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後,若身體出現這5種現象,說明你已不適合喝酒,要及早戒酒
60多歲的老趙是“酒癡”,每天飯桌上總少不了幾杯白酒。家裏人勸他戒酒,他卻振振有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每天一杯活血化瘀,對身體好着呢!”
兒子小趙苦口婆心地勸:“爸,您這血壓本來就高,再喝下去可不行。”老趙卻不以爲然,擺擺手說:“我現在已經控制得很好了,以前一天半斤,現在才二兩,這叫適量,懂不懂?”
一天晚飯時,老趙剛端起酒杯,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悶痛,手裏的杯子“啪”的一聲摔在地上。他臉色發白,額頭冒出冷汗,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
家人慌了神,趕緊撥打了120。送到醫院後,醫生檢查發現老趙的血壓飆到了180/110mmHg,心臟也有輕微缺血的表現。
然而,這一切都跟長期飲酒脫不了關係。

一、一口酒喝出8種癌!
飲酒是全球範圍內的第七大致死因素,尤其在我國這種酒桌文化濃厚的國家,因酒精緻死的案例不計其數。
早在2021年,《柳葉刀·腫瘤學》上就發表過一項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進行的大型研究。研究人員對2010年每個國家的人均飲酒量,結合2020年新發癌症病例數進行了分析,證實了酒精與癌症發生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長期飲酒與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結腸癌、口腔癌、直腸癌、咽癌以及喉癌發生風險增加相關。

圖源自網絡
僅在2020年,全球約有74.13萬例(4.1%)的新發癌症與飲酒習慣,其中男性佔比達到76.7%。
《柳葉刀》雜誌上的另一項研究指出,飲酒造成了全球280萬人的死亡。其中我國的佔比人數最多,達到了70萬人次,其中有65萬爲男性。
另外,一項針對全球2800萬人的疾病負擔數據顯示,即便是少量飲酒也會給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中國人來說,飲酒給健康帶來的傷害會更加明顯。
因我國有30~50%的羣衆爲乙醛脫氫酶基因異常人羣,這類人沾酒就臉紅,酒精進入體內後無法及時降解,會顯著增加貧血、中風以及癌變的風險。
簡單來說,中國人在飲酒這件事上天生喫虧,要想減少傷害,最佳的做法就是不喝酒。

二、酒量越練越好?喝酒能養生?真的嗎?
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體驗,自己原先酒量很差,但隨着飲酒次數增加,明顯感覺能喝得多了,這是不是說明酒量練好了?
所謂的酒量其實是指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和酒精耐受能力,這取決於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數量。這兩種酶的數量取決於遺傳,無法通過多次飲酒來改變。
而一些人飲酒次數多了之後明顯感覺喝得更多,這其實是酒精耐受能力加強了。長期通過醉酒來練習酒量的話,很快就會產生依賴性。

還有說法稱,小酌怡情、大酒傷身,民間普遍認爲少量飲酒可以養生,可信嗎?
其實這個說法也不可信,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5萬餘人的飲酒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酒精會作用於大腦灰質,影響到體積大小。該區域一旦損傷變小,會增加記憶力下降、老年癡呆的發生風險。
此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曾叫停過一項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臨牀試驗,因試驗所需要的資金有2/3是各大酒廠提供的。試問,這種條件下做出的研究能有信服力嗎?

三、出現5個症狀,趕快把酒放下!
長期飲酒有害健康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身體已經出現這幾個症狀的話,更要及時戒酒。
1、酒量衰退
早前酒量很不錯,但短時間內突然感覺酒量變差,甚至一杯喝完都覺得頭暈,這說明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了。酒精進入體內會在肝臟囤積,給肝臟功能帶來極大威脅。
2、肝區疼痛
肝臟作爲體內重要的代謝器官,最容易受到酒精的刺激和傷害。長期飲酒的人出現肝區疼痛,一定要及時戒酒並就醫檢查。

3、臉色蠟黃
長期飲酒後感覺臉色蠟黃,這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損傷了肝功能,進而讓膽紅素代謝障礙,大量膽紅素隨着血液流向全身所致。
4、心臟疼痛
過量飲酒會對心臟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當給心臟帶來的毒性作用到達一定程度時,會導致心臟疼痛、心律不齊以及心肌缺血等問題出現。
5、腹瀉不止
肝臟功能下降後會影響對酒精的代謝,大量酒精蓄積在肝臟內會導致功能紊亂,進而影響到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表現爲噁心、腹瀉、反胃等,還有些患者會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

酒精對於健康威脅很大,切不可盲目聽信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別等到身體出現問題才後悔,到時候可就來不及了。
參考資料:
[1] 《一口酒喝出8種癌!去年74萬人把自己喝出了癌症,腸子都悔青了!》. 健康時報 .2021-07-15
[2] 《酒量越練越大?喝酒養生?醫學專家:這是真成癮+真忽悠!》. 科普中國 .2023-05-31
[3] 《愛喝酒的人,戒酒後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出現4種情況就需要戒酒了!》. 健康時報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