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天開2場會議,重拳砸向美國:特朗普的垂涎之物,中國不會給

來源: 更新:

中美在日內瓦簽署了聯合聲明,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爲中美貿易戰的“臨時休戰”,接下來的90天將成爲雙方談判的關鍵窗口。然而,隱藏在這份聲明背後的,卻是美國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無奈承認:中國可能會解禁稀土,但美國暫時沒份。

中美日內瓦會談後,美國開始炒作中國放鬆稀土限制之事,在外網引發軒然大波。美媒宣稱中國已經發放了4張稀土出口許可證,試圖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暗示中國將把稀土出口解禁,而美國在未來不久就可以重新買到中國稀土。

這種炒作的背後,反映了美國對稀土依賴的焦慮,也是想試圖通過輿論來施壓中國。

然而,中國的回應來得迅猛且有力。5月9日和5月12日,僅僅4天時間,中國分別在深圳和長沙召開了兩場重要會議,內容直指稀土出口管控。這兩場會議猶如兩記重拳,狠狠打了美國的臉,讓他們的炒作化爲無形。

其中,5月9日的深圳會議聚焦於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5月12日的長沙會議強調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兩次會議的接連召開,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控非但不會放鬆,反而會越來越嚴格。

這種高壓反制的背後,是中國對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捍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近期將組織一系列行動,深挖幕後非法實體和走私網絡,堅決打深打透,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同時,長沙會議要求各部門、各地方密切跟蹤戰略礦產流向,強化信息研判共享,及時做好預警和相關處置,嚴防戰略礦產非法外流。這一系列舉措,表明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絕不妥協。

稀土,特朗普脫鉤的死穴

特朗普雖然着力推動中美脫鉤,但稀土卻成爲一個繞不開的關卡。特朗普威脅吞併加拿大、格陵蘭,覬覦烏克蘭的礦產,都是出於這個因素。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4年,美國的稀土儲量約爲130萬噸,其實並不低。但開採量僅爲1.5萬噸,遠低於中國的22萬噸。更爲關鍵的是,美國的精煉能力幾乎爲零,90%的稀土精煉技術掌握在中國手中。

稀土的加工涉及多個複雜工藝,從礦石的提取到化合物的分離,再到最終產品的製造,每一步都需要高精尖技術。

美國的加州擁有世界第二的稀土礦,但由於缺乏精煉能力,美國不得不將礦石運往中國加工後再回購。這種依賴讓美國處於被動地位。

缺乏稀土對美國工業的衝擊是全方位的。從民用到軍工,稀土無處不在。在民用領域,稀土被廣泛用於電子產品、汽車製造、新能源設備等領域。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電機需要1.2公斤稀土,上海工廠78%的稀土材料依賴中國。如果中國切斷供應,特斯拉將面臨滅頂之災。

在軍工領域,稀土更是不可或缺。F-35戰機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若中國斷供,洛馬公司的生產線將在6個月內癱瘓。五角大樓的導彈防禦系統、核潛艇的推進系統,都離不開稀土。如果中國切斷稀土供應,美國的軍事工業將面臨嚴重危機。

特朗普深知稀土的重要性,將其稱爲“美國最危險的依賴”。但正是因爲這種依賴,讓他不得不絞盡腦汁尋找替代方案。他不惜破壞盟友關係,也要威脅吞併加拿大、格陵蘭,甚至覬覦烏克蘭的礦產,都是這種焦急心態的集中體現。

但特朗普的這些想法簡直都是異想天開,和美國一樣,加拿大、格陵蘭的稀土儲量也很豐富,但兩地也缺乏稀土的產業鏈;至於烏克蘭,實際並沒有什麼稀土,完全都是特朗普一廂情願。因此特朗普暫時還是離不開中國,其脫鉤計劃必然因中國稀土管制而遭遇瓶頸。

特朗普的兩種策略與中國的高壓反制

面對中國稀土製裁,特朗普找不到可替代方案,一方面寄希望於中國放開稀土管制;另一方面,就是劍走偏鋒,通過轉口貿易以及走私。

在轉口貿易方面,中國早早地堵住了這個口子。美國原本準備向韓國購買含稀土產品,試圖繞過中國的管制。而中國則拿出長臂管轄這件利器,禁止韓國出口含中國稀土產品,否則將遭遇嚴厲的制裁。

對於走私,中國也通過兩次會議堵住了口子。美國急需中國稀土,就必然有人敢於鋌而走險,喫裏扒外,通過出售珍貴的稀土以牟取暴利。這是中國所無法接受的。

因此,5月9日的深圳會議便聚焦於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爲遏制走私等勢頭,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已經部署了一系列行動。會議要求“深挖幕後非法實體和走私網絡,堅決打深打透,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5月12日的長沙會議則進一步強化了全鏈條管控,參與部門包括商務部、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等,還有內蒙古、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戰略礦產資源集中省份的地方主管部門。會議強調“預防在先,處置在前”,密切跟蹤戰略礦產流向,強化信息研判共享,及時做好預警和相關處置,嚴防戰略礦產非法外流。

稀土的戰略意義與中國的堅定立場

中國之所以嚴管稀土,一方面是因爲稀土對中美軍事競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稀土也是遏制特朗普反水、重關稅戰的利器。

首先,稀土在軍事工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印巴空戰,巴基斯坦之所以擊敗印度,很大程度是因爲中國的雷達很強大,能夠在視距外確定鎖定印度飛機。

而中國雷達的強大,離不開中國的精煉稀土。

而美國呢?同樣需要稀土,無論是F35戰機、導彈還是核潛艇,都離不開稀土。此外,稀土還被用於製造激光武器、衛星通信系統、無人機等新興軍事技術。

如果中國切斷稀土供應,美國的軍事工業將面臨嚴重危機,成本將飆升,產能將大降。這不僅會影響美國的國防能力,還會動搖其全球霸主的地位。最近美國和沙特簽訂了價值142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如果沒有中國稀土,美國根本不可能完成這筆訂單。

在臺海和南海,中美都有發生熱戰的可能。中國嚴管稀土,就能有效制止美國的軍事冒險,讓中國在軍事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其次,稀土也是遏制特朗普反水的利器。中美妥協是戰術性的,因爲雙方都需要一個喘息的機會。但中美競爭是戰略性的,會一直的、持續的存在。這一次,特朗普確實退讓了。但90天后,特朗普能保證不變卦嗎?從特朗普反覆無常的秉性來看,特朗普的反水是大概率的。

因此我們必須保證稀土管制不動搖,讓他頭上懸着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他不敢輕易推翻日內瓦聯合聲明。

總而言之,稀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武器。就如鄧公所言:“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依然是我們國家最有力的籌碼,我們絕不可輕易放手。我們要通過更精準的反制措施,維護自己的發展權和安全權。讓中國在中美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