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軍穿插到位,美二師差點被全殲,工兵的傷亡率表明原因

來源: 更新:

寫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寫稿,只是爲了養家餬口,希望各位觀衆老爺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後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啦,感謝各位觀衆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哦~~~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1949年後,隨着朝鮮戰局的變化,抗美援朝戰爭逐漸演變成了中美兩國的對抗。中朝聯軍憑藉勇敢與決心,最終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美軍就輕易屈服,尤其是美國的第八集團軍在戰鬥中的頑強抵抗,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包圍戰中拼勁十足,居然硬是沒被志願軍完全消滅。

打到第二次戰役,美軍第八集團軍的美二師被志願軍的38軍“包圍”了。可,雖然美軍損失慘重,特別是工兵部隊的傷亡率高得讓人咋舌,依然勉強通過戰術撤退逃脫了全殲的命運。

你看,這兩方的戰術較量和兵力部署一看就知道是拼刺刀的節奏,那爲什麼最終還是沒能讓美二師“一鍋端”呢?關鍵在那羣工兵,傷亡率一度高達62.3%,這可不止是數字的問題。

志願軍“包圍”美二師

1949年,抗美援朝戰爭打得如火如荼。第二次戰役中,38軍的表現極爲出色,尤其是他們對美二師的圍堵,讓人印象深刻。38軍從一開始就緊緊盯住了美軍的退路。

首先,志願軍的113師穿插到美軍的後方,迅速搶佔了三所裏、龍源裏這兩個重要的交通節點。把美軍的撤退路線給切斷了,再加上全軍上下的合圍,短短几天,美二師被徹底“口袋陣”困住。

然而,情況並非那麼簡單。美軍的撤退並差點全線崩潰,志願軍迅速佔領了重要位置並造成美軍重創。

美二師的減員和工兵的傷亡

李奇微在回憶錄中記載,美二師在清川江戰役中的減員爲4000餘人。美國作家大衛·哈伯斯塔姆在其著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中,結合參戰老兵的回憶,進一步詳細披露了美二師的傷亡情況。

美二師的下轄步兵團共有三個——9團、23團、38團。根據美軍的標準,一個步兵團的編制通常在3000人左右,而美二師在撤退時的集結情況爲:9團1400人、23團2200人、38團1700人。

由此可見,美二師在此次戰役中的損失非常慘重,每個步兵團的傷亡率分別爲53.3%(9團)、26.7%(23團)、43.3%(38團)。這樣一個高傷亡率的數字,足以說明美二師的戰鬥力已經嚴重喪失,無法再繼續有效抵抗。

但是,最讓人震驚的卻是美二師工兵營的傷亡情況——高達62.3%。工兵營的總人數爲900人,撤退至清川江南岸時,減員561人。爲什麼工兵的傷亡會如此慘重?

這就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美軍的機械化部隊和後勤系統,究竟在這場戰鬥中暴露了什麼致命缺陷?

工兵成了“活靶子”

美軍的機械化作戰部隊依賴於複雜的後勤保障體系,尤其是工兵部隊。在戰場上,工兵負責的是修路、搭橋、修補陣地等任務,充當着後勤運輸線的守護者。

美軍的工兵營配備了推土機、吊車等大型機械設備,配合空中支援,往往是戰鬥中最忙碌、最有價值的一環。然而,這些看似無敵的裝備,卻成了工兵的“致命傷”。

在朝鮮的戰場上,特別是在志願軍的穿插戰術下,美軍的交通線被切斷,尤其是兩條重要撤退路線中的一條被徹底摧毀。

38軍113師在成功佔領三所裏後,還派遣了一個營,專門前往安州方向,破壞道路和橋樑,迫使美軍必須選擇另一條撤退路線——這條路線可謂是“刀尖上的舞蹈”,隨時都可能暴露出極大的後勤隱患。

於是,美軍工兵的任務就顯得更加艱鉅了,他們必須比步兵先行,搶修和恢復被破壞的道路,以便撤退的隊伍能夠順利通過。這時,工兵營成爲了最先遭遇志願軍火力的目標。

推土機、吊車、重型設備,這些龐然大物一旦被摧毀,便意味着美軍的後勤運輸線完全崩潰。工兵部隊的傷亡率因此異常慘重。敵人的火力和戰術高度精準,導致這些工兵成爲了“活靶子”,哪怕有先進的設備,也難以保命。

雖然美二師的機械化優勢和強大火力令人畏懼,但志願軍的戰術靈活性和高效的穿插作戰,發揮了決定性作用。38軍的指揮官深知,美軍的弱點不僅僅在於裝備和火力,更在於其過度依賴後勤和機械化運輸。

38軍113師的迅速穿插和巧妙戰術切斷了美二師的兩條退路,迫使美軍不得不以破碎的兵力進行撤退。而志願軍沒有直接進行正面強攻,而是選擇利用迅速的機動性和細緻的戰術部署,對敵軍進行分割包圍,逼迫敵人選擇消耗性撤退。

與此同時,38軍不僅通過空地協同,摧毀了美軍的主要後勤線,還針對美軍的補給線進行持續打擊,迫使美軍的工兵不斷放慢修復速度,甚至完全失去了恢復戰鬥力的機會。

這一系列戰術安排,讓美軍在短期內無法反撲,而志願軍則逐步佔領了陣地並向深處推進。

美軍後勤系統的致命弱點

美軍機械化裝備的優勢,在面臨嚴密的戰術配合和敵方持續打擊時,暴露出了其嚴重的後勤漏洞。機械化作戰確實提高了戰鬥效率,但過度依賴這種裝備與龐大的後勤系統,也使得美軍的戰鬥力在極端情況下變得脆弱。

尤其是在缺乏足夠兵力保護的情況下,機械化作戰隊伍變成了目標,工兵成爲了最先遭受致命打擊的羣體。

美軍在戰場上依賴大量的汽車和機械設備,但這些工具並不是萬能的。在志願軍針對道路與橋樑的破壞下,美軍的撤退行動幾乎完全依賴工兵的修復能力。

大量工兵部隊的傷亡直接導致了美軍後勤系統的崩潰,儘管美軍依然具備強大的火力和技術支援,但失去了充足的後勤保障,撤退與戰鬥就變得舉步維艱。

結語

這並非一場普通的戰鬥,而是一次現代戰爭中後勤和戰術之間博弈的縮影。

通過這場戰鬥,志願軍不僅在戰術上擊敗了美軍,更通過精準的後勤干擾和快速的機動,切斷了美軍的補給線,極大削弱了其繼續作戰的能力。

儘管美二師在戰役中沒有被完全消滅,但志願軍通過機動性強、靈活的戰術安排和對敵後勤系統的精準打擊,成功削弱了美軍的作戰能力。工兵部隊的高傷亡率,正是美軍在朝鮮戰場上過度依賴機械化與後勤保障的一個鐵證。

反觀志願軍,憑藉着對戰場環境的充分掌控與戰術靈活性的運用,最終爲這場戰役畫上了一個精彩的句號。

通過這場戰鬥的分析,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戰爭中的複雜因素,也能深刻感受到在現代戰爭中,靈活的戰術部署與後勤保障的緊密配合,如何決定着一場戰鬥的勝負。而這,也爲今後的軍事戰略提供了重要的借鑑意義。

參考資料:

用兵在智 勝戰在術 求事網 2020年10月17日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