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華論:鍛造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

來源: 更新:

1921—2025,歷史長河奔湧不息,奮鬥征程波瀾壯闊。一艘小小紅船承載着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爲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百餘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鬥,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河出崑崙派九州,屹然砥柱立中流。”一路走來,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突破千難萬險而矢志不渝,源於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週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復興偉業蒸蒸日上。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徵程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向着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一)


“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在陝西延安革命紀念館,一本1938年新華日報館印行的《論持久戰》陳列其中,封面上毛澤東同志的蒼勁筆跡,不時引來觀衆駐足輕誦,喚起對抗日戰爭的歷史記憶和思考。


“揮將日月長明筆,寫就雷霆不朽文。”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至暗時刻,毛澤東同志的《論持久戰》以馬克思主義者的深邃洞察力,科學分析敵我雙方優勢短板,準確預見戰爭走向進程,指明正確戰略方針,有力駁斥了“亡國論”和“速勝論”,極大增強了國人奪取抗戰勝利的決心和信心。這部彪炳史冊的光輝著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綱領性文獻,對奪取抗戰勝利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2024年6月28日,黨員在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旁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驚濤駭浪更見砥柱中流。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範行動,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爲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回望歷史,人們更能深刻認識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1940年8月,華北的八路軍在五千里長的敵後全線發動百團大戰,連續緊張戰鬥了三個半月,予敵寇嚴重打擊。這是在山西獅堖山七晝夜血戰中的我軍機槍陣地(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的啓示彌足珍貴,實踐的昭示深入人心。堅持精準扶貧、盡銳出戰,帶領近一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中國徹底告別絕對貧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痾治亂,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面對不斷升級的外部打壓遏制,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不斷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隘,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踐充分證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從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到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強核心,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擔當歷史重任,始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從歷史走向未來,一個共識日益牢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也要看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對着一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的世界,內外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就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021年7月7日,觀衆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抗戰文物專題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孤峯浮水面,一柱釘波心。”三門峽的滔滔黃河浪中,有一巨石,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人稱“中流砥柱”,曾爲渡河船隻指引安全航道。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有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推動民族復興航船向前進,就有了戰狂瀾、馭風浪的定海神針,就有了指航定向、行穩致遠的航標燈塔。


(二)


近日,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期間違規喫喝、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被通報,相關人員受到嚴肅處理,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定意志和動真碰硬糾治“四風”頑疾的堅強決心,充分釋放了全面從嚴治黨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曾幾何時,“上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等不良現象令人憂心忡忡。如今,中央八項規定日益成爲深入人心的硬槓槓、鐵規矩,作風建設成爲新時代黨的建設“金色名片”,我們黨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了人民羣衆衷心擁護。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羣衆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


2025年6月6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組織黨員在“金堤永固”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新華社發(殷潮 攝)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管黨治黨重振乾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直面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猛藥祛痾、重典治亂,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組合拳”。


將黨內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相結合,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以上率下抓作風建設,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開展史無前例的反腐敗鬥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注重系統施治、標本兼治,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紮實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黨的十八大後10年間,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64.8萬餘件,其中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553人,處分廳局級幹部2.5萬多人、縣處級幹部18.2萬多人。放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如此嚴肅認真地對待自身建設,如此高度自覺地以科學的態度、體系化的方式推進自我革命,這是我們黨的顯著優勢,也是引領時代的制勝之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社風煥然一新,黨心軍心民心高度凝聚,走過百餘年奮鬥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一個政黨最難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抗戰勝利前夕,在延安窯洞裏,面對黃炎培提出的歷史週期率問題,毛澤東同志給出的第一個答案斬釘截鐵,“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纔不敢鬆懈”。經過百年奮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的第二個答案振聾發聵,“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歷史之問穿越時空,時代之答發人深省。今天,我們黨已經發展成爲擁有10027.1萬名黨員、525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最大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大有大的樣子,大有大的難處。既有辦大事、建偉業的巨大優勢,也面臨治黨治國的特殊難題。“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解決這些難題,是實現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使命任務必須邁過的一道坎,是全面從嚴治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2024年7月12日,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李渡鎮燈臺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在洪水中轉移被困村民。新華社發(鄧良奎 攝)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持之以恆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使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趕考”永無止境,奮鬥未有窮期。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


