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美顏大頭貼,把老外遊客整成了百鬼夜行

怪物馬戲團 | 文
注:有死亡風險。
邁克來自德州,最愛的消遣便是在午後用霰彈槍剔牙,去年的退伍軍人節,他還在胸肌開酒瓶大賽上奪得桂冠。可以說,如果邁克的心中有什麼柔情,那也留給了他四歲時,偷偷養在後院的那隻短吻鱷。
但哪怕是邁克來到了日本大頭貼店,也會看着像個畢加索當年在巴黎妓院畫出的娘炮。
最近,《F1:狂飆飛車》在全球院線大殺特殺,哪怕在F1賽車沒那麼熱門的中國,也實現了票房逆跌。爲了宣傳電影,61歲的布拉德·皮特來到日本,和森本慎太郎拍了一組大頭貼,看着是這樣的:

猶如兩位,遭遇了車禍的外星人。
這組大頭貼,宣傳效果宛如瘟疫,以超越F1賽車的速度將皮特的粉絲創死。人們紛紛感嘆,皮特真是個不老傳奇,大家還以爲60歲的皮特,會看着像他在《本傑明巴頓奇事》中的造型,誰知他真正的60歲,看着是這樣。

來,再看一遍。

想當年,皮特在《夜訪吸血鬼》中的造型,驚豔了影壇。誰能料到29年後,他還能靠這皮膚比吸血鬼還白,整體比吸血鬼還像鬼的造型,再度驚豔冥界。也許,吸血鬼不是無法被拍照,而是被日本大頭貼嚇到自動在照片裏隱身了。
你可能有所不知,但當歐美硬漢邂逅日本大頭貼後,產生的化學反應,是這世間最美。一個老外,去澀谷,不親身體驗下這後現代辣妹文化的魄力,那他的日本遊就不完整。

美國男人進了日本大頭貼機,產生的審美衝擊力宛如核爆,其威力遠超亞洲人自己拍大頭貼,讓人懷疑這是日本人在暗中報復當年的廣島,敢死隊看了都要被嚇得三天失眠。


@lilyellaa
於是,如今TikTok上的熱潮,便是帶着你的硬漢朋友,去日本拍一組卡哇伊大頭貼。這些視頻,動輒數萬點贊,使得大網紅們,也朝聖般湧入這一間間鬼怪工廠,爲時光留下最美的自己。
如果你想問,爲什麼誕生30年的大頭貼,如今竟變成這樣子了?我只能說,在一個良子也變成網紅的抽象時代,這是必然的發展。


日本大頭貼,誕生在95年,然後在2000年左右,融入了辣妹文化,又在2010年逐漸向卡哇伊文化轉型,而如今,它已經成爲通靈文化的一員大將。

@Eemma
這種大頭貼,最初是ATLUS與Sega合作搞出來的,沒錯,就是開發《女神異聞錄》的那個ATLUS。在96年,大頭貼機甚至被日本著名電玩雜誌《遊戲機》評爲年度最佳街機,還是當年盈利最高的“街機”。

這不禁讓人懷疑,如今這些大頭貼的美顏程序代碼,正是由負責ATLUS遊戲建模的程序員編寫的。他們可能左手剛做完《女神異聞錄4:重製版》的跑步PV,右手便開始打磨大頭貼美顏功能,順便暗中收集照片數據,納入《真女神轉生》的怪物設計靈感庫。

這種大頭貼,曾經非常火爆,經歷過周杰倫時代的人,或多或少會有點和它相關的回憶。那時(幸好)很少有智能手機,所以大頭貼很有優勢,照起來更輕鬆,更好看,又不需要操心打光,還能弄一堆兔斯基表情包貼上去,配上其限時做各種動作的文化,像個儀式感十足的小遊戲。
此外,更重要的是,它能把人的皮膚拍得很模糊,起到美白的自欺欺人效果。不過當時,這美白程度尚且還不算犯罪,如今的大頭貼,拍起來依舊儀式感十足,其步驟被撒旦信徒當成每日禱告步驟學習。

