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這種病高發,女性患病風險比男性高8倍
夏天氣溫高,總有人抱怨容易“上火”。有些觀點認爲,一旦火往人體下部“走”,就容易造成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誘發尿路感染。
“上火”和尿路感染真的有關係嗎?爲什麼伏天更容易誘發尿路感染?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並提醒幾類人更要做好預防。
爲什麼伏天更容易誘發尿路感染?
傳統醫學認爲,火的特性有炎上之象,因此但凡有局部紅腫灼熱跡象,都可歸咎爲火,民間俗稱“上火”,比如面部痘瘡、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等;如果火邪在人體的下部尋找出路,如尿頻、尿急、排尿熱痛,若同時伴有舌紅苔黃膩、口渴心煩、尿黃尿赤,則爲溼熱之淋。
對於體內原有的慢性炎症來說,容易誘使其復發,尿路感染是容易被“上火”誘發的常見疾病之一。三伏天,尿路感染患者明顯增多,若體內溼毒熱盛,就容易導致尿路感染復發。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劉存東表示,夏季容易出現尿路感染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 夏季氣溫較高,出汗較多,排水減少,尿液出現濃縮,細菌在尿液中的濃度相對較高,喝水起不到稀釋細菌的效果;
- 排尿減少,細菌更容易附着於下尿路,造成尿路感染;
- 夏季氣溫經常會達到30℃以上,細菌容易滋養繁殖,再加上會陰部夏天容易潮溼,也爲細菌滋養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3類人要警惕夏天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狀是尿頻、尿急、尿痛,被俗稱爲“小便上火”。尿路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轉爲慢性,更難根治。
對於女性來說,尤其要小心尿路感染的侵襲,成年女性尿路感染髮生率比男性高8~10倍。
女性尿道口在會陰部附近,尿道括約肌作用較弱而且尿道較男性短而寬,長度僅爲3~5釐米,因此細菌容易沿尿道口上行至膀胱引發炎症。
月經期、妊娠期和更年期要特別注意衛生,月經時勤更換衛生巾,穿透氣內褲,減少致病菌的侵入。
男性在預防尿路感染的基礎上,還要警惕前列腺炎,它既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誘因,也可能是尿路感染久治不愈的後果。這兩種疾病不僅容易相伴而來,臨牀表現也很相似,都會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排尿不暢等症狀。避免久坐或長時間騎車,保持尿路通暢。
除此之外,高溫天3類特殊人羣更要預防尿路感染:
慢病患者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腹瀉等會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拉高尿路感染風險。比如,糖尿病患者由於內分泌紊亂,機體抵抗力下降,多種感染風險都會增加,患尿路感染的概率增加16%~35%。
久坐不動者
長時間處於靜坐狀態,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局部代謝產物堆積,容易引發炎症,導致尿路感染。
菸酒不離手者
芬蘭一項研究發現,與從來都不吸菸的人相比,男性吸菸者出現尿路感染的幾率是前者的1.8~2.7倍。
做好6件事降低尿路感染風險
安徽省寧國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皮膚科副主任護師萬玉芳提醒,要想預防尿路感染,要注意以下生活細節:
每天喝夠水
養成多飲水的習慣,以便產生大量的尿液,起到稀釋尿液及沖刷尿路的作用。建議每天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尤其在大量出汗後,要及時補充水分。
勤排尿、不憋尿
如果尿液在膀胱中滯留,會給細菌提供適於繁殖的環境,增加尿路感染風險。規律排尿有助將膀胱中的尿液排空,從而消除細菌滋生的有利條件,並能有效減輕尿路感染的症狀。
避免過度勞累
避免過度勞累、吸菸和飲酒,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風險。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減少久坐時間
長時間坐着會限制血液循環,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應適當活動,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坐半個小時就起身走一走,促進血液循環。
多喫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
多喫新鮮蔬菜、水果等,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有利炎症消退和泌尿道上皮細胞修復。
尤其應多喫西瓜、冬瓜、梨等具有清熱利尿作用的食物,這是重要的輔助食療法。此外,菊花、薺菜、馬蘭頭等食物,也有助於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少喫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韭菜、蔥、蒜、胡椒、生薑等,這些食物可能加劇炎症。同時,最好適當忌口或少喫溫熱性食物,如羊肉、荔枝、龍眼等,以免炎症加劇。▲
本期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