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7年時間,他做了一款“符合國情”的國足模擬器

有時候,國足也需要理想主義者。
B站上有個Up主叫“悟空實驗室”,賬號裏一共就5個視頻,時間跨度非常長,第一個視頻發佈於2019年,到了第五個,年份已經變成了2024。
悟空本人是個獨立遊戲開發者,上傳的視頻都是他第一款遊戲的開發日誌,從如此長的時間跨度也能看得出來,這遊戲有點特殊,賽道也耐人尋味,他想做的是:
“具有中國特色的足球遊戲”。
悟空的遊戲叫作《中國足球模擬器》(以下簡稱“國足模擬器”),從Steam的遊戲介紹上,你也能看出這款遊戲的奇異之處:

一句話介紹,這款遊戲採用的是FM,也就是《Football Manager》足球經理類遊戲的常規玩法,讓玩家從無到有運營一支球隊,參與球隊構建的各項決策。


和FM一樣,需要玩家爲球隊佈置戰術
但在這款“國足模擬器”裏,玩家要考慮的內容還包括了青訓規劃、設施建設、足協提案、上下級關係,以及“江湖”:

就像現實一樣,遊戲裏運營球隊靠的不光是技術,面子、關係、江湖聲望等等,都會影響到經理在做出各項決策時的後果。

遊戲甚至加入了“食堂”,放的也是經典中餐
從這個描述,你就能猜到《國足模擬器》的開發難度,因爲一個人開發FM類遊戲,光是各種數據和數值間的平衡就已經是個龐大工作量 。
哪怕是《足球經理》系列的開發公司Sports Interactive,其引以爲傲的數據庫也是由衆多球探、各球隊的數據分析人員、球員數據分析公司共同合作的成果。
而作爲悟空獨立製作的遊戲,國足模擬器有相當漫長的開發週期,他從2017年還是大學生時就已經開始着手遊戲開發,直到兩年後的2019年纔在B站放出了第一支宣傳視頻,在那之後又過了6年,最近幾天纔剛在Steam推出了可供下載的Demo版本。

1
這遊戲確實有很“中國”的部分。
你看中了其他球隊的主力隊員,如果想把他收爲己用,靠的不只是轉會費和“天價年薪”。
有時候,你還需要和那支球隊的經理搞好關係;需要提升自己的“江湖聲望”;需要有“小道消息”;沒準一場飯局上是否搶着買單,也有可能成爲決定性因素。

想要讓自己球隊的比賽觀衆更多,“大學生加學分”也是個手段:

身爲球隊經理兼主教練,除了要操心隊員的身心健康、訓練計劃外,還得考慮在一年一度的足協大會上能提出什麼利於中國足球發展,維護球隊利益,共創美好明天的偉大議案。

大家也知道,和利益分配相關的事向來複雜,想暗搓搓地爲自己球隊爭取利益,總是得先套上一層“偉光正”的皮膚纔行。
你看像這個叫“青豹足球”的,我嚴重懷疑能提出這樣的議案,是不是經理跟足協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

再比如這個“公開出售低級別聯賽名額”的提案,沒準背地裏球隊經理是想擠壓那些資金短缺的小俱樂部的生存空間:

再看看我自己,遊戲裏給出的可選議案衆多,從最基本的財政規劃、轉會政策、青訓政策,到相對邊緣一點的文娛聯動,可謂是應有盡有。


比如這個“足球動漫IP創作”提案,也很不錯,而且是讓足協會提供經費
只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初出茅廬,毫無成績的球隊經理,天生就人微言輕,我所有提案的通過率幾乎都在15%以下,像上圖那個“動漫英雄計劃”,只有9%的通過概率。
在中國,一支好球隊,球員的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球隊經理的屬性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像“面子”“聲望”這種屬性,是其他足球運營模式裏鮮有出現的,想提升它們需要通過什麼方式?
自然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那種,比如“飯局”和“送禮”。
每週在進行完常規的球隊運營操作後,遊戲還存在“出門”功能,你可以舉辦球迷開放日,吸引更多的球迷;拜訪其他城市的俱樂部經理,交流心得;買賣股票,爲自己的球隊積攢更多經費。

當然,還可以組個“飯局”:

請客喫飯能提高和其他球隊經理、青訓基地負責人、足協領導的好感度,偶爾也能在飯桌上探聽到一些真假未知的江湖流言。
這個設計頗爲喜感,你能從某個戰隊經理的口中聽到哪支球隊私下內鬥不斷,哪個球員想急流勇退,哪傢俱樂部想找個外國教練,又或者哪個教練開始從青訓營裏挖人了……
得到這些情報的代價,只是你在酒桌上向領導敬杯酒。
酒足飯飽過後,由誰來買單也是一門大學問。要知道,商業飯局上總有一羣人和你爭着出風頭,要想成爲最大的凱子……哦不對,是最慷慨的經理,你得眼疾手快,在指定的區間內按下買單鍵,前後誤差不能超過0.2秒:

在連續試玩了三天《國足模擬器》後,我深切體會到了什麼叫“足球賽場不是打打殺殺,有時還有人情世故”。
2
看了這麼多“江湖”,有人可能還想問:“既然都做國足模擬器了,那怎麼不加點真正的‘中國特色’?”
這是國足永遠繞不開的話題。這裏的中國特色,指的當然是“假賭黑”,是一些中國足球確實存在的,備受詬病的“現狀”。
而這也是開發者悟空在19年剛公佈遊戲時,頻繁在評論區裏看到的玩家要求。

