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新遊榜第一的《解限機》,只是中國“機甲夢”的新起點

來源: 更新:


7月2日,國產機甲對戰遊戲《解限機》正式公測,等待許久的玩家們也第一時間進入了遊戲。

遊戲上線後數小時,Steam在線數很快就突破了13.2萬,登上了Steam熱銷榜前6,新遊榜第一。機甲愛好者們熱情地談論着遊戲的方方面面,分享自己駕駛愛機的精彩瞬間或是精心打造的塗裝方案,歡天喜地如同過節一般。

《解限機》的這份成績,得到了海內外不止於遊戲媒體的肯定,PCGamer表示《解限機》的火熱意味着“我們對巨大機器人的胃口依然無止境”,IGN認爲《解限機》是爲追求“完美瞬間”的對戰玩家準備的。

新華社在系列報道中所給予的評價,則是“中國文化領域創新發展的典型代表”。

1


在《解限機》正式公測的前一週,我們也曾前往珠海的西山居總部,從更近的距離觀察了這個項目是如何完成“最終整備”的。

本身作爲一名機甲愛好者,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製作組的確是熱愛機甲的“自己人”。除去開發團隊工位上隨處可見的機甲模型外,閒聊之餘也發現大家溝通起來毫無隔閡,什麼梗都能接,特別投機。

更別提在辦公區旁邊擺放的那臺“機兵模擬器”:坐上座椅,推動操縱桿,遊戲中的機兵就會噴射、衝刺或是轉向,而置於液壓桿上經過精心調教的座椅,也會和遊戲同步調整角度,讓人彷彿置身真正的高達駕駛艙。

開發團隊告訴我們,這臺模擬艙的參數都是他們一點點手動調試的,算是“第一代”。他們還在思考如何更進一步做出更有沉浸感的下一代,工作人員開玩笑地提及,也不是沒考慮過到去珠海航展租個訓練飛行員用的六維旋轉平臺。

遊戲玩家常常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遊戲的製作團隊如何看待自家的遊戲,又是否會像玩家們那樣,飽含熱情地上手遊玩。在探營過程中我就能感受到,遊戲團隊不光真的會玩,還很上頭。而這一點,觀看了遊戲前瞻直播的玩家們也有同感。

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解限機》製作人郭煒煒進行了一次近3小時的前瞻直播,作爲遊戲內容演示的一部分,製作人直接打開遊戲,和開發團隊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激情對戰。有趣的是,在進入對戰後,郭煒煒頓時沒有了宣講環節的緊張,興奮得像個大孩子。

在這數局對戰中,製作人時不時會爆出一些中二發言,陷入不利時又會慌不擇路,和一般玩家沒什麼兩樣。尤其是一些對局打完,郭煒煒還總不忘給自己辯解:“這局我沒發揮好,這不是我全部的實力。” 這種遊戲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每個熟悉PVP開黑的玩家都不陌生。

當一名開發成員在直播中對老闆“公開處刑”時,整個直播間一片歡聲笑語


對於這種把前瞻直播做成遊戲實況的觀感,觀衆們各執一詞,但在一點上大家都形成了共識:整個《解限機》團隊都“玩嗨了”。

或許正是這種“做自己願意玩的遊戲”的初心,才能讓《解限機》獲得如今的成績。在官方放出的回顧視頻中,玩家們看到遊戲的最初版本畫面簡陋、動作僵硬。不少人表示,倘若這個版本直接上線,他們看都不會看這個遊戲一眼,也慶幸製作組堅持改進、優化遊戲,最終做出了這個玩家和製作組都能“圓夢”的遊戲。

和當年的版本相比,如今的解限機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款遊戲了


本以爲在“機兵模擬器”中邊推操縱桿邊喊“出擊!“,或是提前一週玩上全新機體,就已經是這次試玩會最大的驚喜,沒想到《解限機》製作組還是藏了一手大的。在製作人現場演講的最後,還給我們播放了一段8分鐘長的原創機甲動畫,過了一把迷你“新番首映會”的癮。

