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次的“降脂針”,中國人羣數據首出爐!以後還用喫他汀嗎?

來源: 更新:

劉先生今年52歲,在月初的體檢中被查出血脂水平過高,醫生建議他服藥配合生活調理控制血脂水平。

回去後,劉先生還是覺得很詫異,自己身上沒有任何的不適症狀,怎麼就血脂高了,還需要長期喫藥了?

一、三分之一成年人存在血脂異常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內的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的比例高達35.6%,大約有1/3。但年齡>35歲的成年人,對於自身血脂異常的知曉率不足2成。

長期血脂水平過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在動脈壁上沉積形成斑塊,讓血管變狹窄、硬化,後期可能完全堵塞血管,誘發心梗、腦梗。

高血脂的發生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如長期攝入大量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會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形成高血脂;攝入大量的添加糖,則會讓血液內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同時還會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

攝入大量的精細米麪時,會導致餐後血糖驟升、胰島素大量分泌,也會促進甘油三酯合成;還有就是經常飲酒的人,也會促進體內甘油三酯水平上升,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一些人在查出高血脂後,想着控制血脂只喫素,這個行爲可取嗎?

答案是否定的,瓜子、花生、核桃等素食本身就有大量的油脂,長期喫這些食物起不到降脂的作用。且素食烹飪時很經常會用油煎、油炸等高油的方式,經常喫這些食物會讓身體攝入大量反式脂肪酸,對血脂控制很不利。

肉類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洪水猛獸”,其內裏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對身體健康有很重要的意義。長期只喫素食,會導致身體缺乏營養素,反而會影響健康。

二、有這6種症狀 ,提醒你該查血脂了

當體內血脂過高時,身體會有一些異常的症狀表現,這幾個症狀一旦出現要及時就醫檢查血脂。

1、腿肚抽筋

小腿肚經常抽筋、刺痛,且補鈣、休息後難以緩解,很可能是體內血脂過高所致。

當血脂水平過高時,會導致下肢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影響下肢的血液供給,從而讓下肢異常的發涼、抽筋。

2、瞼黃瘤、老年環

眼部的血管和房水內脂肪含量過高時,多餘的脂肪會堆積在眼皮、角膜組織內,形成瞼黃疣以及老年環。瞼黃疣一般會在上下眼瞼靠近內眼角的地方出現,質地柔軟可逐漸變大。老年環則會在角膜邊緣處出現,爲一圈灰白色的不透明圓環。

3、黃色斑塊

面部、肘關節、膝關節以及臀部等部位突然出現黃色、橘黃色的結節或是疹子,也可能在手掌出現黃色、橘黃色條紋,這都是血脂過高的信號。

4、腳腫和腳疼

足部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本身就容易血液供給不足。當體內血脂水平過高時,會進一步影響足部供血,導致下肢缺血缺氧,容易腿疼、腿腫。

5、晨起頭暈、夜間清醒

研究發現,體內血液粘稠度過高時,會在早上起牀後感覺頭暈沒力氣,而晚上會特別精神,喫完飯後半夜可能都沒有睏意。

6、視力模糊

血液內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影響血液的正常流速,或是脂蛋白從毛細血管內漏出侵犯到黃斑,會影響正常視力,導致視物模糊。

三、一年2次的“降脂針”來襲!效果如何?

臨牀上治療高血脂主要以他汀類藥物、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藥物爲主,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新型的降脂針。除了單抗類PCSK9抑制劑外,更爲先進的小干擾核酸藥物——英克司蘭也進入了大衆視野。

該藥第一次用藥後,3個月後再使用一次,之後每隔半年給藥一次即可。相較於PCSK9抑制劑2~6周用藥一次的頻率,大大提高了便捷性以及依從性。

發表在《中國循環雜誌》上針對國人使用效果的研究指出,使用英克司蘭的患者用藥3次,在第330天時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了超60%。

圖源自網絡

雖說降脂針的效果很好,但還是不推薦在降脂初期就用藥。目前臨牀上用藥還是以藥物爲主,在服藥後不能讓血脂水平達標的情況下,才考慮配合降脂針進行治療。還有就是一些本身他汀藥物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配合降脂針來控制血脂。

血脂水平過高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建議每年都進行一次體檢,發現異常指標及時干預。


參考資料:

[1] 《每 4 個成年人中就有 1 個高血脂!遠離這 4 個高危因素→》.科普中國.2024-01-19

[2] 《注意了!有這6種症狀 ,提醒你該查血脂了》.科普中國.2023-10-24

[3] 《降脂針的安全性好,能不能不喫口服藥,直接扎針呢?》.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2025-03-03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