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城市的發展沒有丟下他們
我們一邊叫囂着這個世界充滿了冷漠,卻又一遍一遍地爲人間的點點溫馨所感動。
還好這一次,時代的發展沒有落下他們。
還好有他們,讓我們的生活照進了一束光。
網友發佈了一條視頻,一輛公交車上,出現了一羣特殊的乘客。
他們全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自己情願站着,或坐在地上,也要把位置讓給那“一筐筐的蔬菜”。
原來,他們搭乘的是貴陽252惠農專線公交車,這趟車解決了農戶的運“蔬”難題。
這輛車上的乘客,大多是附近山上的村民,他們要去十幾公里之外的城市賣菜。
一位聽力有障礙的奶奶,每天凌晨三點就要起牀,挑着六七十斤的蔬菜,走一個小時山路,才能到達252公交站點。
她和家裏的老頭子,靠着賣菜的錢,維持日常開銷。
她辛苦一趟,也賺不足一百塊,卻是兩人一週的生活費。
一位空軍退役黨員,騎車載着兩大包菜也來到站點,他說起這輛專門給村民拉菜的公交車,眼底滿是歡喜。
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人,他們有的挑着扁擔,有的揹着揹簍,也有的提着手籃,匯聚到了這一站點。
他們等待着252公交車到站。
他們只需要付最低的兩元錢,就可以抵達自己賣菜的站點。
然而,這一輛特殊的運“蔬”專線,並非一開始就有。
在沒有252公交車時,村民們不願意菜爛在地裏,就會挑着八九十斤的菜,走十幾公里,到最近的城區去賣。
一開始,司機出於善心,也會稍帶一下。
後來,這樣的乘客越來越多,領導才增加了一輛車。
這輛車,是幾個村子賣菜村民的專屬公交車,他們每天相約六點,齊心協力把菜搬運上車,內心歡喜地去往下一站。
這輛車的司機,如今已有51歲了。
司機開了二十多年車,不是沒有機會調去城裏,但他還是選擇陪伴着村民,只因山路難行,他的存在,至少能保證大家的安全。
他小心翼翼握緊方向盤,路過每一個村子時,他都會放慢速度,接上路邊一個個等待上車的人。
長路漫漫,好在這趟車承載了這批人的每一次離開,也見證了他們的每一次歸途。
司機奮力出的每一趟車,村民奮力挑的每一擔菜,那都是他們存在於這個世間的證明。
他們身上,有努力的模樣。
他們的眼底,也不缺光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