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包頭,五原大捷——傅作義威震塞外

來源: 更新:

寫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寫稿,只是爲了養家餬口,希望各位觀衆老爺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後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啦,感謝各位觀衆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哦~~~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1939年的冬天,北方的風雪已經鋪天蓋地,寒氣逼人。與此同時,日軍在南方的攻勢卻越來越兇猛,長沙、南寧接連陷落,整個華南的局勢異常緊張。

而此時的傅作義,面臨着一次重要的軍事決策——上級下令,他帶領部隊進攻烏拉山附近的大佘太一帶,目的是牽制華北的日軍南下。看似是一次輕鬆的任務,然而傅作義卻並不這麼看。

傅作義心裏明白,進攻烏拉山,對於日軍的威脅有限,那裏的敵人並不會對日軍的南下構成實質性障礙。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任務不但難以打擊敵人,反而可能浪費寶貴的兵力。

傅作義將軍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個更加宏大的戰略構思——包頭,日軍在華北的一個關鍵戰略要地,正是牽制日軍西進的突破口。

傅作義的戰略眼光

從戰略佈局來看,包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軍佔領包頭,不僅可以通過這一交通樞紐繼續西進,還能進一步對華北、華東地區形成威脅。而在包頭防守的日軍方面,以騎兵第1旅、13聯隊和14聯隊爲核心,守衛堅固工事,並有僞蒙古軍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包頭周圍有五個僞軍師團的駐守,敵人實力強大,防線嚴密。再加上包頭這一地區的地理條件複雜,山川縱深,爲敵軍提供了有利的防禦條件。

而傅作義的部隊雖然也不容小覷,但面對強敵,必須考慮如何在優勢條件下展開進攻。傅作義所指揮的35軍,依靠董其武的101師、孫蘭峯的新31師、袁慶榮的新32師等精銳部隊組成。

除此之外,傅作義還調動了騎兵7師及一些地方部隊,總兵力達到幾萬。這些部隊的裝備相對精良,但與日軍的裝備及防守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傅作義通過對敵我雙方兵力和戰場形勢的細緻分析,作出了一個關鍵決策——採用奇襲戰術,在夜間利用敵人的鬆懈發動突襲,迅速突破包頭的防線,奪取城市的控制權,並牽制敵軍南下的增援。

與此同時,他還預見到敵軍援軍的反撲,因此作戰計劃中還加入了阻擊敵援的環節,以便在敵軍援兵到達之前,最大程度地削弱敵方實力。

傅作義的思路很明確——先發制人,利用敵人未做足準備時的漏洞,打擊敵人的士氣,並通過迅速奪取包頭,爲整個抗戰局勢爭取時間。

奇襲包頭的準備

面對這樣一場決定性的大行動,傅作義從細節入手,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打包頭,不能急功近利,不僅僅是突襲,更是策略與戰術的結合。最重要的一步,是進行充分的情報收集和敵情分析。

早在進攻包頭之前,傅作義就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了日軍的活動情報,並通過與當地的游擊隊合作,進一步摸清了敵軍的防線佈置。

根據敵方的兵力部署,傅作義得出了一個結論——日軍的防守雖然較強,但若從戰略上選擇正確的突破點,再配合靈活的戰術,完全有可能突破敵人防線,實現出奇不意的奇襲。

傅作義指示各部進行嚴格的戰術訓練,特別是在夜戰、巷戰和爆破方面加強演練。此外,爲了確保戰鬥力的持續和兵員的士氣,傅作義還親自督促補充彈藥、食品等後勤保障,確保部隊在戰鬥中保持最佳狀態。

甚至連當地的百姓,也被動員起來協助部隊進行兵員、物資的運送和敵情的偵察。經過幾天的緊張準備,12月19日夜,傅作義部隊悄無聲息地逼近包頭城外,開始了他們的“奇襲”行動。

激烈的戰鬥與奮勇突襲

1939年12月19日,傅作義帶領部隊展開了這場決定性的突襲。天色已晚,夜幕下的包頭城顯得寧靜而安逸。傅作義的部隊在暗夜中悄然前行,步伐輕盈,沒有一絲動靜。就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時候,突擊隊率先突破了包頭的外圍防線。

接下來的巷戰可謂異常激烈。包頭城內的敵人被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措手不及。傅作義指揮部隊精準地切入敵人的防禦薄弱點,迅速佔領了敵人重要的據點——天主堂、耶穌堂、五原小學等重要地點,打亂了敵人的陣腳。

日軍急忙派遣援軍,但傅作義早已預料到這一點。敵人的援軍從固陽、安北等地趕來,而傅作義部隊提前佈置的阻擊點,成功延緩了敵人的推進速度。在激烈的戰鬥中,日軍的援軍被困在了包頭的外圍地區,無法突破傅作義部隊的防線。

12月21日下午,敵軍的援軍終於趕到了,但傅作義部隊已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將敵人困在包圍圈內。

戰鬥持續到了12月22日,敵軍最終在包頭城內被徹底打亂,部分敵人甚至在混亂中逃竄。爲了阻止敵人的進一步反撲,傅作義指揮部隊實施了一系列鞏固防線、清除殘敵的措施,確保包頭徹底落入國民黨軍隊手中。

包頭戰役的勝利爲中國抗日戰爭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傅作義不僅擊斃了包括日軍騎兵第14聯隊長小林一男大佐在內的大量日軍官兵,還摧毀了敵軍百餘輛汽車,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這些戰果極大地削弱了日軍的實力,同時也有效牽制了敵軍的南下步伐,爲其他戰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然而,這場勝利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傅作義部隊在戰鬥中損失慘重,戰死的官兵超過千人,許多高級指揮官也在戰鬥中受傷,包括101師的幾位團長。儘管如此,傅作義將軍依然認爲這場勝利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

戰鬥結束後,傅作義特意爲陣亡的將士建立了五原抗日烈士紀念碑,以此紀念那些爲國家獻身的英雄。包頭戰役不僅是一次戰術上的成功,更是全體抗日將士英勇獻身精神的象徵。

從整個戰役的戰術來看,傅作義將軍的指揮可謂高瞻遠矚。他巧妙地利用了敵人對包頭防線的輕視,通過奇襲成功打亂了日軍的戰略部署。

更爲重要的是,傅作義充分考慮到了敵軍援兵的反撲,通過精準的阻擊戰術,將日軍援兵困於包圍之中,避免了與敵軍的正面決戰。

包頭戰役的勝利,不僅僅是一次局部戰鬥的勝利,更是對整個華北戰局的有效牽制。傅作義通過這一戰,成功削弱了日軍的進攻力度,併爲抗日戰爭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

結語

包頭戰役作爲傅作義一生中的一次輝煌勝利,不僅在當時極大鼓舞了民心士氣,也爲中國抗日戰爭的後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影響。

這場戰役展現了傅作義指揮的高超戰術和堅定決心,也體現了他作爲抗日英雄的偉大貢獻。在這片廣袤的塞外大地上,傅作義的名字永載史冊,威震敵膽,成爲那個時代英雄的象徵。

參考資料:

五原戰役 人民網 2015年06月25日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