到這一步,《解限機》以及背後的西山居,也算是徹底敞開了自己的真實意圖——不止是要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做一個更加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國產機甲遊戲,而是真的想做出由自己引領的全新機甲風潮。

不出意外,當這部短片在不久後正式公開後,機甲愛好者們的激情被瞬間點燃,視頻很快突破了百萬播放。

尤其是“黃金矛隼”馳騁於空中,帥氣單挑反派機甲“地獄貓”的一幕,彈幕直呼“天空屬於矛隼”


2


大部分玩家確實沒想到《解限機》還藏了個動畫來做臨上線前的宣傳。

在動畫短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金色的特裝型矛隼大殺四方,也看到了專屬機駕駛員“萊奧妮·菲爾”的願景、迷茫與成長。短片努力呈現了不少世界觀相關的信息,如故事背景中EIC礦石對於人類文明的影響、“解限機”的製造初衷、軍火生意下面的勾心鬥角等等。

動畫放出的幾天後,《解限機》還更新了一部名爲“矛隼·特裝檔案”的PV,展示了一段酷炫的戰鬥CG,以及黃金矛隼和駕駛員菲爾的遊戲內實裝效果。

事後諸葛亮來看,遊戲製作動畫短片背後的邏輯不難猜測。《解限機》作爲一款免費遊玩的對戰遊戲,爲了保證長期運營,“賣外觀”這種付費點是常見的考量。將專用機體和性格各異、能力出衆的精英駕駛員綁定也是機甲賽道的經典玩法,最早的致敬甚至能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傳奇飛行員“紅男爵”身上。

爲了讓這個“專用機+駕駛員”的組合足夠吸引人,必要的補充資料必然是少不了的。畢竟,比起冷冰冰的文字資料,屏幕上活生生的角色可要吸引人多了。

如果用挑剔的眼光來看,這部動畫短片在演出技法、臺詞設計、戰鬥分鏡等方面仍有稚嫩之處,時長上也只有常見番劇的一半左右。但《解限機》本身的遊戲素質過硬,把動畫視作“免費附贈”來看已經算是賺到。

動畫中的出擊畫面和完全還原遊戲


再者說,如今的機甲愛好者們,更怕的是畫面精美但缺乏新意的“工業預製菜”。哪怕是機甲發源地的日本和美國,此類動畫都沒多少新品,差不多是看一部少一部。如今不光能有個戰鬥爽的機甲新遊戲,還能免費看番,那直接當節過了。海內外的機甲愛好者們,都在視頻下紛紛留言,表示自己還沒看夠,多拍幾個。

海外玩家看到動畫後也是激動不已


這份願望也不難實現,在我們前往珠海西山居的“探營”之旅中,製作人郭煒煒就曾透露,後續會推出更多類似的動畫。他們手頭已經有更多的動畫短片計劃,會在合適時機公開。

3


對於國內的愛好者來說,看到這部動畫短片還有一些額外的情感。美國和日本的機甲類IP發源於上個世紀70年代,早已成爲一代經典。像是橫掃歐洲和中東的《古連太沙》,還有改變了菲律賓一代人命運的《波魯迪斯V》,也都是“文化輸出”的佳話。

只不過大家看得久了,總歸有點不是滋味。畢竟文娛作品不僅會輸出“太刀”這樣的文化符號,還會投射出創作者的情感和觀念,而文化認知上的差異,又讓我們對其中一些的觀點表達難以認同。像是《高達》系列涉及的戰爭、政治描寫,或是《變形金剛》對於不同種族關係的探討,經常會出現製作者和國內觀衆“對不上電波”的情況。隨着近些年的局勢變化,這種錯位感越發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國內的愛好者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作品是人家的,解釋權也在人家手裏,自己作爲觀衆也只能有啥看啥。而幾乎每個國內愛好者都曾浮現過這樣的念頭:“要是有個懂我的‘自己人’,出一部國產機甲就好了。”

