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提示:帕米爾高原玩家已成功“聯”通世界服

來源: 更新:

中國的最西端,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帕米爾高原,

坐落着新疆唯一的高原縣、重點邊境縣——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以下簡稱“塔縣”)

8611米的世界上海拔第二高峯——喬戈裏峯

就在塔縣境內。

這裏空氣中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

即使在盛夏,邊境線上也覆蓋着皚皚白雪。



視角聚焦在塔縣褶皺的山脈裏,

通信央企用光纖和微波打造的

一條條“數字天路”清晰可見。

邊防連隊的戰士與家人流暢視頻通話,

牧民定居點的孩子“零延遲”上着網課,

犛牛背上刷短視頻的塔吉克少年,

正用滿格信號重新丈量與世界“聯”通的距離。


把信號“種”在古道



“今日走過了所有的彎路,

從此人生盡是坦途!”

這是連接塔縣與瓦恰鄉的盤龍古道,

迎接往來旅客的一句祝福。

盤龍古道全長36公里,海拔最大落差超千米,

被譽爲“中國最彎的公路”之一。

在608道彎的盤旋下,

“失聯”的人們不計其數。

當地村民米爾巴巴曾期盼說道:

“希望手機信號像公路一樣能夠暢通無阻,

在放牧時可以隨時給家裏報平安。”



爲解決牧民和遊客的通信需求,

中國聯通喀什分公司的

通信建設者們

肩扛熔纖機、光纜盤,

腰別工具鉗、安全繩,

在古道懸崖邊架設鋼絞線,

用GPS定位儀精準規劃光纜走向,

以專業與毅力縛住“盤龍”。

不到半月時間,

長達三十餘公里的光纜便完成鋪設,

新建開通三座5G基站

採用“1.8GHz+2.1GHz”雙頻組網,

讓蜿蜒公路的網速“直線超車”



當手機信號滿格的那一刻,

牧民的期盼照進了現實。

“信息高速”的開通,

徹底改善了盤龍古道及周邊區域的通信狀況,

無論是日常溝通還是應急聯絡,

都能輕鬆實現。

更架起了當地村民

連接外界、通往財富的橋樑。


把國門“搬”進窗口



紅其拉甫口岸

地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核心區,

全年開放,促進雙邊貿易和人員往來,

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口岸。

4733米的高度讓它成爲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



口岸通關時長隨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延伸,

中國聯通營業員們的服務也跟着“不打烊”。

精通六國語言的奴爾拉拉·吾西爾

是口岸移民大廳聯通窗口的“通信使者”。

她“零障礙”幫助入境旅客辦理

辦卡、補卡、充話費等各類業務,

爲國際旅客在華通信提供了堅實保障,

讓“中國聯通”走向“世界聯通”。



截至目前,

今年有1.1萬名旅客在此出入境,

口岸移民大廳聯通窗口

已爲超千名跨境人員架起“數字絲綢之路”,

日均30餘次國際漫遊業務完成辦理,

51個國家(地區)旅客的“高原朋友圈”

從此處開啓定位。


把邊疆“織”入光網



雪山中、溝壑裏、懸崖邊,

栽杆子、拉光纜、護基站。

在塔縣至紅其拉甫國門一線,

一支維護隊伍正在沿着光纜進行徒步巡檢。

“這樣的巡檢每週都在做,

讓家鄉牧民和戍邊官兵用上穩定網絡,

就是我們新時代的守邊方式”,

喀什聯通維護員別克·吐爾坦然表示。



中國聯通喀什分公司

將5G-A網絡、人工智能

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

構建起“智慧邊防、數字戍邊”的

新型邊境治理體系。

沿路累計建成基站近30座,

鋪設光纜長度超500公里,

用一根根光纖在冰峯雪嶺間

鋪就出一座“數字長城”。

搭載AI識別的警用無人機

可每日巡邏80公里,

掃描效率可達3000點次/分鐘!

邊境監控人臉識別系統0.3秒完成核驗,

實時抓拍“人車留痕”,

查驗效率提升了300% 。



中國聯通不僅給邊境安上“千里眼”,

還爲塔縣旅遊插上“智慧翅膀”——

打造的“遊新疆”平臺,

爲遊客整合了塔縣及全疆旅遊資源,

提供景區預約、特產購買、語音導覽等功能,

真正實現了“一碼遊新疆”。

聯合當地少數民族藝人,

通過聯通5G網絡開展非遺文化活動直播,

讓傳統文化通過數字技術煥發新生機。





從“數字鴻溝”變“幸福通途”,

一座座基站,

築起數字戍邊的科技堡壘;

一道道光纜,

連通了塔縣發展中的各鄉村;

一條條入戶網線,

成爲農牧民奔小康的“幸福橋樑”。

數字中國,

在帕米爾高原的廣袤天地間

寫下最磅礴的註腳。


———— / END / ————

責任編輯丨龍旭

校對丨苑洪濤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

內容來源丨中國聯通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