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來臨,手腳先知!提醒:手腳出現5種表現,或提示你血管堵了
劉大叔今年65歲,退休後在兒子家幫忙接送孫子上下學,在孫子上學後他最大的樂趣就是追劇,經常一坐就是一上午、一下午的。
最近放暑假了,他更是“放飛自我”,經常從早上8點開始追劇,中途除了喫飯上廁所根本不起身。連續這樣快一週時間,他發現自己的小腿莫名有點脹痛。
開始他並沒有當回事,可幾天時間過去了,小腿上的疼痛沒有任何緩解,身上還出現了心慌氣短的症狀。
這讓他感覺情況不對,趕緊讓兒子帶着去了醫院。經檢查,發現劉大叔的下肢深靜脈內存在血栓,且有部分血栓順着血管逆行向上進入到了肺內,以至於讓他出現了呼吸異常的症狀。

一、什麼是血栓?
正常情況下,我們血液內的凝血、抗凝系統會維持在動態平衡狀態下,保證血液可在血管內流動,不會出現血栓。但當血液流動速度變慢、凝血因子病變以及血管損傷等問題出現時,會導致二者的平衡被打破,讓人處於“易栓狀態”下。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韓乾國表示,血栓可分爲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兩種,血栓可從血管壁、心腔內附着處脫落,之後隨着血液循環流向動脈、靜脈之中,誘發各種血管栓塞。

血栓的發生也存在一定的“青睞”人羣,這幾類人一定要多加註意。
• 手術/骨折創傷人羣:這些人通常血管有損傷,會刺激局部凝血,再加上術後身體的活動量減少,血液循環速度也會變慢,更容易促進血栓生成。
• 長期住院人羣:這類人中約有2/3會有腿部血栓問題。
• 年齡≥60歲:老年人很多都有血液粘稠、血液流動速度變慢以及腿部肌肉力量下降的問題,這些都容易導致血流瘀滯。
• 缺乏運動:長期缺乏運動會讓血液流動速度下降、瘀滯,會增加靜脈血栓的發生風險。
• 懷孕/坐月子期間:孕期腹腔壓力較大,很容易壓迫血管導致血流瘀滯;月子期間女性的活動量會明顯減少,可能會有靜脈血液流動速度變慢以及瘀滯的問題。
• 癌症/化療:癌症患者的血液流動速度較慢,且化療會損傷血管導致局部凝血。

二、注意手腳異樣,或提示血管堵了
你知道嗎?99%的血栓出現後沒有任何症狀和感覺,甚至去醫院做常規檢查也沒有任何問題。很多患者是在血栓脫落引起肺動脈阻塞,出現劇烈胸痛、呼吸困難等威脅生命的症狀時才被發現。
日常一定要多關注身體表現,出現這幾個症狀,很可能是體內有血栓引起。
1、四肢麻木刺痛
莫名感覺手腳麻木、刺痛,可能是神經或血管受到壓迫後發出的信號,受到壓迫後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肢體末端的症狀會更爲明顯。

2、小腿腫脹
靜脈內出現血栓會讓血液無法迴流到心臟內,腿部的壓力會因此而變大,最爲常見的症狀就是單側小腿腫脹。
3、間歇性跛腳
血管堵塞時還可能會引起間歇性跛行症狀,即走路的時候沒走多遠就一瘸一拐,休息會可以緩解,但繼續走路很快又會再次出現症狀。如若沒有及時干預的話,會讓下肢嚴重缺血、皮膚溫度下降,後期不行走也會下肢疼痛。

4、膚色改變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皮膚和黏膜都是紅潤的狀態。但當體內有血栓時,會影響到局部血液循環,從而讓皮膚和黏膜的顏色變淡,嚴重的甚至會蒼白無血色。
5、碰撞易瘀青
體內有血栓時,身上很容易出現淤青,稍微磕碰一下就會出現預期。這些淤青多會以羣集的方式出現,外觀看起來很像皮疹。

三、血栓是喫出來的?這些食物儘量少喫
血栓的出現與日常的飲食離不開關係,想要預防血栓,這幾種食物一定要儘量少喫。
1、高脂飲食
長期攝入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會讓體內膽固醇指標上升,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其中就包括血栓生成。如動物內臟、肥肉等食物,均是高脂肪的食物。
2、高鹽飲食
鹽分攝入過量會導致血壓上升,而持續的高壓狀態,會給血栓的生成按下“加速鍵”。常見的醃製類食物、快餐等,都有大量的鹽分存在。

3、高糖食物
高糖分的食物攝入過量會讓血糖驟升,身體也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而血糖長期不穩定的話,會讓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液內的脂肪也更容易發生氧化,容易誘發血栓生成。
4、加工肉類
常見的香腸、培根、火腿等均屬於加工肉的範疇,這些肉類內有大量的鹽分、飽和脂肪、亞硝酸鹽等成分,經常攝入會增加血管炎症反應,促進動脈硬化、血栓生成。

除了注意飲食外,日常還需要積極進行運動。
鍾南山院士建議日常不要長時間久坐,最好隔1~2個小時起身活動下。長期久坐會導致腿部的血液粘稠度明顯上升,尤其是老年人會更加嚴重,會顯著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給大家推薦一個運動——踝泵運動,5分鐘就能顯著改善下肢靜脈的血流速度以及血管內徑。簡單來說就是勾腳以及旋轉腳踝,在日常上班的時候可以試着做一做,對健康很有好處

血栓初期身體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但是給健康帶來的威脅會持續存在,等出現明顯症狀時再去幹預很可能就晚了!我們日常一定要保持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同時要定期體檢,儘可能預防血栓發生。
參考資料:
[1] 《動起來!別讓血栓 “栓” 住你 | 世界血栓日》.廣西疾控2024-10-13
[2] 《這6類人天生容易長血栓,4個血栓的“報警信號”要重視!|每日健康》.新華每日電訊2025-04-20
[3] 《鍾南山院士提醒:這個習慣可導致突然死亡!一個動作能有效預防》.健康時報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