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洗澡像開盲盒?有人提神有人坑,你的體質適合嗎

來源: 更新:

“早上衝個澡,一天精神好”這話有人覺得是生活小確幸,也有人擔心會惹來健康小麻煩。其實早上能不能洗澡,就像穿衣服要合身一樣,得看自己的“體質尺碼”和“操作說明書”。

一、適合早上洗澡的幾類人

1.熬夜黨和起牀困難戶

前一晚熬到深夜,早上起牀腦袋像灌了鉛?試試早上洗澡!溫水順着頭皮流下時,就像給大腦按下“重啓鍵”,血液循環一加速,昏沉感立馬退散。尤其是冬天,被窩裏捂出的一身黏膩被洗去,換上乾淨衣服,連走路都帶風,對付上午的會議和報表都更有底氣。

2.油性皮膚“受害者”

頭天晚上剛洗的澡,早上起來鼻尖和額頭就泛着油光?這類人早上洗澡堪稱“救急操作”。熱水能帶走夜間分泌的多餘油脂,連帶着毛孔裏的灰塵也被衝跑,摸起來臉蛋滑溜溜的,上妝都不容易卡粉。後背愛長小痘痘的人,早上用溫和的沐浴露重點清潔,還能減少毛孔堵塞的概率。

3.久坐上班族

天天在辦公室蜷成“蝦米”,早上起來肩頸像焊死了一樣?洗澡時把花灑調到中等水壓,對着後頸和肩膀衝30秒,再用手掌輕輕打圈按摩,僵硬的肌肉會像被曬化的黃油一樣慢慢變軟。親測洗完再做套擴胸運動,一整天脖子都能挺直了。

二、早上洗澡的“避坑指南”

1.水溫別當“冰火兩重天”

有人覺得“熱浴能驅寒”,把水溫調得像溫泉,結果洗到臉紅頭暈;也有人信奉“冷水能提神”,一開水龍頭就凍得一激靈。其實最舒服的水溫是“和體溫貼貼”——37℃左右的溫水,摸起來不燙也不涼,洗的時候不會覺得憋氣,洗完皮膚也不會幹癢起皮。

2.時間別成“拖延藉口”

別把洗澡變成“帶薪摸魚”的延伸!早上浴室水汽瀰漫,多待5分鐘就可能頭暈。建議把手機放在門外,用一首快節奏的歌當計時器,比如《陽光彩虹小白馬》,前奏響起時開始洗,副歌結束就關水,剛好10分鐘左右,既不耽誤上班,又能洗得清爽。

3.順序別搞“本末倒置”

空腹洗澡像開車沒加油,半路可能“拋錨”(低血糖暈倒);剛啃完包子就沖澡,胃裏的食物還沒消化,容易脹得像個氣球。聰明的做法是:起牀先喝杯溫水,簡單拉伸5分鐘,喫片面包墊墊肚子,等半小時再進浴室,既不餓也不撐,剛剛好。

三、這些情況勸你“改改時間”

1.姨媽期的女生

不是說絕對不能洗,而是要“看心情”——如果本身痛經嚴重,腰腹墜得厲害,就別硬撐着站在花灑下,熱水雖舒服,可能會讓經量變多;要是狀態還行,那就洗3分鐘速戰速決,水溫比平時稍高一點,洗完趕緊裹上厚睡衣,別對着風口吹。

2.感冒初愈者

剛退了燒,身體還像被抽走了力氣?這時候早上洗澡像“雪上加霜”。浴室的蒸汽會讓呼吸變費勁,水溫稍不注意就可能再次着涼,不如改成晚上洗,洗完鑽進被窩踏踏實實睡一覺,比早上硬扛着強。

3.頭髮及腰的長髮黨

吹頭髮要花20分鐘,還可能遲到?這種情況可以“拆分操作”:早上只洗劉海和脖子,用溼毛巾擦把臉,晚上再認真洗全身。既保住了形象,又不會因爲趕時間把自己凍成“落湯雞”。

四、讓早上洗澡更舒服的小技巧

1.給浴室“升溫預熱”

冬天洗澡前,先開5分鐘浴霸,再把換的衣服用熱水袋焐熱,脫衣服時就不會冷得一哆嗦。洗澡時在腳下墊塊防滑墊,尤其對早上迷迷糊糊的人來說,安全比啥都重要。

2.洗完別讓“溼氣殘留”

用幹發帽把頭髮裹成“花苞頭”,先擦身體再吹頭髮,順序別搞反——不然光着身子等頭髮幹,暖氣再足也會着涼。吹頭髮時順着髮梢往上吹,既能快速吹乾,又能減少毛躁,省下早上梳頭的時間。

說到底,早上洗澡就像喝咖啡,有人喝了神清氣爽,有人喝了心悸失眠。關鍵是別盲從別人的“種草帖”,多觀察自己洗完後的狀態:如果一整天都覺得輕鬆,那就繼續保持;要是總覺得累或不舒服,換個時間試試也無妨。畢竟,適合自己的習慣,纔是最好的養生。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