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偏愛這 5 類人,快看看你中招了沒

來源: 更新:


我國 2022 年肝癌新發病例有 36.77 萬例!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發病人數第四位[1],更是有高達 31.65 萬的死亡病例。是全球肝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


但其實肝癌可篩、可防、可治。今天我們就先給大家講一講肝癌偏愛的幾類人羣,如果你或家裏人也有下面這幾種情況,記得一定要做好肝癌的早篩檢查。


肝癌偏愛的人身上往往有 5 個特點,分別是:


1. 得過乙肝


在我國,有 84.4% 的肝癌患者感染過乙肝病毒[2]。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乙型肝炎有可能會進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所以,感染過肝炎病毒的人,都要多留個心眼。


如果查出病毒活動,建議儘早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並定期複查肝臟超聲、肝功能、甲胎蛋白等。


2. 家裏有肝癌患者


乙肝患者家裏有人得肝癌,那風險會進一步升高,一定要與醫生保持溝通,確保及時進行肝癌篩查。


3. 有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可能會進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


肝臟一旦發生硬化,原有的功能會受到嚴重損害。如果放任其不管,甚至持續進食發黴的食物、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癌症就真的在招手了。


4. 過了 40 歲更要注意


肝癌的高發年齡在 40 歲以後,分別是 40 歲以上男性和 50 歲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


5. 嗜酒如命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礎上也有可能會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肝,就是很多西方國家肝癌的病因。





想了解更多肝癌診療細節?

機會來了!



7 月 19 日(週六)10:00,丁香醫生直播間特邀肝癌領域頂級專家、中國藥科大學附屬上海高博腫瘤醫院和南京天印山醫院榮譽院長,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秦叔逵教授,做客丁香醫生直播間的品牌欄目《名醫請回答》,爲您解答:


✅ 解讀肝癌高危風險(乙肝 / 丙肝患者、長期飲酒者必看)

✅ 教你關注體檢中的指標(脂肪肝別不當回事)

✅ 揭祕最新治療手段(靶向藥 / 免疫治療怎麼選)

✅ 肝癌術後如何複查? 胃口差要怎麼補一補?


秦叔逵教授長期長期從事臨牀腫瘤診斷、治療和研究工作,是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治療過無數患者,拯救了許多家庭。而且他作爲中國臨牀腫瘤學會(CSCO)的前任理事長和現任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也和許多中國的腫瘤醫生一起,在學術研究上不斷精進,持續探索更適合中國患者的治療方案。


如果你也有和肝癌有關的問題,可以點擊下面的預約。




7 月 19 日(週六)10:00

「健康『肝』貨之抗癌祕籍


點擊即刻預約





丁香醫生直播欄目

《名醫請回答》



丁香醫生直播間一直致力於科普各種疾病的診療和預防,新欄目《名醫請回答》上線的第一期邀請到了上海肺科醫院的周彩存教授講述肺癌相關的內容,受到了觀衆的一致好評:





欄目亮點:


● 頂級專家陣容:每月一期,聚焦重病大病,如癌症、心梗、中風等領域,邀請權威專家講解;


● 丁香園董事長主持: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臨牀醫療系,之前也是一名醫生,全程策劃並主持,聚焦百姓最關心的健康問題;


● 最懂用戶的策劃:不做匆匆的 2 分鐘門診,不講諱莫如深的醫學名詞,通過嘉賓對談,向你呈現疾病的預防、診療、康復等進展。




長按即刻預約





最新一期節目聚焦

「沉默的殺手」——肝癌



最新一期節目選擇肝癌作爲主題,正是因爲它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我國肝細胞癌的發生率高、具有異質性、轉移複發率高、預後差,嚴重影響我國國民身體健康。


但近年來,由於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的快速發展,肝癌的系統治療迎來了巨大變革。其中,免疫聯合療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已成爲晚期肝癌一線標準方案之一,使晚期患者的總生存期不斷延長。


在今年 1 月在南京舉辦的「2024 肝膽胰腫瘤年終盤點暨臨牀熱詞發佈」大會上,秦叔逵教授就曾經向我們介紹,基於雙免疫治療和靶免治療帶來的突破性進展,現在晚期肝細胞癌治療後的中位總生存期已經接近 2 年時間[3,4],且開始談論 5 年生存率,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而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會是進一步優化組合肝細胞癌現有的治療策略、方法和藥物,充分發揮聯合優勢;同時積極創新,不斷地提升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尋求診斷治療的全面升級和重大突破,這樣必將爲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命希望。


如果你擔心會忘記直播,可以先把預約點上。




7 月 19 日(週六)10:00

「健康『肝』貨之抗癌祕籍


點擊即刻預約




參考文獻


[1] 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4(1):page. DOI: 10.1016/j.jncc.2024.01.006

[2] Lin, Jiansheng,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Mainland of China from 2003 to 2020: A representative multicenter study." Frontiers in oncology 12 (2022): 906778.

[3] Peter Robert Galle, Thomas Decaens, Masatoshi Kudo, et al. Nivolumab (NIVO) plus ipilimumab (IPI) vs lenvatinib (LEN) or sorafenib (SOR)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HCC): First results from CheckMate 9DW. 2024 ASCO LBA4008.

[4] Lorenza Rimassa.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OS by tumour response measures from the phase III HIMALAYA study of tremelimumab plus durvalumab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HCC). 2024 ESMO, abstract 947MO.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