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內痔別忽視!這些症狀悄悄來,早知道早應對
內痔是痔瘡的一種常見類型,位於肛門齒線以上,由黏膜下的痔內靜脈叢擴大、曲張而形成。女性由於生理結構特殊,如妊娠期腹壓增加、分娩等因素,相對更容易患上內痔。瞭解女人內痔的症狀,有助於及時發現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一、便血: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便血是女人內痔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通常表現爲大便時或大便後出血,血液顏色鮮紅,一般不與大便相混合。
出血的方式多樣,可能是大便表面帶血,也可能是滴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噴射狀出血。這種出血通常是無痛的,這也是內痔便血的一個重要特點。
便血多是由於排便時糞便擦破痔核表面的黏膜,或者排便時用力過度,導致痔內靜脈叢破裂而引起的。一般來說,偶爾一次少量便血可能不會引起太大不適,但如果長期反覆便血,可能會導致貧血,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二、痔核脫出:病情進展的表現
隨着內痔病情的發展,痔核會逐漸增大,在排便時可能會脫出肛門外。
在病情初期,脫出的痔核通常可以在排便後自行回納到肛門內。此時患者可能只是在排便後感覺肛門處有異物脫出,沒有其他明顯不適。
隨着病情進一步加重,脫出的痔核需要用手推才能回納。如果病情更爲嚴重,痔核在行走、咳嗽、下蹲等腹壓增加的情況下都可能脫出,而且回納困難,甚至無法回納,形成嵌頓。
痔核脫出後,如果不能及時回納,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受阻,引起痔核腫脹、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三、疼痛:多爲間接性或繼發性疼痛
內痔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這是因爲內痔位於齒線以上,受自主神經支配,對疼痛的感覺不敏感。
但當內痔出現嵌頓、血栓形成、感染等情況時,會引起明顯的疼痛。比如痔核脫出後不能回納,發生嵌頓,會導致局部組織缺血、水腫,從而產生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往往比較劇烈,讓患者坐立難安。
另外,如果內痔合併有肛裂、肛周膿腫等疾病,也會出現疼痛症狀,不過這種疼痛多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加以區分。

四、肛門瘙癢:分泌物刺激所致
女人內痔患者常常會出現肛門瘙癢的症狀,這主要是由於痔核反覆脫出,會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肛門內的分泌物容易流出肛門外,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從而引起瘙癢。
肛門周圍的皮膚長期受到分泌物的刺激,可能會出現潮溼、發紅、糜爛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瘙癢症狀。患者會忍不住用手去抓撓,這不僅不能緩解瘙癢,還可能會損傷皮膚,引起感染,形成惡性循環。
五、肛門墜脹感:排便後的不適
部分女人內痔患者會有肛門墜脹感,尤其是在排便後,這種感覺更爲明顯。
肛門墜脹感主要是由於痔核增大,壓迫肛門周圍的組織,或者是由於痔內靜脈叢充血、擴張,刺激肛門直腸黏膜而引起的。患者會感覺肛門處有沉重、下墜的感覺,有時還會伴有便意頻繁,但排便時卻沒有多少糞便排出。
六、出現症狀後的應對建議
(一)調整飲食
多喫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祕,減少對痔核的刺激。同時,要少喫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飲酒,以免加重病情。

(二)改善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便,排便時不要久蹲,避免用力過度。注意肛門衛生,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保持肛門清潔乾燥。避免長時間久坐、久站,適當進行運動,促進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
(三)及時就醫
如果症狀較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痔瘡膏、痔瘡栓等藥物進行治療,緩解症狀。但如果症狀嚴重,如便血較多、痔核脫出無法回納、疼痛劇烈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注射治療、膠圈套扎療法、手術治療等。
總之,女人內痔的症狀多樣,從早期的便血到後期的痔核脫出、疼痛等,都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因此,女性朋友們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採取措施,必要時就醫治療,以保障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