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更支持自費買比賽版權的主播嗎? | BB話題

在剛剛結束的裂變宇宙S5上,Liquid在總決賽以3比0橫掃了PARI,而唯一一支參賽的中國Dota2戰隊Tidebound則在敗者組第一輪早早出局,再一次讓熬夜看比賽的觀衆們失望了。

不過相比於這屆無關痛癢、只有4天的小比賽,玩家社區對“看比賽”本身討論要更多。因爲裂變宇宙S5算是在刀圈開啓了,主播自己買版權、播比賽的先河。
在開賽前,根據坊間傳言,由於裂變宇宙S5的贊助商中有博彩相關的公司,鬥魚虎牙等主流平臺沒有購買比賽版權,導致主播們只轉播Twitch的延遲直播流。而這個比賽Tidebound會參加,有一定的關注度,賽程緊湊,個人版權費1萬元也不算天價,於是民間主播們萌生了自己買版權的心思。
最後,傑出哥、睡不醒的璨璨、Maybe、Chalice、fy、Sdn、BurNIng、風追憶、DOTA2解說M4等人都自費購買了版權,比賽也順利在各個平臺開播。
這是一套看似非常科學的新嘗試。傑出哥就在自己的視頻裏說:“平臺方不用虧錢買版權了,版權方也能有一些收益,主播自己投資,靠高質量的解說吸引流量,自己想想別的辦法,比如場間插播廣告回本。”

不過對於主播來說,能達成多贏局面的前提,其實就一個:能不能在4天之內賺回1萬元的版權費。這也引起了一些分歧,比如對於三蛆兄弟這種直播收入可觀、有經濟積累的主播,1萬元的門檻並不高,但Dy就表示自己是小主播,買4天比賽的版權肯定入不敷出。
當然,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Tidebound沒能打進決賽日,沒有中國隊的比賽關注度不高,4天的版權實際變成了3天,自費的主播們也命運不同,留下了“五位版權四天比賽三天熱度兩行熱淚一次教訓”的新梗。

事實上,“買版權自己播”在前一陣的電競圈熱度更高。當時鬥魚平臺的幾位CS主播,玩機器、QUQU等人聯合出資購買了奧斯汀Major的版權,據傳版權費高達150萬元,其中一部分由某陪玩店老闆付,其餘幾位主播分攤。最終效果非常不錯,主播們收穫了熱度,打廣告的陪玩店也賺得盆滿鉢滿。

在很多時候,電競比賽的版權是個燙手的山芋。明面上它是一部分遊戲直播平臺的護城河,培養電競用戶的觀賽習慣,但實際運作中很難爲平臺提供相應的回報。即便在版權費水漲船高的年代,買下獨家版權的平臺,也會選擇將版權分發賣出去,回收大頭成本。
而如今,電競比賽的流量、價值已不如做大蛋糕的時候“性感”了,直播平臺也受到不小的業績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喜歡看優質比賽解說的人依然還在,甚至在一些細分領域還有新的機會。或許在將來,會有越來越多主播自費買比賽版權的情況出現。
對於這個現象你怎麼看?你會更支持願意自費買版權的主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