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多久,洗澡就知?老年人洗澡後沒這4種表現,說明身體還不錯
62歲的老李是一名退休工人,平時喜歡晚飯後散步。這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樣晚飯後出去散步,回家後出汗了,身體變得有點黏糊糊的,於是便想着洗個熱水澡。
老李平時洗澡時習慣把水溫調得很高,覺得這樣能放鬆肌肉,緩解疲勞。進入浴室後的老李打開花灑,從頭部開始沖洗,覺得十分舒服。然後,就在幾分鐘後,他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胸口發悶,隨後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浴室地板上。
妻子聽到“咚”的一聲,趕緊跑進浴室,發現老李已經昏迷不醒。她立刻撥打了急救電話,將他送往醫院。經過檢查,醫生診斷老李爲急性腦梗。
一旁的妻子難以理解,爲什麼洗個澡也會中風?原來,過高的水溫導致他的血壓急劇升高,加上他本身有高血壓病史,最終引發了腦梗。

一、爲什麼洗澡也能引發腦梗?
腦梗塞也就是腦中風,醫學上稱爲“缺血性腦卒中”,是指腦血管病變引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進而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的一種疾病。
常見的誘發腦卒中因素有情緒激動、用力大小便、超負荷運動、飲酒、進食過飽、洗澡方式不當等。
洗澡之所以會誘發腦梗,主要和以下幾個原因分不開。
第一個是洗澡的溫度,水溫過低會刺激皮膚血管急劇收縮,增加回心血量,與此同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全身小動脈收縮,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心率變快,心臟負擔加重,猝死、腦溢血等意外事件隨之而來。
而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外周血管血液變多,心腦血流量就會變少,很容易出現缺氧,增加意外事件。

第二個是洗澡時間過長,洗澡時間太長的話,會導致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腦部供血量變少,很容易導致大腦出現暫時性缺血缺氧,甚至引發暈倒。
最後,本身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羣洗澡,體溫變化過大的話,會引發大幅度的血壓波動,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掉落,堵塞血管或者引發大腦血管破裂,就可能引發腦卒中。
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及長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菸的人羣,洗澡時更容易發生腦梗。因爲上了年紀的老人血管彈性變差,還可能會有動脈瘤,而高血壓人羣血管壓力大,血脂高、血糖高、吸菸等都可能會影響血管健康,因此這些人更容易被腦梗盯上。

二、老年人避開4個洗澡時刻,相當於“救命”
洗澡對於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注重衛生的行爲,尤其在出汗多多的夏季,人們洗澡的頻次也會不斷增加。老年人洗澡要避開下面這幾個時刻,小心健康隱患!
1、空腹或飽餐後
空腹時洗澡,本身體內血糖水平低,洗澡時皮膚組織血管擴張,會導致腦部供血減少,就可能引發頭暈、摔倒等意外事件。
而飽餐後人體血液多集中在消化道,腦部和心臟的供血量變少,此時洗澡會影響消化道血液供應,進而影響食物消化,引發消化不良,洗澡最好在飯後4—6小時進行。
2、運動後洗澡
劇烈運動後,本身人體血液循環很活躍,血壓高、心率較快,此時洗澡會導致心臟和血管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導致暈厥。運動後建議休息半小時,身體恢復好了再去洗澡。

3、發燒時洗澡
高燒時不建議洗澡,不然可能會導致低血壓或導致受涼,進而加重病情。體溫如果低於38度,那年輕人可以適當洗洗,但本身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不建議洗澡。
4、喝酒後洗澡
飲酒後不建議去洗澡,因爲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影響糖原的釋放,飲酒後洗澡可能會導致血糖未得到及時補充,從而導致頭暈、眼花等,甚至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

三、洗澡後沒有這4種表現的老人,或暗示身體還不錯
洗澡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其實也能觀察身體健康狀況,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洗澡後沒有這幾種表現,多半說明身體還不錯。
1、沒有頭暈
老年人洗完澡後沒有頭暈症狀,多半代表血管調節能力不錯,心血管系統很正常。
2、沒有心慌
洗澡時受熱水的刺激,血管會出現擴張,心臟不好的老年人可能會有心慌、氣短等症狀。如果老年人洗澡後沒有心慌等不適症狀,意味着心臟功能不錯。

3、沒有呼吸不暢
洗澡時,浴室多半比較悶熱、不透氣,如果肺功能不好的老人,那可能洗澡時會有呼吸急促、胸悶、氣短等症狀。如果老人洗澡之後呼吸順暢,意味着肺功能不錯。
4、沒有特別疲憊
洗澡本身也是一項體力活動,如果洗完澡之後倍感乏力,可能是身體代謝能力差或者某些慢性病所致。如果洗完澡之後精氣神兒不錯,那意味着基礎代謝率很好。

大部分人都有經常洗澡的習慣,不過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兒,其實也能觀察人體的健康狀況。老年人洗完澡之後沒有不適症狀,意味着身體還算不錯。
參考資料:
[1] 《身體這處洗太乾淨,反而會招病!避開5個洗澡時刻,相當於“救命”》.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2024年05月31日
[2] 《洗澡洗出腦出血?冬季警惕此類腦卒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訂閱號.2022年11月24日
[3] 《什麼是腦梗塞?得了腦梗怎麼辦?》.四川省建築醫院神經外科.2023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