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假來襲!旅遊企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來源: 更新:

近來,中小學秋假制度開始在多地落實。從10月開始,浙江在全省範圍內陸續實施中小學秋假制度,廣東佛山、湖北恩施、四川自貢等多地也在陸續實施,中小學生秋假爲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秋假產品供給能否滿足需求?培育中小學生春秋假市場,旅遊企業主要關注哪些關鍵問題?近日,中國旅遊報社記者採訪了相關旅遊企業。

預訂升溫 市場帶動效應明顯

最近,紹興山水國際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洪波很忙。“中小學生放秋假,不少家長諮詢產品,我們的業務在這個傳統淡季迎來快速增長。”宋洪波告訴記者,“現在浙江很多同仁是這個狀態,淡季變旺季,大家很興奮。”

“我們剛剛簽了一個20多人的團隊,家長們組團準備帶娃去海南旅遊。”途牛湖州門店負責人周宇博告訴記者,9月,就已經有家長諮詢秋假出遊了,秋假政策發佈後,門店諮詢量上了新臺階。從出行偏好看,秋假出遊客羣以祖孫出遊較爲常見,多爲幾個家庭組隊,形式上更傾向於私家團,行程設計上更注重文博場館。

來自多家OTA平臺的數據印證了秋假市場熱度。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以浙江爲客源地的11月12日—16日的文旅訂單量同比增長265%,熱門目的地城市爲上海、北京、南京、重慶、西安等地,下單高峯出現在10月18日。截至10月22日攜程預訂數據顯示,從浙江出發的11月12日—16日的親子機票訂單同比增長314%。此外,從浙江出發的親子機票訂單熱門目的地top10分別爲北京、西安、成都、廣州、重慶、三亞、珠海、長沙、武漢、揭陽。

廣東佛山秋假旅遊市場表現也很亮眼。途牛佛山容桂門店負責人陳建平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主推東北的冰雪旅遊產品。“今年由於秋假對市場的帶動作用,我們將精力放在了此類產品預訂上。很多線路迅速滿客,由於熱度走高,熱門目的地的機票價格開始上漲。”

在同程旅行平臺上,截至10月24日,廣東佛山訂單量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增幅突破100%。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11月12日—16日從佛山出發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了2.76倍10個熱門目的地依次爲北京、杭州、上海、舟山、溫州、成都、阜陽、寧波、青島和蕪湖,其中去往北京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了1.9倍。

目前,綜合多地秋假出遊需求來看,秋假出遊羣體特徵明顯——首先是在出行方式上,以親子或家庭出遊爲主,並且衍生出了“祖孫遊”“組隊遊”等細分場景,遊客更注重家庭互動與情感聯結;其次是在行程安排上,遊客側重於休閒與體驗,出遊時長集中在2至4天,周邊遊、中長線旅遊均有市場;最後是在目的地選擇上,秋遊主要以國內遊爲主,歷史文化濃厚的目的地更受歡迎。

豐富體驗 產品供給提前到位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針對秋假市場,很多企業從3月份就開始佈局,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調整。各地秋假日期陸續確定後,秋假產品在市場上全面鋪開。

宋洪波告訴記者,今年3月,《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發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他們就開始關注後續秋假政策的落地。“我們從6月份開始設計了產品方案,並且在暑期對秋假需求進行了集中調研,最終確定了3個主題的產品。紹興具體放假日期確定後,我們第一時間通過私域流量做了產品推廣。”

紹興山水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將重點聚焦在親子游產品上。“我們主推的3類主題產品,第一類是歷史文化類的線路,核心行程圍繞文博場館展開;第二類是自然生態類的產品,主題多爲親近自然、迴歸自然,行程以遊覽名山大川爲主;第三類圍繞能力拓展展開,與素質教育結合得更加緊密。”宋洪波說。

採訪中有業者表示,目前,秋假市場產品供給相對豐富,旅遊企業推出的產品各有側重,可以滿足秋假出遊羣體的多元化需求。

廣之旅推出了“跟着課本去旅行”主題系列產品,並同步上線了近20條面向學校的秋假研學主題線路。廣之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跟着課本去旅行’系列產品的出發時間與學校放秋假的時間緊密銜接,集中在11月11日至13日,行程設計爲4至5天。同時,針對秋假期間家庭教育與學生全面發展相結合的需求,相關產品在設計上更加註重文化深度與體驗互動。例如,‘初溪曬秋·海泉度假—福建龍巖、漳州動車4天’線路,安排了土樓專場曬秋活動,讓學生沉浸式體驗地方民俗。”