這事也真有人幹過。

作爲國內玩具的頭部企業,奧飛娛樂就曾在2013年推出了共計兩季的原創機甲動畫《超限獵兵凱能》。故事背景中多個勢力在宇宙殖民時代的明爭暗鬥,敘事風格也更偏向於成熟的嚴肅向,加上和動畫同期推出的多種比例的拼裝模型,不難看出凱能想要復刻“老大哥”高達系列的成功路線。

在角色塑造和劇情敘事方面,當年的凱能在國產動畫中算是可圈可點。動畫製作也和參與過《星球大戰:克隆人戰爭》的西基電腦動畫合作,最終呈現的效果頗受愛好者好評。但想要和有着數十年積累的高達系列在模型和動畫賽道正面硬剛,多少還是底氣不足。最終,凱能系列慘淡收場,成了不少人的意難平。

在《解限機》的動畫短片下,就有一些玩家感覺看到了“凱能”系列的影子


在10年後,西山居的《解限機》卻接下了這份接力棒,在機甲這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這其中自然也有多種因素。比如高達系列雖然一直是機甲賽道的領頭羊,但在遊戲圈的拓展卻不甚順利。由於投入方面的保守,高達IP的遊戲在製作技術上一直落後於業界平均水平,大多靠着IP情懷來收“粉絲稅”。很多人認爲,萬代如此不思進取全靠IP護城河的老本,但隨着近些年高達動畫作品呈現出的“後勁不足”態勢,這些老本是否還能長久地喫下去,就成了不少愛好者的疑慮。

今年發售的高達遊戲“激鬥命運”作爲一個高清復刻遊戲,畫面着實沒有什麼競爭力,雖然我自己還是買了


反觀國內遊戲產業卻在近些年一直保持着強勢追趕,呈現出朝氣蓬勃的活力——不僅手遊製作方面已經是無可爭議的第一梯隊,在《黑神話:悟空》取得了驚人的商業成功之後,單機市場也湧現更多生機。這種銳意前行的新興勢力逐漸超越固步自封的老字號的場面,近些年大家也是見得多了。

在海內外不少網站上,都能看到類似的言論:“《解限機》是我原本希望能玩到的高達遊戲,但萬代永遠也做不出來。”這也算得上是對《解限機》這個後起之秀的讚美與肯定。

結語


在西山居的會議室內,郭煒煒提及自己和不少人一樣,是看着日本的高達動畫長大的。但是他希望未來有一天,中國的新一代提及機甲時,想起的不再只是高達,還有《解限機》。

而在同一天,高達新作動畫“Gquuuuuux”恰好播完了大結局。

這部高達動畫的前半段用不少的篇幅介紹“軍團戰”——一個雙方開着軍用機甲組隊廝殺的的地下競技活動。動畫詳盡地描寫了比賽中的規則、常見的戰術和很多反敗爲勝的激動瞬間,讓不少愛好者忍不住思考“如果我當駕駛員來打‘軍團戰’,我要怎麼秀操作和戰術。”

雖然潛在的商機就在這裏,也流傳着“動畫給遊戲鋪墊”的傳言,萬代似乎卻並沒有多少興趣讓玩家真的化身駕駛員投入戰鬥、來一次軍團戰。不禁讓人再一次感慨,一個大好的機會,就這樣被錯過了。

說來好笑,高達中的人氣角色夏亞曾在40年前的《機動戰士Z高達》中說過這麼一句名言:“創造新時代的不是老人”,飽含了對於年輕一代的期待。而如今的萬代,卻活成了角色口中“老人”的模樣。

40年後的高達新作還在用着夏亞來拉人氣,也讓這句話多少有些諷刺


在機甲遊戲賽道,或許是時候讓後來者創造新時代了。

畢竟,比起旁觀機甲駕駛員的故事,更多人想要的,是成爲那個創造故事的駕駛員。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