爲什麼?因爲傳統大頭貼正迅速流失市場。根據統計,日本大頭貼機的人氣高峯出現在2002年,當時日本全國有3.6萬臺;而到2010年時,這數字減到了1.5萬臺。
於是,它需要回春,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在舞臺上突然脫下褲子引爆輿論。
如今的大頭貼,要麼像抓娃娃店一樣,走網紅景點的路線,變成裝修漂亮的大頭貼拍照店;要麼與聯動快閃店合作,推出能讓你照出聯動IP模版的照片;要麼,就劍指偏鋒,把其特色的美顏效果拉到最大。

所以,這種特效是故意爲之的,它就是爲了搞笑。你如果覺得它的效果太像是人,那它就沒有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僅是美顏在進化,硬件設施也與時俱進。最初的大頭貼店,還只有熒光燈,現在,則成了一面光之牆對着你的臉佈道。這讓大頭貼機內部的裝修也愈發高級,有種火箭發射臺和90年代科幻片佈景的質感,也是爲了更好配合接下來拍攝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證據。
400日元,就能在這種高級機器裏拍一張照片,有時,還能提供服裝租賃服務——雖然看照片的人可能分不清你的臉和衣服的分界線在哪兒。

但它有個問題,那就是這種抽象美顏,是爲亞洲女性寫的,許多大頭貼店甚至只允許男性在女性陪同下進入。所以,當一個男性,尤其是歐美男性出現在鏡頭中時,美顏算法便開始變得不安起來,導致原本老套的搞笑劇本,迅速脫軌。
在原宿,有個著名的“大頭貼聖地”,但對於歐美男性來說,這裏是個類似51區的地方。每個被女友拉進去的外國男遊客,都沒想到自己接下來會遭遇什麼。


@yunaandashofficial
首先鏡頭會將歐美男人的鬍子辨認成鼻孔,於是分辨性別的方式,除了頭髮長短外,還有鼻孔的大小。
其次,這機器默認是“姐妹模式”,也就是,記錄一對好姐妹的搞怪瞬間。可或許老外不熟悉模式選擇,或太過熟悉,導致他們不論什麼性別都選擇姐妹模式,依靠ATLUS偉大的算法施加性轉的魔法,由男變女,只是那不是真的女,是蔓延開來會摧毀僞娘文化的東西。


@christine
實際上,有時就連女人也沒料到後果。她們在網上分享自己拍日本大頭貼時的感觸:
“我以前也去拍過,然後在看到結果的一瞬間發出了尖叫。”
“我以爲我做好了準備,但我錯了。”
“爲什麼日本的自拍機,總是把人變成動漫版的亞撒西耶穌?”
“哇哦,你看起來像是約炮軟件的最終BOSS!”
其實早在11年前,這些大頭貼的跨國潛力,就初現端倪了。當時在reddit上有個六千讚的帖子,說兩個老外去日本照了奇怪的照片,他們的日本朋友在照片上看着很“可愛”,但他們看着卻像是上帝在造人時突發腹瀉。

那時,誰也沒料到這東西還會在隨後進化,演變成一個都市傳說。
於是那一天的美顏,美顏起來。這些大頭貼在老外身上展現的魔法,讓大網紅們開始出拍大頭貼的reaction視頻,只爲記錄下自己看到照片一剎那的驚喜。

@lilstaryuh2.0,以防你沒注意到:照片最右側是個男人
完了嗎?還沒呢,因爲日本的許多大頭貼機,不僅能給你加上美顏,還能讓你和奧巴馬這種歐美政壇人士的貼圖合影,類似20年前的兔斯基。而這個美顏,是能同時被加到奧巴馬臉上的。

於是有人說,這種紀念照片其實非常高級,因爲你甚至不需要解釋自己是在日本拍的。
漸漸的,它成了老外去日本遊的必備紀念品。當你走進大頭貼機,你就不能只用普通級別的特效,就像是當你偶遇孫笑川,不能只去和他討論天氣。如果愛手藝生活在現代,我相信他會去走訪每個大頭貼亭,以獲取靈感。
但評論區的老外們真的懂這種大頭貼背後的抽象文化嗎?我對此深表懷疑,因爲我已經不止在一個此類視頻的熱評裏,看到有人解釋說:米娜桑不要誤解這種特效了,這種照片在日本少女中,非常受歡迎口牙,就是爲了讓你看起來更像是動漫角色。所以吶吶米娜桑~不要嘲笑了,peace and love, respect the culture得絲襪~~