根據用戶多爲祖孫出遊的特點,途牛在線下門店主推3至4日常規跟團遊產品,並且特別增加了11月12日出發的團隊產品。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途牛還推出了小包團定製、私家團產品。在線上,針對親子客羣探尋歷史文化、玩中有學的需求,加大了文博場館、名勝古蹟類線路的推薦力度。

攜程研學板塊推出了多條秋假期間的親子營、研學遊產品。“比如我們針對6至12歲的親子家庭,推出了‘金秋京城,尋味北京5日親子營’,串聯了故宮、八達嶺長城、天壇、國家博物館等知名度頗高的點位,設計了高校研學內容,一站式解鎖歷史、自然與學術場景,市場反饋很好。”攜程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程旅行將重點放在了短途與省內周邊遊產品的供給上。“我們重點推出了‘賞秋’‘暖秋’兩大主題線路。比如在浙江地區,推出了南京及周邊賞秋線路、寧波彌勒聖壇文化遊、奉化蔣氏故里人文線路產品。在廣東地區,則推出了省內自駕遊及跨省短途遊產品。”同程旅行相關負責人說。

做大流量 抓住關鍵培育市場

目前,浙江、廣東等地的旅遊市場熱度已經充分證明,秋假對旅遊消費具有強勁帶動作用,並且會給整個旅遊市場帶來更加積極的變化。採訪中記者發現,在市場熱度的背後,業界普遍關注如何推動形成可持續的春秋假規模化市場,使其真正成爲旅遊市場新旺季,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破解多個關鍵問題。

持續實施春秋假,會給旅遊市場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對此,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的分析很具代表性。“首先是緩解供需矛盾,提升旅遊體驗。”梁建章說,“通過設立春秋假,可以創造兩個新的旅遊小高峯,有效分流集中出行的壓力,讓旅遊資源在全年的分佈更均衡。其次,拉動經濟增長,創造消費新熱點。增設春秋假能更好地激發家庭的出遊意願,推動遊學、戶外運動等方面的消費,從而充分發揮旅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麗雲認爲,春秋假以小長假爲主,有助於形成“家長帶薪休假+孩子春秋假”的組合休假模式,進一步釋放旅遊消費需求,形成淡季出遊小高峯。同時,促進旅遊資源、設施、服務在淡季的有效利用,提振淡季旅遊消費,平衡旅遊淡旺季。

在中國旅遊研究院研究員黃璜看來,春秋假的設置在時間上更具靈活性,有利於激發中短途、深度遊和主題遊的活力。長假期讓人們傾向於遠行,而三五天的春秋假鼓勵人們探索城市周邊和鄰近省份,爲自駕遊、鄉村旅遊、露營徒步等細分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看好市場前景的同時,業者認爲,要推動春秋假需求轉化爲規模化、可持續的成熟市場,需要破解3個關鍵問題:一是遊客的消費意識有待進一步培育,需要引導大衆形成對春秋假出行的穩定認知與消費習慣;二是市場規模化發展需要時間的沉澱,需要經過產品迭代、服務優化等長期積累,逐步夯實市場基礎;三是需要多部門聯動,爲春秋假市場的發展保駕護航。

有業者建議,在春秋假市場營銷方面,旅遊企業和旅遊目的地可聯動學校、社區開展線下宣傳,定向推送春秋假旅遊產品;利用社交媒體、線上旅遊平臺發佈攻略、特色線路短視頻,擴大傳播覆蓋面;推出親子套票、淡季折扣等優惠活動,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同時,產業鏈上下游要提升行業協作與管理水平,規範價格、服務標準,保障遊客合法權益,以優質的體驗提升春秋假旅遊市場口碑。

“文旅行業可以借鑑黃金週假日製度管理方式,做好服務,做好產品供給,做好設施維護,爲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做大春秋假市場的流量。”南開大學教授馬曉龍建議。

吳麗雲認爲,春秋假制度的進一步實施,還有待於帶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實。只有形成家長和孩子同步休假,才能推動春秋假旅遊市場的快速發展。(作者:中國旅遊報記者 張宇;編輯:徐欣馨)

原題:《中小學放春秋假 旅企把握新機遇》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