一日數驚。

以色列嚴重缺乏淡水資源,而加利利海(太巴列湖或加利利湖),面積166平方千米,最深處48米,是以色列人的主要飲用水源,堪稱是“母親湖”。以色列全國的飲用水供應中,四成以上來自加利利海。

而加利利湖的東岸,就是戈蘭高地,加利利湖海拔-210米,在戈蘭高地面前是個大窪地。以色列人不會無故把戈蘭高地還給敘利亞,爲了水源,更不可能歸還。在中東,淡水是比石油還要珍貴的資源,淡水是從事關以色列人生死存亡的戰略資源。

蘇伊士運河事關蘇、美爭霸大局,只有超級大國才能玩得轉。當時像英國、法國這樣的五常大國,都沒有資格單獨控制運河,更不要說以色列這樣的地區小霸了。

2019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當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戈蘭高地,

2024年,乘敘利亞內亂,以色列從戈蘭高出兵,進一步入侵敘利亞。

目前來看,敘利亞想收回戈蘭高地,但戰場上得不到的,其他途徑也很難獲取。而西奈半島,那是埃及人自己打回來的。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