@kevytries
這絕對不是一個可靠的解釋,除非解釋的人,唯一看過的動漫,就是那張“我的痛苦在你之上”的截圖。

看到這裏,我相信你已經開始思考那個問題了:黑人在這東西里,看起來什麼樣?
MAN! I’m glad you asked! 沒有任何人種,能在日本大頭貼裏保留自己的印記,算法之神會將自己的喜好,隨性融入對世界各地遊客的刻畫中,創造出一個個幻想種,嚇得my homie連夜遊回西海岸。



@yukkiybaby
不論是拉美桑、印度醬,還是非洲君,都hold不住這大頭貼的強大攻擊力,燈光一開、硬幣一投、褲子一脫,他們就紛紛從婆羅門變成伊藤誠,從百年孤獨變成幽靈之家。

@favoritesenpaii

笑點解析:《百年孤獨》是拉美文學代表作,而《幽靈之家》,是智利前總統阿連德侄女伊莎貝爾對照《百年孤獨》寫的,另一本拉美文學著作。
以此產生對照,暗示拉美老哥們的美,和鬼沒區別,以催生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
實際上,不止外國人在這特效裏看着很災難,事實證明你的真人越硬漢,這個特效就越來勁。你看過之前很火的那張,某個妹子COS成黑道千金,與自己老爹合影,然後爆火全球的照片嗎?

@ofumi
她其實還拉上老爸拍過大頭貼,看着是這樣的:


一張照片,就能讓老爹重返青春,直接回到母胎中,世界還是一片混沌的日子裏。這樣的魔法,誰又能不愛呢?
我覺得,這大頭貼之所以沒有被控訴種族歧視,是因爲它不是把一切都變成白人,而是把一切都變成某個銀河系懸臂末端的偏遠星球上,居住在沒有紫外線環境裏的非智慧生物。


@itsliablossom
來了中國,不去長城非好漢;而去了日本,不照大頭貼非牛郎,不對,牛奶郎。這些大頭貼超自然的顏值處理能力,已經讓它看着不像是當代科技了,更像是暗網版《哆啦A夢》裏會出現的道具。
也正是因爲這東西的存在,日本的旅遊旺季,又被稱爲百鬼夜行。

@Mr_yabatan
不過其實說來說去,大頭貼進化成現在這模樣,從日本文化看來,說不定是有跡可循的。因爲這東西在中國,基本上一直是爲了把拍照人照得可愛漂亮,然後一頭撞上非主流熱潮,成了個笑柄,直到近年纔回暖,繼續回到把人照得可愛漂亮的路線。
但就如之前所說,它在日本的發展,半路撞上了濱崎步和安室奈美惠引導的辣妹熱潮,而辣妹熱潮因爲帶了一點朋克文化的味道,導致其迅速分出很多更先鋒的路線,很多都非常叛逆,爲的就是要逆反大和撫子式的傳統白皙審美。

在《膽大黨》中,女主的閨蜜之一,就畫着山姥辣妹的妝,看着之所以像鬼一樣,是因爲是故意這麼幹的,不然就不會叫“山姥(一種鬼婆)”辣妹了。

這些亞種辣妹文化,也讓日本的大頭貼文化,一直有一部分在向着搞怪、諷刺傳統審美的方向發展。也許正是這種傾向,在一個更溫和的時代,變成了這種鬼一樣的濾鏡,其中隱隱透着一種對過度美顏氾濫的諷刺意味;和美顏相機裏,那些把自己變成胖子、老頭的搞怪濾鏡,其實不太一樣。

就像是,如今山姥辣妹這些更離經叛道的辣妹文化,已經逐漸消失,但實際上,其中的一些內核,也融入了更主流的文化中。所以拍攝《搏擊俱樂部》的布拉德皮特去拍這東西,其實也挺符合人設的,甚至連他在《搏擊俱樂部》裏扮演的那角色,幹這事也不會顯得ooc。
只能說也許,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克蘇魯吧,salut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