對於一款不那麼嚴肅的遊戲來說,加入這些元素,再玩點“海蔘”“軟腳蝦”“RNM,退錢”這種非球迷都耳熟能詳的梗,對於遊戲的傳播和話題度來說,都有相當大的幫助,主播試玩時,也不失爲一種極佳的節目效果。
事實上,確實有一部分國產的足球主題遊戲,就是以此爲賣點,也憑藉這些設計得到了相當的話題度。

此前公佈的《國足奇俠傳:非法足球》就是以此爲賣點的國產足球遊戲
但悟空一直不願意做這些元素,他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作爲一個希望中國足球好起來的人,我有什麼理由要做?”
和其他同類遊戲不太一樣,“中國足球模擬器”這個名字,並不附帶什麼“諷刺”含義,悟空坦言這個遊戲想傳達的主旨,是希望讓玩家能不帶成見地接觸中國足球,然後也給一直支持中國足球的人,一個在遊戲裏體驗的空間。
但坦白講,除了上述提到的那些還算有意思的“中國特色元素”外,《國足模擬器》依然很不成熟。
比如遊戲的美術和UI一眼就能看出是“經費不足”的味道;另外可玩內容雖多,但和系統配套的玩法和數值仍有待調整完善;悟空還承認原本準備三月就上線的遊戲,因爲Bug過多不得不延後了……

球員建模和UI都有點“一言難盡”
對於一個此前從未有過遊戲製作經驗,製作了近7年,甚至在這兩年還轉入全職開發的製作人來說,這經歷頗有點“理想主義者”的味道。
悟空是個典型球迷,出生在一個足球氛圍比較熱烈的城市,家裏甚至還有朋友在國家足壇掃黑時“進去過”。
再加上他本人出於混臉熟和調研的目的,開發期間也曾給國內一支球隊做過宣傳工作的兼職,相關的內部八卦和流言聽過不少,“如果改成遊戲,相信一定符合大家對國足的刻板印象,可以罵的更得勁。”
但在給球隊兼職期間,他也遇到過另一羣“理想主義者”——即使球隊拖欠工資,依然費心爲俱樂部想方案,只要方案帶來了一些積極效果,立馬覺得被拖欠工資也沒啥的運營人員。
還有從小留洋訓練,每年回國做中醫理療,爲的是好好鍛鍊自己,以後幫中國踢進世界盃的青訓小球員。

遊戲內需要玩家給球隊指定營銷計劃
悟空覺得兼職這段時間,收穫最大的其實不是球隊的相關知識,而是見識到了“理想主義者”的不容易,也堅定了他開發遊戲的目的——讓大家不帶成見地接觸中國足球。
除了利益,有時候這種單純的理想主義也能吸引來其他人的幫助。

遊戲的比賽轉播畫面
前面提到,《國足模擬器》涉及的內容和系統很多,其中比重比較大的“青訓模式”,就是悟空在B站另一位Up主@CZY足球 的幫助下完成的。
@CZY足球是一個深耕國內足球青訓的視頻作者,看到悟空2019年的第一個PV後,就表示可以幫忙測試,甚至還寫了份兩萬多字的修改建議。
要知道在當時,悟空的遊戲相比現在更爲簡陋,他自己形容爲“像PPT,還是帶bug的PPT”。
但在一個關心國足發展,不玩梗的專業人士眼裏,評價依然是“瑕不掩瑜”。在修改之後,遊戲增添了比較全面的青訓賽事和球員培養屬性路線,玩家也可以從地方的學校中選拔小球員,都比較貼合實際:

青訓球員同樣有很多挺“現實”的屬性指標
結語
在遊戲上了Demo之後,憑藉“國足”兩個字,確實吸引來了不少關注和流量,也有像@CZY足球 這樣的足球圈的資深人士慕名而來,想要爲遊戲提供一些支持的。
能得到真正球迷的認可和幫助,這也是《國足模擬器》能在資金匱乏,單人開發的狀態下維持7年的一部分原因。
你說它是“用愛發電”吧,確實有這個意思,獨立製作人常見的資金壓力,悟空同樣也存在,最後也是靠着家裏人的理解和支持熬過來的,家裏人能理解,我猜也和前面提到的,所在城市的足球氛圍濃厚有關。
Steam的遊戲頁面裏,悟空一開始給《國足模擬器》介紹寫了一段還挺“單純”的前言:
“我不希望中國足球相關的遊戲都是一味的嘲諷,玩爛梗,變着法黑自己,繞不開假賭黑那點人盡皆知的事。
我希望中國足球越來越好,我們不是足球荒漠,即便今天不夠好,我們也可以有夢想,找到正確的道路,勇敢的往前走。”

現在這段話還放在遊戲主頁上
要不要刪掉,他糾結了很久,覺得在“國足”這種人人都能罵兩句的事情上認真,感覺特別羞恥。
但他後來一想:“不說心裏話渾身難受,說了也不扣錢,就留下了。”
無論是國足還是國產遊戲,想要改變一些過去留下的刻板印象,有時候總得有這樣的“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