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巴派特vs多司馬酯片,怎麼選好?從這3個方面說明白了!

來源: 更新:

在胃腸疾病治療領域,胃黏膜保護類藥物始終佔據重要地位,目前臨牀上應用較多的就包括瑞巴派特和多司馬酯片。作爲比較經典的瑞巴派特和較新型的多司馬酯片,兩者都具有不錯的胃黏膜保護效果。其中,多司馬酯片是以橙皮苷爲原料的新一代植物來源胃黏膜保護劑,作用機制簡單有效,具有僅局部作用、不吸收入血液、原型代謝、不易產生藥物堆積的優勢,近年來臨牀使用也逐漸增多。


面對這兩種藥物,有些患者朋友往往感到非常糾結,究竟該選瑞巴派特還是多司馬酯?臨牀上經常有人提出疑問:用這個藥好還是那個藥好?今日,我們將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助力大家透徹明晰兩種藥物的差異,進而知曉如何作出恰當的選擇。


一、藥效機制和代謝途徑方面比較:


瑞巴派特是一種常用的胃黏膜保護劑,主要機制是促進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提升胃黏膜血流,加速修復黏膜損傷,在消化科領域廣泛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黏膜病變等情況。


相比之下,多司馬酯則屬於全新一代植物來源藥,以橙皮苷爲主要成分,其突出優勢是作用更加直接明確。多司馬酯能直接覆蓋胃黏膜受損區域形成物理保護層,從而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對黏膜的直接侵蝕。此外,多司馬酯僅作用於黏膜表面,機體不會將其吸收入血,它亦不參與體內循環。作用結束後,多司馬酯會以原型完全經糞便排出體外,不存在血液中藥物蓄積的狀況。


正是由於這樣的特點,多司馬酯對系統器官的影響非常小,對於需要長期用藥的人士來說,是相對更好的選擇。

二、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安全性方面:


很多患者喫藥最擔心的就是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從現有的醫生處方和臨牀研究數據看,兩者都是安全性較高的藥物,很少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但從不良反應類型和風險來看,多司馬酯的優勢可能更加明顯。


瑞巴派特能夠吸收入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腸道以外的其他系統輕微不良反應,包括輕微肝酶升高;不過發生率很低,也多數是輕度且短暫可逆的。


而多司馬酯由於完全無血液循環吸收,只在胃黏膜表面起效,安全性更加突出,絕大部分患者服用後未見明顯不適,偶爾出現的不良反應也只是輕微的消化道局部刺激,如少數人可能產生輕度的噁心、嘔吐情況。總體來說,從安全性考慮,更傾向於選擇多司馬酯片。


三、與其他藥物合用的便利性方面:


由於長期服用胃黏膜保護藥物的大部分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同時使用多種治療用藥也是常態,因此藥物相互作用的問題備受關注。

瑞巴派特進入血液循環後,可能與部分藥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要注意觀察合用藥物期間有無藥效改變或不良反應增加情況,必要時還需對服藥時間加以調整。


而多司馬酯則因爲作用方式獨特,藥物基本不被吸收進血液而完全以原型從糞便排出,基本不存在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但需特別提醒的是,多司馬酯片最好與其他治療藥物間隔一定時間服用,因爲多司馬酯的原理是局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同時服用可能影響其他藥物在胃內的正常吸收,從而可能降低其他口服藥物的效果。


總的而言,多司馬酯在藥物組合應用上更多體現出便利性,不必過多擔憂與其他口服藥物在生理層面的相互作用風險,只需注意用藥時機即可。


綜合考慮藥物作用機制、安全性和藥物相互作用情況,多司馬酯作爲全新一代植物來源胃黏膜保護劑,相比瑞巴派特,具有作用更局部、不進入血液循環、藥物蓄積風險更低等特點,爲需要長期胃黏膜保護的患者提供了又一方便的選擇。長期服藥安全性較高、藥物相互作用更少,現階段臨牀醫生開藥時,也正逐漸傾向於推薦多司馬酯片這種新型藥物。


當然,具體選什麼藥物,還應當以個人具體病情、對藥物耐受性以及醫生具體指導爲準,本文供大家參考,不代表替代專業醫生意見哦!

本文所採納的資料均源自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作者不存在任何商業利益衝突,始終以客觀、中立的立場呈現,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臨牀應用時,應嚴格遵循最新指南,並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合理的調整。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