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興早了,想讓中國解禁稀土?中方寸步不讓,斷了美方念想

來源: 更新: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25年5月12日,就在瑞士日內瓦,中美經貿代表握手言和,一紙聯合聲明被熱炒爲“突破”。

特朗普更是喜氣洋洋稱與中國的會晤“十分愉快”。

然而,就在美方幻想着中方會“順勢而爲”、解禁稀土出口之時,中國卻用實際行動潑了一盆冷水——寸步不讓,管制依舊。

一邊是中國嚴厲打擊稀土走私的專項行動持續推進,一邊是美國相關企業“等貨等到懷疑人生”。

曾經的供需天平,如今正被中國精準操盤,徹底顛覆。

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層層加碼

時間撥回到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高調宣佈對中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意圖借新一輪貿易攻勢逼迫中方讓步。

關稅一度暴漲到145%。

然而,中國並沒有被嚇到,而是迅速出招,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這一“快準狠”的反制行動,無疑令白宮措手不及,也讓特朗普的如意算盤剛敲響就成了一地雞毛。

中方的這步棋,可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多年佈局的結果。

回看2023年,中國早已對包括鎵、鍺、銻、石墨等戰略礦產實施嚴控,出口須經許可。

同年,中國稀土產量佔全球總供應的60%以上,而在加工領域,中國控制了全球高達92%的產能,處於幾乎壟斷的地位。

雖然2025年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了中美經貿高層會晤。

會談結束後,雙方聯合發佈會後聲明,確認此次磋商的核心突破之一,是就絕大多數追加關稅達成“取消共識”。

媒體也紛紛稱此次會談超出預期。

或許特朗普也天真的以爲中國會“見好就收”。

但中國並沒有放鬆對稀土出口的管制。

2025年5月12日,在進一步宣佈展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中,中重稀土正是此次行動的核心目標之一。

這不僅是對現有管制政策的延續,更是一次“由點及面”的系統性整治。

可以說,從行政審批到打擊走私,從政策管控到出口許可體系建設,中國正全面織密稀土“出口防護網”。

而美國媒體則對此憂心忡忡。

CNN甚至在文章中直言:“稀土是中國在此輪貿易戰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他們指出,中國這一“強有力”的牌打得極爲精準,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中國稀土管制直擊美國“命門”

稀土之所以被稱爲“工業味精”,不僅因爲它們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更在於其廣泛應用於軍事高技術、清潔能源和電子產品等多個關鍵領域。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美國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進口來自中國。

不僅如此,截至2023年,中國的重稀土金屬佔全球供應量的99%。

即便中國不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稀土的國家。

還有日本、德國也生產少量稀土磁體,但這些國家的原材料都依賴中國。

也就是說,一旦中方掐住這條供應線,美國多個關鍵行業將面臨“命門被捏”的困局。

2024年,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的一份報告指出:

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1000多個系統和超過2萬個零部件。

例如,在涉及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有87%的供應鏈在不同程度上依賴中國。

與此同時,2025年,美國MP材料公司CEO詹姆斯·利廷斯基感嘆,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被廣泛認爲是未來戰爭的關鍵。

但他們未來供應鏈的關鍵原材料已被切斷。

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在民用領域,以蘋果、特斯拉、洛克希德·馬丁等企業爲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也都深度依賴中國稀土。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高端電子製造領域,稀土磁體是馬達和傳感器不可或缺的材料。

一旦斷供,生產線隨時可能停擺。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儘管美國聲稱要“減少對中國依賴”。

但截至2025年5月,美國本土僅有一座稀土礦山由MP材料公司運營,且其開採出的2/3原礦仍需送往中國加工。

其背後的根本問題正如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佩恩研究所主任摩根·巴茲利安所言,中游加工環節被中國牢牢掌控,美國根本接不住。

“庫存見底、項目停擺”

面對中方的寸步不讓,美國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已“喊疼”不斷。

2025年4月15日,CNN援引稀土諮詢公司JOC創始人奧默羅德的話指出:

自出口管制實施以來,至少有五家美國和歐洲公司在中國的稀土運輸被叫停。

他們驚訝、困惑、急切,紛紛試圖弄清楚如何獲取出口許可。

更令美國企業焦慮的是,許可證審批週期需45天,許多公司根本撐不到那個時候。

此前,美國元素公司CEO邁克爾·西爾弗承認。

他們雖然去年冬天因地緣局勢增加了庫存,但若許可延遲,庫存根本無法支撐長期合同履約。

現在只能“邊走邊看”,在最壞的情況下,“30天至60天內庫存耗盡,被迫停產”的前景已逼近。

電動汽車產業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一諮詢公司合夥人崔歐洛稱:

“這就像是大風在吹,我們的客戶正四處奔走尋找替代方案,但選項極少。”

而更具戰略性的打擊,則體現在高科技產業的“制高點”——光刻機領域。

當前全球最先進的EUV光刻技術所需的激光等離子體光源,其驅動激光、靶材、收集鏡三大核心組件,都需依賴中國的稀土材料。

中國不鬆口,不僅封堵了美國封鎖中國光刻機發展的“卡脖子路”,也把美方自身技術演進的道路掐了一半。

至於特朗普政府早前宣佈的“關稅豁免”,並未起到緩解作用。

五名美國稀土行業高管向CNN表示:

儘管消費電子關稅被免除,但稀土磁體出口仍全面受阻,出口產品到達美國港口後還需繳納高昂關稅。

在供應鏈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想“另起爐竈”難如登天。

儘管美國國防部早在2023年就斥資2.58億美元,支持澳大利亞萊納斯在得州建廠,但因廢水處理許可問題,兩年時間過去仍未動工。

西方繞開中國自建稀土供應鏈的嘗試,最終都在“成本高、技術缺、人力短”的現實面前敗下陣來。

曾幾何時,美國習慣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全球分工體系,尤其在稀土領域,把“開採污染的髒活”交給中國,自己專注賺高科技的錢。

但時代變了,中國不再願意無底線地做“世界工廠”的廉價原料供給者。

如今,特朗普以爲一紙聯合聲明就能讓中國“解封”稀土,卻沒意識到,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底氣,早已寫進全球產業鏈深處,也寫進中國自主發展的戰略意志中。

說到底,談笑風生容易,真正的博弈,得看誰能穩得住牌、守得住底線。

而這一次,中國選擇穩住,不退。


參考文獻: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還在繼續,大河報,2025-05-12

中國管制稀土出口,美國業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觀察者網,2025-04-14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影響迅速顯現,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觀察者網,2025-04-16

真急了!美國被曝將請求中國取消稀土限制,中方進一步嚴打戰略礦產走私,觀察者網,2025-05-09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