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張召忠:我可以負責任講,別再被誤導了

來源: 更新:

總有人喜歡拿着放大鏡看美國,拿着顯微鏡挑中國。聽着美國人自吹自擂,回頭看看自家,就慌了神。

尤其是軍事科技領域,有人一聽“第六代戰機”“電磁彈射”,馬上覺得中國這邊還差着好幾代。

可真是這麼回事嗎?張召忠拍着胸脯告訴你,今天的中國早就走出了追趕者的身份,許多領域已經肩並肩,甚至開始領跑。

電磁彈射,福建艦已經給了西方一記響亮的耳光

時間定格在2022年6月17日,福建艦正式下水。中國成爲全球第二個掌握電磁彈射技術的國家。

這一技術,早在美軍“福特級”航母上喊了多年,卻問題不斷。電磁彈射系統成了美軍的“心病”,維護成本高、故障頻率高,關鍵時刻掉鏈子。

福建艦採用了三條完整的電磁彈射軌道,艦載機出動效率大幅提升。相比美軍的“福特級”只能用兩條軌道還故障不斷,中國一次解決了出動速度、作戰效率和系統穩定性的三大難題。

張召忠點評得直接:“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是高成本低可靠,中國福建艦則是高效率高穩定。”

福特號在多次關鍵測試中,因電磁彈射系統故障,艦載機無法正常起降。2021年,美國一份審計報告顯示,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可靠性不足25%,每次出動作戰飛機之間的間隔達到了12分鐘以上。

作爲對比,我國的福建艦,經過連續海試數據驗證,艦載機出動間隔壓縮到不到3分鐘。在選擇了不同研發路線的情況下,真真正正做到了後發制人。

更重要的是,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完全是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關鍵部件全部國產,沒有一顆螺絲釘依賴進口。

這一點,美軍自己都佩服得直搖頭。美軍的戰略裝備,從飛機到艦艇,全都被媒體爆出過偷偷使用中國製造的醜聞。

這一記“電磁彈射”的耳光打得漂亮,告訴世界,中國製造不止跟上了節奏,更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獨立突破。

第六代戰機競賽,中國是引領者

這兩年,全球軍事迷最關心的,就是誰能率先推出第六代戰機。美方自詡在這方面領先多年,NGAD(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已經投入超過150億美元,至今連一架量產型都沒有影子。

根據美國空軍公佈的計劃,第六代戰機最早也要2030年以後才能服役。而中國的進度呢?雖說低調,但關鍵信息一出,全場譁然。

中國的第六代戰機核心技術已完成驗證。包括三大關鍵能力——人工智能輔助作戰、無人僚機集羣協同、激光定向能武器。

這意味着,中國的第六代戰機不光在飛機本體上做文章,更是在作戰體系上直接進入了智能化、系統化的新階段。

2024年,中國完成了高超音速飛行器關鍵試驗,爲第六代戰機的高機動、高隱身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無人僚機編隊已在實際演練中投入測試,多款新型隱身無人機實現了與有人戰鬥機的聯合演練。

2024年底,沈飛和成飛同時試飛了自己研製的六代機。消息一出,震驚了全球,這是跨時代的超越!

而美國的NGAD項目呢?還停留在風洞模型和測試階段。美方雖然喊出了“打贏2035年空戰”的口號,但目前仍然卡在發動機和高能武器兩個技術瓶頸上。

中國的第六代戰機直接跳過了五代機的若干短板,率先實現“人-機協同、智能作戰、超遠程打擊”的作戰能力。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技術跨越,而不是理論上的紙上談兵。

莫怪網友調侃:美國負責製作PPT,中國負責把它製造出來。第六代戰機的賽道上,中國不僅不掉隊,還在關鍵節點提前打響了發令槍。

中國的底氣,從哪裏來?

有些人動不動就說,“中國再強也追不上美國。”這話說的,可真得拿出點數據來掂量掂量。

2024年,中國GDP突破1349084億元,人均GDP達到95749元。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是當之無愧的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僅憑這一點,工業日漸空心化的美國就難以比擬。

不光是經濟體量撐起了這副大國骨架,更關鍵的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速度。新能源汽車、光伏、高鐵、5G這些產業,中國早就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隊。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佔比都是全球第一。中國在新的賽道,實現了在汽車領域的彎道超車。

有人說軍事是國家硬實力的象徵,那看看中國的國防建設。過去一年,中國國防科技投入持續攀升,重大裝備項目穩步推進。

軍艦“下餃子”,福建艦全面投入實戰化訓練,新一代055型萬噸級驅逐艦批量列裝,全球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集羣試驗成功完成。

再說說太空領域。2024年,“天宮”空間站完成多個國際合作項目,深空探測工程取得突破,探月四期順利展開。

張召忠一語道破天機:“中國的強大,已經不再依賴口號,而是用一項項實打實的科技成果站穩腳跟。”

中國正用產業鏈、科技鏈、創新鏈,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戰略防線。中美差距正在快速縮小,尤其是在關鍵技術和新興產業領域,中國已不再是追趕者,而是逐步變成引領者

真正的大國崛起,不靠別人的評價,靠的是自己走出來的路,打出來的硬仗,幹出來的成績。不要被那些還沉浸在過去的人誤導了,世界是變化的,中國在向好、美國在走下坡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一艘福建艦,把電磁彈射從“想象”變成現實;一架即將現身的第六代戰機,把未來空戰直接拉到智能化、無人化的時代。

國家的強大,寫在GDP的數據裏,刻在製造業的產線上,飛在星辰大海的航道上。這個時代,屬於那些腳踏實地幹事的人,也屬於那些眼裏有光、心中有信念的國家。

參考資料:

先行者的探索:美“福特”級航母研製有何經驗教訓?.觀察者網.2024-07-26

2021年年度報告.美國國防部.2022

央視發佈福建艦海試視頻,專門提到電磁彈射器.兵器展望.2025-05-06

第六代戰鬥機將具備哪些“超能力”.科普時報.2025-02-07

美上將發佈六代機“官宣圖”:4年內投用,計劃生產超185架.觀察者網.2025-05-14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