(三)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在黑龍江海倫市東風鎮仁東村,人們對比今昔,不無感慨。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當地以建強村黨組織爲抓手,一改“開會都湊不齊人”等軟弱渙散狀況,把組織強起來、幹勁帶起來,讓產業旺起來、日子富起來、人心聚起來。


一名來自企業的黨員幹部感言:“在高質量發展的戰場上,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凝聚力。”黨建興則事業興,黨建強則發展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全面從嚴治黨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領。劍指制約改革發展的“中梗阻”,治理部門和幹部失職失責、推諉扯皮等問題,打通任務落實的“最後一公里”;圍繞政商交往高頻場景,構建“全景式”政商交往行爲指南,用紀律紅線規範黨員幹部行爲;緊盯關鍵少數,探索制定領導幹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報告和責任追究辦法,確保領導幹部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爲民用權、廉潔用權;樹立正確用人導向,以實幹評好壞、以實績論優劣,激發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的狀態;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爲基層幹部減負……以紮實作風推進攻堅克難,以嚴明紀律促進擔當作爲,以正風反腐淨化政治生態,通過管黨治黨的硬招實招扶正祛邪、激濁揚清、固本強基,更好地校準發展方向、釋放發展動能、提高發展質量,爲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


2025年6月10日,在東方特鋼鎳鉻新材智造項目建設現場,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駐企“紅色專班”黨員與企業施工方一起查看項目現場推進情況。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成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課題。北京亦莊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後,離不開黨建引領下的精準服務和產業鏈協同;杭州“六小龍”的“橫空出世”,離不開“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親清政商關係保障;上海徐彙區龍華街道吸引衆多龍頭企業及研發機構入駐,得益於“黨建+營商”服務企業助力發展……


從各地各部門的實踐看,加強黨的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有利於涵養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爲一方發展樹正氣、養元氣、增後勁。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方向,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高質量發展豐富高質量黨建內涵,是檢驗高質量黨建成效的重要標準。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構成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共同賦能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2023年6月30日,在陝西延安寶塔山參觀的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直接關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唯有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衆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才能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可阻擋地推進現代化事業。


1939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把黨的建設稱爲“偉大的工程”。這一工程的實施,爲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奮進新徵程,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把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推向前進,必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邁向新境界。


(四)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敵人掠奪,耕牛奇缺,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除少數警戒外,都給老百姓拉犁,當了“光榮的耕牛”;山東縱隊各區隊分別組織春耕遠征隊,幫助沒有耕牛和貧苦的老百姓耕地。從“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傾力幫助,到“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大力支持,軍民魚水情深、生死與共,成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能夠在艱苦環境中不斷髮展壯大的奧祕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綏德地委舊址回顧革命歷史時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是贏得了民心,是億萬人民羣衆堅定選擇站在我們這一邊。”迢迢創業路,拳拳赤子心。我們黨爲人民而生、靠人民而興,人民羣衆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


延安時期,我們黨首次將“具有全心全意爲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進黨章,強調共產黨“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的重要論斷,形成了“只見公僕不見官”的生動局面,創造了“天下人心歸延安”的壯觀氣象。人心向背看作風。中國共產黨人艱苦樸素、紮根人民,用“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的“延安作風”打敗“前方喫緊、後方緊喫”的“西安作風”。


歲月流轉,初心如磐。從抗戰時期“一刻也不脫離羣衆”的諄諄告誡,到新時代“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情告白;從長征路上“寧死不當俘虜,寧死不傷百姓”的悲壯一躍,到危急時刻“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挺身而出;從“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的縣委書記榜樣,到全力以赴進行“心中的長征”的脫貧攻堅楷模……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置於心中最高位置,共產黨人始終以生命赴使命、以實幹出實績、以真情換真心,贏得了人民羣衆的認可和信任。以造福人民爲最大的政績,以服務人民爲最大的幸福,這是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


這是2021年6月18日在北京拍攝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廣場,一座名爲《信仰》的雕塑巍然矗立。通過71位不同歷史時期共產黨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的羣像,藝術地展現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用真理力量、人格力量、實幹精神團結帶領人民砥礪奮進,把紮紮實實的工作業績、挺膺擔當的品格風範、爲民造福的執着追求,寫在中華大地、寫進人心深處的光輝歷程。


