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國際視點|接連缺席G20外長會和財長會,美國“翹會”在打什麼算盤


2月20日至27日,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相繼在南非舉行。這是非盟被納入G20正式成員之後,首次由非洲國家主持、在非洲大陸舉行的會議,也是今年G20峯會前最重要的兩次協調推進會。不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財長貝森特卻雙雙缺席會議。美方“翹會”讓年底的峯會能否順利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出席峯會或以何種方式出席成爲懸念。
在全球性危機不斷爆發、全球治理面臨嚴重挑戰之際,作爲G20中握有重要議程制定權的主要行爲體、也是下一屆峯會的輪值主席國,美國的缺席極不尋常,其背後或蘊藏着特朗普政府更大的戰略謀劃和利益盤算。
“極限打壓”南非政府
不可否認,接連“翹會”首先體現了美國與南非雙邊矛盾的激化。通過這種象徵性外交手段,特朗普政府旨在直接羞辱南非拉馬福薩政府,打擊南非的國際形象。對南非而言,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是提升其國際地位的重要機會,美國高官缺席降低了會議規格,也加大了達成會議成果的難度。
雙方關係惡化的直接導火索是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於1月23日簽署了《徵用法案》。該法案允許政府基於公共利益徵收土地,旨在解決種族隔離時期遺留的土地分配不公問題。美方認爲,《徵用法案》對美利益構成挑戰,尤其削弱了美國資本對南非礦業的控制。2月7日,特朗普政府以“南非土地政策侵犯人權”爲由,全面切斷對南非援助,並威脅暫停《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中所賦予的貿易特權。此外,美國還限制對南非特定行業的投資,減少軍事技術轉讓、軍事培訓項目和安全援助資金,在國際場合系統性孤立南非。這一系列舉措標誌着美國對南非政策從“戰略忽視”轉向“極限打壓”。
南非長期享受美國大筆援助、享受美國單邊貿易優惠和常年維持200億美元貿易逆差,拉馬福薩政府卻與美國外交政策漸行漸遠。今年1月,南非在聯合國大會支持譴責以色列在加沙行動的決議,並繼續推進在國際法院對以訴訟,這與特朗普政府堅定支持以色列的立場衝突。作爲金磚國家,南非近年來在外交上積極推動國際秩序多極化發展,日趨偏向反美、去美路線,引發美國保守派不滿。美國國會“南非核心小組”主席、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曾公開批評南非在人權和外交政策上的立場,並呼籲政府採取更強硬措施。通過外交冷落,特朗普政府試圖向南非施壓,迫使其在經貿、安全和國際立場等問題上向美國靠攏。
進一步彰顯“美國優先”
這一事件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對多邊機制的態度,體現了“美國優先”理念在外交實踐中進一步深化。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先後退出《巴黎協定》、世衛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多邊框架,並要求審查美國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的具體情況。特朗普政府偏好能夠充分彰顯實力和方便交易的雙邊外交,而非美國霸權被重重束縛的多邊機制。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也普遍對多邊機構持懷疑態度,其政治顧問在今年初的戰略會議上建議減少參與多邊活動,以彰顯“美國優先”的政策立場。
2022年以來,G20先後由印度尼西亞、印度、巴西和南非主辦,南方議程漸漸佔據主導。作爲今年的G20輪值主席國,南非提出的議題,如全球南方和非洲發展、氣候正義、全球金融架構改革、發展中國家債務減免等,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優先事項不符。南非積極推動國際秩序多極化,支持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這與特朗普政府維持美國霸權的目標相悖。在此次G20外長會上,拉馬福薩呼籲G20成員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低收入國家債務可持續性問題,對聯合國安理會、多邊貿易體系及國際金融機構等進行改革。這些呼籲回應了南方國家的一貫訴求,卻與眼下華盛頓的政策格格不入。
作爲下一屆峯會的輪值主席國,美國可能會大幅調整G20的議程安排和決策模式,更加偏離這一平臺的一貫宗旨。因之,此次缺席南非會議,也可能是特朗普政府戰略性降低G20地位,並打響“美國優先”的如意算盤。
美國的行爲加劇了G20內部分化,強化了“全球北方”與“全球南方”的對立。從更廣泛的視角看,這一事件是國際秩序深刻轉型之際大國博弈的縮影,反映了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霸權主義與多極化趨勢之間的角力。美國高官的缺席雖然在短期內削弱了G20會議的效果,但從長遠看,可能會加速國際秩序多極化和全球治理多元化的進程。
(作者繫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