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沉默癌”專找女性,注意這個隱蔽的預警信號!
有一種女性纔會得的癌症,素來被稱爲“沉默癌”,那就是卵巢癌。卵巢癌近些年來的發病率持續上升,而且有年輕化趨勢。數據顯示,過去10年,我國卵巢癌發病率上升30%,死亡率增加18%,每年約1.5萬名女性因此離世。傳統認爲卵巢癌高發於45歲以上女性,但近年臨牀數據顯示,30歲以下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未婚未育羣體風險尤其需警惕。
卵巢癌常被稱爲“沉默癌”,這是爲什麼呢?
一是因爲卵巢位置隱匿(卵巢位於盆腔深處),因此早期病變難以察覺。
二是因爲卵巢癌早期往往並沒有症狀,即便有些症狀,也往往很不典型,比如像腹脹、消化不良等表現常被誤認爲腸胃問題,誤診率高達70%。
三是卵巢癌的篩查手段有限,超聲、CT等檢查對早期病變敏感度不足,腫瘤標誌物CA125在早期患者中也可能無異常。
哪些信號可能提示卵巢癌?(預警信號)
卵巢癌早期症狀雖隱蔽,但仍有一些“蛛絲馬跡”值得關注,要注意以下這幾個特別的預警信號:
月經異常:週期紊亂、經量驟變(如突然減少或增多)、非經期出血等。
持續腹脹或腹痛:若腹脹超過2周,且伴隨食慾減退、便祕,需警惕卵巢腫瘤壓迫或腹水刺激。
注意:像腹脹、消化不良等表現若持續存在,且消化科檢查未發現胃腸道疾病,要轉診婦科進一步排查。
腰圍突增:短時間內腰圍明顯增加(排除肥胖因素),可能由卵巢腫瘤或腹水引起。
排尿異常:尿頻、尿急,可能與腫瘤壓迫膀胱有關。
哪些女性屬於卵巢癌高危人羣?
以下幾類女性需格外警惕:
未育或晚育女性:生育可減少排卵次數,降低卵巢上皮損傷風險;未育女性因排卵頻繁更易患病。
家族史:約10%-15%的卵巢癌與遺傳基因(如BRCA1/2突變)相關。
長期壓力大、情緒波動,不能很好調節者。
高雌激素暴露人羣:濫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美容產品或藥物,可能刺激卵巢病變。
不良生活習慣者:長期熬夜、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等均會增加風險。
有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病史者:這些疾病與卵巢癌存在一定關聯性。
科學預防:從日常生活到醫學干預!
細節決定健康,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是要儘可能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維持內分泌平衡。
二要學會情緒管理,壓力大時通過運動、冥想等方式緩解,長期焦慮負百情緒會升高患病風險。
三是健康飲食,減少油炸食品、紅肉攝入,多喫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管理控制好體重。
四是要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 職場女性要特別注意避免久坐,每1小時起身活動,減少盆腔充血。
篩查仍有必要:早發現是關鍵
定期婦科檢查:每年一次盆腔B超聯合CA125檢測,尤其高危人羣需縮短篩查間隔且建議陰道超聲。
基因檢測:有家族史者建議進行BRCA基因檢測,必要時可預防性切除卵巢(需醫生評估)。
重視異常症狀:儘管卵巢癌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如果出現持續腹脹、月經紊亂,或者說身體有任何不適持續存在,那就要就醫進一步檢查。
關於卵巢癌的3個誤區:
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卵巢癌?
錯!卵巢癌與性生活無直接關聯,未婚未育女性同樣可能患病。
絕經後就不會得卵巢癌?
錯!絕經後女性因激素變化,仍是高危人羣。
體檢正常就能高枕無憂?
錯!常規體檢可能漏診早期病變,症狀+專項檢查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