不久前,“我爲‘十五五’規劃獻一策”活動吸引社會各界踊躍參與。“建立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平臺”“推動社區醫院儘快開通網上掛號渠道”“建議加大對農村快遞網點的政策扶持”……無數個“指尖建議”,一條條真言良策,映照黨心與民意的同頻共振,成爲在黨的領導下凝聚人民智慧和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集衆智者事無不成,聚合力者業無不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走好新時代黨的羣衆路線,團結奮鬥的力量無比磅礴,中國發展的前景無比光明。


(五)


如何加強黨的紀律性,怎樣培訓黨的幹部……今年4月,肯尼亞聯合民主同盟總書記奧馬爾率團來華交流訪問,中國共產黨的管黨治黨經驗讓代表團成員深受啓發,“迫不及待要將這些經驗做法帶回去與同事分享”。


讀懂“中國之治”,必先了解“中國共產黨之治”——這是肯尼亞代表團的切身感受,也是越來越多外國政黨政要的廣泛共識。“我向中國共產黨爲中國人民所做的一切和取得的偉大成就表示崇高敬意”,2022年,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來華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並對中國進行訪問時,主動提出請求: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總書記古隆同當地專家學者研討後認爲,中共紀律建設“責任上全鏈條、管理上全週期、對象上全覆蓋”值得借鑑……雖然來自不同國家,治黨理念各有不同,但收穫的啓示卻不謀而合:正是毫不鬆懈的自我革命,讓中國共產黨在歲月長河中永葆生機活力。


這是2025年5月11日在北京拍攝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新華社記者 胡競文 攝


打鐵必須自身硬。在世界政黨建設史上,由於放鬆對執政黨建設與管理,導致腐敗蛻化、亡黨亡國的深刻教訓比比皆是。我們黨動真碰硬的管黨治黨實踐,讓世人感受到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非常讓人敬佩的是作爲執政黨所具有的自我革命精神,這是中共實現長期執政的重要原因之一”,柬埔寨柬中關係發展學會會長謝莫尼勒這樣認爲;“注重紀律教育,對腐敗、享樂主義等背離黨紀的行爲‘零容忍’,這些舉措增強了政黨的凝聚力和執行力”,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德米特里·諾維科夫對此印象深刻;“完整的黨內治理體系和紀律規則,嚴厲打擊腐敗行爲,受到人民擁護,爲各國政黨樹立了榜樣”,埃及社會主義黨總書記艾哈邁德·沙班多次來華考察後很有感觸。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中國共產黨卓有成效的管黨治黨實踐,爲各國政黨建設帶來有益啓示。“中國共產黨在加強黨的嚴明紀律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非常寶貴”,坦桑尼亞尼雷爾領導力學院院長馬塞琳娜·奇日加高度評價。參照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機制,西班牙人民黨成立人民監督辦公室。柬埔寨人民黨將“照鏡子、洗洗澡、除除塵、治治病”作爲黨建工作總要求寫入工作報告,提出“大魚小魚一起抓”。我們黨在管黨治黨中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爲破解政黨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其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正在不斷彰顯。


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今日之中國,是世界之中國。當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我們黨堅持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也在爲世界政黨建設和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爲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寶貴的正能量和確定性。一個矢志爲人類謀進步、爲世界謀大同的政黨,將同一切進步力量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六)


百年奮鬥路,千秋偉業興。一部黨的歷史,是共產黨人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不懈奮鬥史,也是我們黨刀刃向內、淬鍊成鋼的自我革命史。站在“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十五五”規劃開始謀篇的歷史節點,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前方道路上,有新的使命任務,有新的機遇挑戰。


時間不等人,歷史不待人。新的趕考之路上,奮鬥長卷正徐徐鋪展:挺進科技前沿,一個個黨員攻關團隊迎難而上,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難題;勇涉深水區,廣大黨員幹部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心繫民生冷暖,無數基層幹部埋頭苦幹,用“辛苦指數”換來羣衆“幸福指數”;紮根鄉村振興一線,一批批駐村第一書記帶領鄉親們以汗水澆灌希望的田野……新時代共產黨人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向時代和人民書寫着新答卷。


2024年3月9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注溪鎮周坪村,駐村幹部(中)走訪羣衆。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新徵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唯有不移赤子之心、不墜復興之志、不泄拼搏之勁,才能風雨無阻向前進,抵達勝利的彼岸。星漢映征途,北斗指航向;風雲激盪處,砥柱立中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篤行不怠、奮發有爲,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篇章!


———— / END / ————

責任編輯丨劉一鳴

校對 | 龍 旭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

內容來源|新華社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