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藻井”被山寨 原創的知識產權如何維護?

來源: 更新:

提到這兩年的文博文創產品“頂流”,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的天宮藻井冰箱貼必然榜上有名。這些文創產品的熱銷讓個別不法商家眼紅,市場上出現了“山寨”版本的鳳冠冰箱貼、藻井冰箱貼,其中涉及的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受到廣泛關注。近期,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以下簡稱“執法總隊”)依法查處了首例北京中軸線文博文創產品侵權行政處罰案,對多家涉案主體作出罰沒款24.3萬餘元的處罰。中國旅遊報社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採訪。

基於“獨創性”標準認定

今年年初,執法總隊在對北京中軸線沿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例行督導檢查時,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向辦案人員諮詢:當下,市場上出現了“山寨”版本的鳳冠冰箱貼、藻井冰箱貼,應如何制止侵權行爲、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相關權益?

“這些小而美的文創產品凝結着設計人員的智慧和心血,承載着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受公衆喜愛。‘山寨’產品擾亂了市場秩序,侵害了公共利益。執法總隊高度重視這一情況,抽調四支隊和七支隊辦案人員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執法總隊七支隊辦案人員張嘉迪說。

隨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向執法總隊提交了查處申請書,並提供了一系列權屬證明材料,包括冰箱貼的設計樣稿、底版和生產合同等,證明其對冰箱貼的知識產權。“根據權利人提供的線索,我們鎖定了幾家在線平臺商戶,他們銷售的商品明確標有‘鳳冠’‘藻井’等信息,冰箱貼圖案與正版高度一致,銷售量較大,卻並沒有得到相關博物館的授權。”執法總隊四支隊辦案人員沈開宇說。

辦案人員從網絡平臺購買了上述商戶售賣的冰箱貼。“直觀來看,冰箱貼外觀與正版高度一致,但做工相對粗糙。”沈開宇解釋,“由於知識產權案件中的證據一般具有外觀抽象、證據易丟失、事後難取得等問題,辦案人員在收集、固定和保全證據方面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能夠對電子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和驗證。”

辦案過程中,還出現了一段小插曲。一家商戶說自己所售賣的文創冰箱貼進行過著作權登記。“我們經過調查發現,這家商戶的著作權登記時間遠遠晚於兩家博物館的作品完成創作時間,且無法提供冰箱貼設計底稿、創作過程記錄等權屬證明材料。”沈開宇說。

辦案人員向記者解釋,一項成果要想成爲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和可複製性。具體可以從外在表達是否同時具備“獨”與“創”兩個條件來判斷。沈開宇進一步解釋,著作權侵權的認定應以著作權權屬明確爲基礎,著作權登記爲作者固定權屬、保全證據提供了支撐,有利於作者主張著作權侵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不應形成著作權登記依賴,是否享有著作權應基於“獨創性”標準加以判斷。

“山寨”對原創的傷害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的藻井冰箱貼復刻了古建築層疊式榫卯結構特徵和色彩美學。冰箱貼爲5層立體結構,每一層都可以拆卸,也可以組裝在一起。爲了還原彩繪紋樣、增加顏色穩定性和光澤度,冰箱貼表面還採用了手工琺琅描色與玻璃漆上色。設計者反覆調整比例與工藝,最終才讓千年藻井的精巧濃縮進巴掌大小的冰箱貼。從確定設計方案、修改到打樣、產品成型,每一步都體現出設計者的智慧和審美。

“現在的工藝技術非常成熟,不良商家只需要根據正版冰箱貼進行圖案掃描、開模,就可以大量復刻,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極低成本搶佔市場份額。”大理文旅文創交易中心負責人黃啓賢說,“鳳冠、藻井等冰箱貼的知識產權一頭連着文化傳承和創新,一頭連着行業和市場,是傳播中軸線文化、滿足人民羣衆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在這種情況下,文創產品的侵權、抄襲、‘山寨’等問題,嚴重危害了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更對文博文創產業的創新發展造成了傷害。”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常年與文旅項目中的IP應用打交道。他分析:“如果是大衆自娛自樂,以博物館藏品爲原型自行設計製作冰箱貼,僅用於個人欣賞、收藏等非商業目的,一般不構成侵權。但如果將其用於牟利,如在網絡上銷售等,則可能侵犯博物館或原創者的著作權。”著作權的“免責”優待被嚴格限定在“自用”“免費”上,而網絡銷售“山寨”冰箱貼顯然是一門營利的生意。

依法保障創新成果

“前兩年,我們在國慶節前開發了一款天安門花籃冰箱貼在主題郵局售賣,供不應求。結果不到一個星期,市場上就出現了‘山寨’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東城區分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經理呂徵談及文博文創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時,頗爲無奈。“主題郵局的文創產品開發週期一般爲3個月,我們要考慮相關主題郵局的文化特點和郵政屬性,在文化性、藝術性、實用性、互動感上取得平衡。只有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才能進一步激發創新創造的活力。”呂徵說。

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隊成立專案組,會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等文博文創產品權屬單位和研發專家,進行了多輪論證會商,循線深挖精準摸排,扣押文創產品3類359件,對北京某商貿有限公司、某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等多家涉案主體依法作出罰沒款24.3萬餘元的處罰。作爲首例北京中軸線文博文創產品侵權行政處罰案,該案對文博文創領域侵權行爲形成了有力震懾。

守護原創、保護知識產權,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關鍵。當法律爲創新成果提供保障,無疑是對創新者持續探索的鼓勵。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衛東說:“保護冰箱貼等文博文創產品的知識產權要從多方入手,開發主體應積極進行著作權登記、商標註冊、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並與設計者等創作者明確約定知識產權歸屬,避免出現權利糾紛。”

趙衛東還提到,“山寨”文創多是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平臺也應做好對經營者的審覈和監管工作。另外,“山寨”產品之所以有市場,不乏有人受矇蔽誤以爲買到了正品,但也有人明知是“山寨”產品而購買。對消費者而言,“沒有買賣就沒有山寨”這樣的觀念也要進一步強化。每一位消費者對原創的尊重、對侵權行爲的抵制,都是對創新創造的守護。(作者:中國旅遊報記者 曹燕;編輯:徐欣馨)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