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短的女性,下半身一般有4個表現!若你全無,說明身體很硬朗
46歲的劉阿姨半年前就開始月經紊亂,起初她沒在意,直到潮熱、失眠、關節痛輪番襲來。
看鏡子裏不斷加深的皺紋,劉阿姨愈發焦慮,擔心這該不是要絕經了吧?
之前跟老姐妹聚餐的時候,就聽朋友說過:“絕經早老得快喲!我姑媽就是47歲絕經,60歲就走了……”
劉阿姨越想越慌,忍不住摸着自己的臉:“我的身體,是不是已經提前‘報廢’了?”
絕經早晚,真的能決定衰老速度和壽命長短嗎?

一、女性絕經越早,老得越快嗎?
絕經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經停止、生殖功能萎縮以及生育能力消失的過程,一般認爲連續12個月沒有來月經就是絕經。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女性的絕經年齡在逐步提前。在全球範圍內,歐洲女性的絕經平均年齡爲54歲、美國爲51.3歲、我國爲49歲;我國北京地區女性的平均絕經年齡爲48.41歲,在近20年時間裏提前了2.02歲。
網上有說法稱,絕經年齡越早的人預期壽命越短,以至於讓很多女性覺得害怕,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

當然不是,絕經只是代表卵巢功能衰退,絕經的時間與壽命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人的壽命與多個因素相關,如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等。
《中國絕經管理與絕經激素治療指南(2023年版)》內指出,女性絕經年齡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約有9成的女性會在45~55歲進入絕經期。只要絕經的年齡在這個範圍內,就屬於正常現象,無需過多擔心。
但如果不到40歲就出現絕經表現,那就太早了,需要引起重視了!

《柳葉刀》雜誌上一項針對5個國家30萬餘名女性的觀察性研究數據指出,相較於50歲後絕經的女性,在40~44歲絕經的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會增加40%;40歲之前絕經的女性在60歲左右發生心臟病、中風以及心絞痛等症的風險會翻一番。
絕經年齡小於40歲臨牀上稱爲卵巢早衰,這類女性相較於正常年齡絕經的女性發生骨質疏鬆、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風險也會上升。卵巢早衰會給女性健康帶來較大的威脅,一般建議進行補充激素治療。

二、絕經是不是越晚越好?未必!
既然太早絕經不好,那是不是代表越晚絕經越好?這個說法並不正確,絕經年齡過晚說明體內雌激素水平一直處於高位,發生各種雌激素相關腫瘤的風險也會明顯上升。
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等的發生,均與長期高雌激素環境相關。一項涉及50萬餘名女性的前瞻性研究指出,絕經年齡每推遲1年,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3~5%。
另外,一些在55歲之後仍有月經的女性,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回春”。這很可能是子宮內膜出現問題,甚至是子宮內膜癌的信號,一旦出現症狀要及時就醫。
總的來說,在正常的年齡段絕經,纔是最健康的。

三、下半身的健康密碼:4個異常信號需警惕
女性健康常被簡化爲“皮膚狀態”或“體重數字”,但真正的長壽密碼藏在更隱祕的角落。真正能看出一個女人健康狀況的,往往不在臉上,而在下半身!
1、膝關節疼痛
很多女性在絕經前後會有膝關節疼痛的症狀,這很可能與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鈣質流失相關,是身體發出的衰老信號之一。
2、腿部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指皮膚上出現紅色、藍色的網狀/條狀紋路,是由於靜脈血液迴流不暢所致。該症狀的出現與身體衰老離不開關係,隨着年齡增加血管壁會逐漸變薄,靜脈瓣膜功能也會衰退,從而導致靜脈血液迴流不暢,引起靜脈曲張發生。

3、常年腳冷
在炎熱的夏季也經常感覺腳冷,可能與外周血管病變、神經損傷相關。尤其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很多都會有足部的症狀,出現該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查明病因。尤其是同時伴有腳麻症狀的,更要引起警惕。
4、盆底功能減弱
不少女性都有漏尿的問題,在日常咳嗽、打噴嚏,甚至在大笑的時候會漏出,這是盆底肌羣功能障礙的表現。據《中華婦產科雜誌》內發表的數據顯示,我國近半數年齡>40歲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盆底鬆弛問題。
長期盆底功能的衰退會給女性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不僅會導致漏尿、尿失禁,還會引起子宮脫垂,一旦發現症狀要及時就醫。

絕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表現,只要絕經的年齡在正常區間都無需擔心。但如果絕經的年齡過早或過晚,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參考資料:
[1] 《女性最佳“絕經期”公佈!越接近越健康…、》.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2025-05-15
[2] 《女人最佳“絕經年齡”是多少歲?柳葉刀:提前絕經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40%》.方舟健客科普.2024-03-15
[3] 《女性開始衰老時,下半身一般會有3個徵兆!若沒有,說明你還年輕!》.VIKAN薇刊.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