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完廁所十幾分鍾後又有尿意,是身體出了啥問題嗎?

來源: 更新:

#上頭條 聊熱點#

粉絲老爺們好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

下面這樣的狀況——


明明纔去廁所放完水...

十幾分鍾後又有尿意...

又過了十幾分鍾又想去...

老爺們先不要慌

今天我就給大家

詳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01-可能是“心理作用”


如果之前沒有

最近突然出現尿頻的情況

去了廁所卻只能“擠”出來一點點

甚至是一滴都沒有

那可能只是心理作用導致的


一般成年人的膀胱容量

大致在300到500毫升


正常情況下

膀胱裏尿液攢的差不多了

膀胱壁神經受到刺激

就會給大腦“打個電話”

大腦接收到信號

不會直接控制“開閘放水”

而是先發出

抑制排尿的信號

等到了地方(廁所)

有了排尿的條件

纔會下達指令把尿排出去


而有相關研究發現

緊張、焦慮等等不良情緒

會讓膀胱的敏感度變高

大腦會把輕微的尿意放大

讓你產生“又想尿”的錯覺

如果你之前沒有過

最近突然出現

那可以回憶一下這段時間

是不是因爲某些原因

負面情緒太多了


如果是“心理作用”導致

那不用太過擔心

等負面情緒調整過來

相關症狀也就沒有了

02-尿液沒有排乾淨


如果尿頻的症狀

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並且下腹部也有不適感

那可能就是“尿液沒有排乾淨”


衆所周知

隨着年齡的增長

男生的前列腺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如果前列腺出現炎症

壓迫尿道、堵塞膀胱口

就會導致開閘放水時“滴滴答答”

如果你已經出現了

下腹部、背部疼痛

排尿疼痛、甚至尿血

那就別拖着了趕緊去醫院吧

女生雖然沒有“前列腺的煩惱”

但容易出現尿路感染

細菌順着尿道進入膀胱

刺激神經變得敏感

也會導致尿頻


03-可能是未經濃縮的“原尿”


如果你是長期的尿頻

並且每次尿量都不少

那可能是“原尿”的問題


腎臟過濾血液形成尿液

大致可分爲三個環節——


首先是腎小球過濾

形成“原尿”

健康成年人每天可生成

約180升的原尿

然後是腎小管的重吸收

各種有用的物質

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形成“濃縮原尿”


最後是腎小管分泌

在重吸收的同時

那些身體不需要的代謝廢物

會分泌到管腔中

變成需要排出體外的“終尿”


正常情況下

每天產生的“終尿”只有1-2升

99%的原尿

都會被重新吸收

但一些異常疾病

可能會導致“重吸收”環節

出現問題


比如高血壓

原尿的滲透壓變高

腎小管的重吸收受到影響

就會導致尿多、尿頻、夜尿症


比如糖尿病

原尿裏的葡萄糖增加

影響水分的重吸收

導致尿量增加

還有尿崩症

這是一種罕見病

患者的抗利尿激素相關功能受損

導致腎小管的濃縮能力崩盤

一天的尿量會達到正常人的20倍

以上就是

頻繁想上廁所

常見的幾種情況了

老爺們遇上了先別慌

該休息就休息、該看病就看病


好了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兒

各位老爺咱們下期再見!


博士一分鐘,知識漲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興認識你們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