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喫錯反傷身!胃潰瘍用藥指南:科學選藥避開3大誤區

來源: 更新:

胃部不適困擾着大量人羣,其中胃潰瘍更是常見且難纏,不少患者因用藥不當而造成更嚴重的不適或延長病程。科學合理用藥的重要性便尤爲凸顯。今天我們爲大家梳理胃潰瘍治療的用藥常識,並明確3個常見誤區,幫助您科學選藥、理性服藥。


一、明確診治目標,規範治療方爲根本


胃潰瘍爲胃腸道常見病症,多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失調、胃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所致。治療過程中,抑酸、保護胃粘膜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主要方式,其中胃粘膜的保護用藥對修復潰瘍面、緩解疼痛和促進胃黏膜再生尤爲重要。


目前臨牀上所使用的胃黏膜保護劑種類較多,其中包括保護胃粘膜、修復局部潰瘍創面的藥物,比如常見的硫糖鋁、鉍劑、多司馬酯片等。


以多司馬酯片爲例,它以橙皮苷爲原料製成,是植物來源藥物中的新一代胃粘膜保護劑,具有直接局部作用於胃黏膜的特點,不具備抑酸抗分泌作用,且藥物在體內以原型代謝,不吸收入血液循環,不產生藥物堆積問題。此藥物安全性頗高,不過,在服藥期間,仍需留意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噁心、嘔吐之類的不良反應。服用多司馬酯片時,爲防藥物相互作用干擾療效,影響治療效果,建議儘量避免與其他治療不同病症的藥物一同口服。



二、胃潰瘍相關用藥,避開3大誤區


誤區一:過度依賴抑酸藥物


很多患者一旦胃痛發作習慣性地服用抑酸藥,短暫緩解症狀後可能形成長期習慣性使用。但胃潰瘍的病因往往較爲複雜,並非所有患者單純依靠抑酸藥即可緩解。長期頻繁、無序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阻滯劑,可能破壞胃酸分泌正常功能,甚至誘導耐藥性問題。因此建議患者勿盲目長期自行服藥,需規範治療並定期複診,做到在醫生指導下適度使用抑酸藥物。


誤區二:過於推崇“偏方”而忽視正規的藥物治療


日常生活中,許多患者聽信各種偏方與傳言,通過“食療”、“偏方”等方式自行治療胃潰瘍。真正的胃潰瘍治療離不開正規藥物的規範性干預,如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以及必要的幽門螺旋桿菌根治藥物的聯合使用。在醫學指導下,科學用藥、及時隨訪是穩定病情、緩解症狀的關鍵。



誤區三:隨意聯合服藥,不考慮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胃潰瘍患者可能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以達到治療的快速緩解效果,但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相互競爭或作用抵消的現象。例如,黏膜保護劑類藥物與其他治療藥物放在一起同時服用時可能相互干擾影響藥效。因此用藥時需注意間隔時間,並遵醫囑合理區分服藥時間,避免藥物之間的干擾或降低藥效。


三、服藥同時需注意生活方式調整


要有效緩解、康復胃潰瘍,除了科學的用藥之外,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


1.日常要定時定量用餐,形成規律飲食習慣,同時少食濃茶、辣椒等刺激腸胃之物,以免損害健康,引發不良後果。

2. 戒除或減少菸酒攝入,減少菸酒刺激對胃黏膜的損傷。

3. 合理作息,保持心情放鬆,避免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劇烈。


特別提示:


胃黏膜保護劑以多司馬酯片爲典型代表,若使用得當,對修復胃黏膜的局部損傷大有裨益。但患者千萬不可盲目增加劑量,切不可同時將多種藥物隨意組合,應在正規醫療機構醫生指導下謹慎服用。在服藥期間,若有任何顯著不適之症,請即刻向醫生諮詢,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胃潰瘍治療過程應該明確診斷、合理用藥、避免誤區、堅持科學治療。對於胃潰瘍患者,用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醫生主導下遵循個體化治療方案及生活方式的積極調整,避免盲目用藥或走入用藥誤區,纔可能有利於疾病好轉和康復。

本文所引用的內容均來源於公開發布的研究資料,作者與相關產品或企業不存在任何商業利益關係,力求客觀、中立。文章內容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具體臨牀決策應結合最新臨牀指南,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