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珠“逃跑”時,拖地就是幫倒忙,正確招數學起來
生活中,體溫計不小心被打碎是常有的事,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拿拖把來清理。但你知道嗎,這種看似便捷的做法,其實暗藏風險。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體溫計打碎後到底能不能拖地,以及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一、爲啥不能急着拖地?
1.汞會趁機“擴大勢力”
體溫計裏的汞是液態金屬,常溫下就會悄悄變成汞蒸氣“逃跑”,而汞蒸氣是有毒的。如果這時候拖地,拖把會把小汞珠打散,讓它們附着在更多地方,揮發的面積一下子變大,空氣中的汞蒸氣濃度也會跟着升高,被人吸入後可不是鬧着玩的。而且拖布的纖維會像小爪子一樣抓住汞珠,就算拖完地,這些汞珠還會在拖布乾燥時繼續揮發,形成二次污染。
2.給清理增加“隱藏關卡”
汞的密度大,又滑溜溜的,拖地時很容易鑽進地板縫、牆角這些犄角旮旯。這些地方平時打掃都費勁,汞珠藏在裏面,根本沒法徹底弄出來,就成了長期釋放毒素的“隱患點”。另外,溼拖布上的水雖然不能溶解汞,但會讓汞珠變成更小的顆粒懸浮在水裏,等水乾了,這些小顆粒又會暴露在空氣中繼續“搞破壞”。

二、正確處理步驟,一步都不能錯
1.先給自穿上“防護衣”
處理前一定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別讓皮膚直接碰到汞。同時趕緊打開門窗通風,讓空氣流通起來,降低屋裏的汞蒸氣濃度。要是家裏有口罩,也戴上,能減少吸入的風險。這時候別讓孩子、老人或寵物靠近,他們對汞更敏感。
2.溫柔“捕捉”散落的汞珠
找張硬紙片,比如撲克牌、塑料卡都行,輕輕把散落的汞珠推到一起,動作要輕,別把它們弄碎了。然後用硬紙片把聚集起來的汞珠鏟進密封袋裏。地板縫、牆角這些地方,用膠帶粘一粘,粘過汞的膠帶剪下來也放進密封袋。記住,千萬不能用吸塵器,它的吸力會把汞珠打碎,讓揮發面積更大,還會污染吸塵器內部。
3.給污染物品“打包送走”
裝汞珠的密封袋要紮緊,外面寫上“內含汞廢棄物”。接觸過汞的硬紙片、膠帶、手套,也都裝進另一個密封袋。這些東西可不能隨便扔垃圾桶,得按照當地的規定,交給專業的廢棄物處理機構,或者問問疾控中心、環保部門該怎麼處理纔對。

4.給污染區域“徹底消毒”
收集完汞珠後,用蘸了5%硫磺軟膏的抹布擦污染過的地方。硫磺和汞會變成不容易揮發的硫化汞固體,能讓汞“老實”下來。地板縫、牆角這些重點區域要多擦幾遍。要是沒有硫磺軟膏,用5%-10%的稀硝酸溶液也行,但用的時候要小心,別濺到皮膚和衣服上。擦完的抹布也要裝進密封袋,按前面說的方法處理。
三、不同場景,處理方式有差別
1.地毯上打碎了體溫計
地毯的纖維又密又多,汞珠很容易鑽進去“躲貓貓”。這時候別用吸塵器,先用硬紙片把表面能看到的汞珠收起來,再用膠帶在地毯上反覆粘,儘量把藏在纖維裏的汞珠粘出來。如果污染的地方不大,把那一塊地毯剪下來裝密封袋處理。要是地毯太大沒法剪,就在上面撒點硫磺粉,放24小時後,用吸塵器把硫磺粉吸走,再用蘸硫磺軟膏的抹布擦一遍。
2.牀上打碎了體溫計
趕緊把牀單、被套這些牀上用品取下來,輕輕放進密封袋,別抖,一抖汞珠就散得到處都是了。然後按前面說的方法,用硬紙片和膠帶清理牀墊表面和縫隙裏的汞珠。被污染的牀上用品不能自己在家洗,要麼送專業乾洗店,要麼按廢棄物處理規定來辦。

四、後續這些事,千萬記心上
1.通風不能“半途而廢”
處理完後,門窗要一直開着通風24小時以上,讓屋裏的汞蒸氣都散出去。通風的時候,人別在屋裏待太久,尤其是體質弱的人。
2.別去“打擾”污染區域
通風期間,別碰被污染的地方,也別在那放食物、餐具,免得汞污染了喫的用的,最後進了肚子。寵物也得轉移到別的房間,別讓它們碰到殘留的汞。
3.留意身體“信號”
之後幾天多觀察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要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噁心、嘔吐這些情況,趕緊去醫院,跟醫生說清楚接觸過汞,方便醫生對症處理。
體溫計打碎後,真的不能馬上拖地,那樣只會讓汞的危害變本加厲。正確的做法是先做好防護,再溫柔地收集汞珠,妥善處理污染物品,徹底清潔污染區域,還要根據不同場景調整處理方式。處理完後做好通風、避開污染區、觀察身體狀況也很重要。掌握了這些方法,才能在遇到體溫計打碎的情況時,把汞的危害降到最低。平時也可以考慮用電子體溫計,從源頭減少這種風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