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用枕頭的5大身體變化,你絕對想不到
睡前隨手把枕頭扔到一邊,一覺睡到天亮,這種“無拘無束”的睡眠方式,你是不是覺得超自在?網上甚至有人說不睡枕頭能“矯正頸椎”“改善駝背”,引得不少人跟風嘗試。但長期不睡枕頭,真的像大家想的那麼“養生”嗎?今天就來揭開真相,看看長期不枕枕頭,你的身體會發生哪些驚人變化!
一:頸椎“不堪重負”,痠痛、變形找上門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頸椎有一個向前凸的生理曲度,這個曲度就像彈簧一樣,能緩衝頭部重量、分散壓力,保護頸椎和脊髓。而枕頭的主要作用,就是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當我們不枕枕頭睡覺時,頭部會不自覺地向後仰,頸椎處於過度後伸的狀態。
短時間這樣睡,頸部肌肉還能勉強“撐住場面”,但長期如此,頸部肌肉就會持續處於緊張、痙攣的狀態,就像一直拉緊的橡皮筋,時間久了彈性變差,第二天起牀就會感覺脖子痠痛僵硬。更嚴重的是,頸椎的生理曲度會逐漸變直,甚至反弓。一旦頸椎曲度發生改變,椎間隙變窄,會壓迫周圍的神經、血管,引發頭暈、手臂麻木、視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甚至增加患頸椎病的風險。

二:呼吸不暢,打呼嚕、缺氧成常態
很多人不知道,枕頭的高度還會影響呼吸狀態。平躺時,不枕枕頭會讓下頜自然向後墜,氣道在重力作用下變得相對狹窄,尤其是對於本身舌根後墜、肥胖、咽部軟組織鬆弛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會更加明顯。氣道變窄後,空氣進出肺部的阻力增大,睡眠時呼吸就會變得不順暢,容易出現打呼嚕的現象。
打呼嚕可不是小事,嚴重時會導致呼吸暫停,引起身體缺氧。長期慢性缺氧,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還會影響睡眠質量,第二天起牀後感覺昏昏沉沉、精神萎靡,長期以往對身體健康危害極大。
三:面部浮腫、皺紋悄悄“爬”上臉
睡覺時不用枕頭,頭部位置低於心臟,重力作用會使血液在面部積聚,阻礙靜脈迴流,導致水分在臉部瀦留。經過一夜睡眠,第二天早上起牀就會發現臉部明顯浮腫,尤其是眼皮、臉頰等部位,影響顏值不說,還會讓人看起來沒精神。

而且,長期臉部血液循環不暢,皮膚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新陳代謝變慢,皮膚細胞的活性降低,膠原蛋白流失加快,皺紋、鬆弛等衰老問題就會提前找上門。對於愛美的人來說,長期不枕枕頭簡直是在給皮膚“埋雷”。
四:睡眠質量直線下降,越睡越累
優質的睡眠離不開舒適的睡眠姿勢和合適的支撐。枕頭的存在,能讓頭、頸、肩在睡眠時處於放鬆、自然的狀態,減少翻身、調整睡姿的次數。而不枕枕頭,身體爲了尋找舒適的姿勢,會頻繁變換體位,打斷正常的睡眠週期,讓人難以進入深度睡眠。
即使一覺睡到天亮,醒來也會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一樣。長期睡眠質量差,會影響身體的恢復和修復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還會影響情緒和心理健康,出現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

五:影響脊柱健康,引發全身疼痛
脊柱是一個整體,頸椎、胸椎、腰椎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長期不睡枕頭,頸椎的異常會打破脊柱的力學平衡,爲了維持身體的穩定,胸椎、腰椎會不自覺地代償,發生相應的姿勢改變。比如,爲了適應頸椎的過度後伸,胸椎會變得更加彎曲,腰椎前凸增大,長期這樣,會導致胸椎小關節紊亂、腰肌勞損,出現胸背部疼痛、腰部痠痛等症狀。而且,這種脊柱的力學失衡還可能影響骨盆的位置,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全身疼痛和不適。
睡眠質量決定生活質量,別讓一個小習慣影響了身體健康。從今天開始,選一個合適的枕頭,給頸椎和身體一個舒適的“港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