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癢+咳嗽纏上你?別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兇手”搞的鬼

來源: 更新:

嗓子癢、咳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不適症狀,有時是短暫的生理反應,有時則是疾病的信號。這些症狀看似簡單,背後的原因卻多種多樣,可能與呼吸道感染、環境刺激、過敏反應等有關。下面從不同角度,詳細解析嗓子癢咳嗽的常見原因及應對方向。

一、呼吸道感染:炎症引發的“連鎖反應”

(一)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誘因

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導致嗓子癢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或細菌侵襲咽喉部黏膜,會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刺激黏膜下的神經末梢,從而產生嗓子癢的感覺。同時,黏膜受炎症刺激後會分泌分泌物(痰),身體通過咳嗽反射將其排出,形成“癢了就想咳”的循環。

這類咳嗽常伴有其他感冒症狀,比如鼻塞、流涕、咽痛、發熱等,且咳嗽多在感冒初期出現,隨着感冒好轉會逐漸減輕。比如普通感冒患者,可能先出現嗓子幹癢,隨後開始陣發性咳嗽,一般持續1-2周。

(二)下呼吸道感染:需警惕的深層問題

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嗓子癢咳嗽。病原體感染支氣管或肺部後,炎症會刺激呼吸道黏膜,產生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向上刺激咽喉部,就會導致嗓子癢,同時引發咳嗽。與上呼吸道感染相比,下呼吸道感染的咳嗽更劇烈,可能伴有咳痰(痰色可能爲白色、黃色或綠色)、胸悶、氣短等症狀,且持續時間更長,通常超過2周。

二、過敏反應:身體對“異己”的過度抵抗

(一)過敏性咽炎:咽喉的“敏感警報”

過敏性咽炎患者的咽喉黏膜對某些過敏原(如花粉、塵蟎、動物毛髮、刺激性氣味等)特別敏感。當接觸過敏原後,咽喉黏膜會發生變態反應,出現水腫、分泌物增多,進而引起嗓子癢、陣發性乾咳,多爲刺激性咳嗽,無痰或痰量極少。

這類咳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或環境性,比如春秋季花粉多時症狀加重,或在接觸寵物後突然發作,脫離過敏原後症狀會明顯緩解。

(二)過敏性鼻炎:“鼻後滴漏”惹的禍

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鼻腔分泌物增多後,會沿着鼻後孔流入咽喉部,持續刺激咽喉黏膜,導致嗓子癢、咳嗽,這種情況被稱爲“鼻後滴漏綜合徵”。

患者往往感覺嗓子裏有“東西”黏着,需要頻繁清嗓子或咳嗽才能緩解,且咳嗽多在早晨起牀後加重,因爲夜間鼻腔分泌物積聚在咽喉部,晨起體位變化時刺激更明顯。

三、環境與生活因素:外界刺激的“直接影響”

(一)環境刺激:咽喉的“不適信號”

空氣乾燥、粉塵過多、煙霧(包括吸菸和二手菸)、有害氣體(如甲醛、油煙)等環境因素,會直接刺激咽喉黏膜,導致黏膜乾燥、受損,引起嗓子癢和咳嗽。比如長期處於空調房的人,由於空氣溼度低,咽喉黏膜容易缺水,會頻繁感覺嗓子癢;廚師、吸菸者則常因油煙、煙霧刺激,出現慢性咳嗽。

(二)生活習慣:不良行爲的“累積效應”

過度用嗓(如教師、歌手長時間大聲說話)會導致咽喉黏膜疲勞、受損,引發嗓子幹癢、咳嗽;長期熬夜、作息不規律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使咽喉部黏膜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出現不適;辛辣、過燙的食物會刺激咽喉黏膜,導致黏膜充血、敏感,進而引起嗓子癢和咳嗽。

四、其他疾病因素:需要警惕的“隱藏原因”

(一)胃食管反流:胃酸“逆流”的刺激

胃食管反流患者在進食後或平躺時,胃內容物(含胃酸)會反流至食管,甚至到達咽喉部。胃酸具有強刺激性,會損傷咽喉黏膜,引起嗓子癢、異物感、咳嗽,這種咳嗽多在夜間或空腹時加重,還可能伴有燒心、反酸等症狀。

(二)慢性咽炎:長期存在的“黏膜損傷”

慢性咽炎患者的咽喉黏膜長期處於慢性充血、增生狀態,黏膜下淋巴濾泡增生,會刺激咽喉部神經,導致持續性嗓子癢、乾咳,還可能伴有咽部異物感、灼熱感,晨起時會有頻繁的刺激性咳嗽,刷牙時容易噁心。

嗓子癢咳嗽背後的原因複雜,從常見的呼吸道感染、過敏反應,到環境刺激、生活習慣,甚至其他疾病都可能參與其中。瞭解這些原因,有助於我們採取更有效的應對措施。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及時就醫查明病因是關鍵,避免小問題拖成大麻煩。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