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去宏村了!這座水墨小城,藏着大半個徽州的秋,美得更詩意
秋意漸濃,最是徽州。
如果要在中國地圖上尋找古村美學的巔峯,那一定在徽州。
八百年徽州府,見證了多少次文明遷徙與文化交融,才淬鍊出這般海納百川又獨具風骨的氣質。
這裏的牌坊會說話,祠堂有故事,一磚一瓦都藏着江南審美的密碼。當炊煙從馬頭牆後嫋嫋升起,整個徽州就成了一幅會呼吸的水墨畫。
古人嚮往的“碧落、霞光、雲海”,至今仍在黃山之巔流轉。而歷史上“一府六縣”的徽州,雖經區劃變遷,卻始終被同一條文化血脈緊緊相連。
徽州本“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績溪縣、婺源縣。經現代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後,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四個縣屬安徽黃山市,績溪屬安徽宣城市,婺源則屬江西上饒市。
徽州的秋天:黟縣
若說徽州是本文人墨客寫不盡的書,那黟縣定是最驚豔的章節。
陶淵明在這裏寫下《桃花源記》,李白也曾留下“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的千古絕唱。
如今,這座藏着宏村月沼、西遞石巷的千年古縣,剛剛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成爲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
走進黟縣,就像走進一場不願醒來的夢。這裏的時光很慢,慢到可以聽見風敲瓦當、看見陽光爬過雕窗。
無論是追尋歷史的痕跡,還是尋找心靈的棲息,這裏總有一個角落能讓你駐足。
這個秋天,不妨就來黟縣。在最美的季節,遇見最美的徽州。
錯過黟縣的秋
就錯過了大半個徽州
黟縣的秋色,
美得不像實力派
:
塔川
江南秋色在徽州,徽州秋色在塔川
距離宏村兩公里處,
不如宏村名氣大,
每年11月,
塔川從黃、淺紅到火紅,
被譽爲中國四大秋色絕佳之地。
秋天時節滿山彩葉,
叢林間分佈着粉牆黛瓦的徽式建築,
薄薄的霧氣籠罩農家的小屋,
一切都平靜安詳,
像極了古代大畫家筆下的水墨畫。
走在塔川屋檐下,
白牆黑瓦的徽派的建築
色彩繽紛的山林
田野裏、小樹林,感到十分舒心。
宏村
中國畫裏鄉村
宏村以徽派建築著稱,
被稱爲“畫裏鄉村”的,
不管春夏秋冬,時刻保持着它的恬靜。
秋天的宏村,
是白牆黛瓦的民居映着火紅的楓,
靜謐的秋日裏,
紅紅的柿子高高地掛在枝頭。
潑墨般的深宅大院,
走在青石板路上,
像極了潑墨寫意的“畫裏村莊”。
西遞
桃花源里人家
在徽州的諸多村落中,
西遞大概是最繁華的。
傳說《桃花源記》的故事取材於這裏。
走進西遞,走近夢中桃源,
一座又一座白牆黑瓦,
層層遞進的雕樑翹鬥,
濃綠與黑白相映。
盧村
中國木雕第一樓
盧村它聲名不顯,
在深山處不慌不忙,
卻不然,這裏已經一千多歷史。
盧村村內最具典型、
最有特色的就是木雕樓,
它體現出徽派民居的精華,
爲清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所建。
盧邦燮早年經商,
家富百萬,後轉入仕途,
累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
這些木雕樓雕刻技藝精湛,
圖案栩栩如生,
堪稱一座雕刻藝術的博物館。
南屏
中國影視村
南屏村始建於北宋時期,
是一座有千年歷史、
規模宏大的徽商聚居古村落。
張藝謀導演的《菊豆》、
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
以及《徽商》《大轉折》、
《風月》等多部影視作品、
讓南屏成爲了“中國影視村”。
灰白的牆面、黑色的屋頂、
高低錯落的馬頭牆,
幻化成一道道密碼,
塵封着南屏村說不盡的歷史。
黟縣古城
萬盞花燈點亮千年古韻
當夜幕降臨,
黟縣古城便在檐角水畔亮起萬千燈火。
這些傳承千年的非遺花燈,
映照着青石巷陌與宋式樓閣,
彷彿將時光凝固在某個古老的良夜。
漫步其間,燈影搖曳,
人如行走畫中,
每一盞燈都在低語着跨越千年的徽州故事。
奇墅湖
藏在徽州深處的“東方祕境”
奇墅湖,
又名“東方紅水庫”,
卻更像是一位隱於山林的詩人。
秋日水杉漸染,倒映湖中,
與遠山黛瓦交織成畫。
晨起時湖面常起薄霧,
偶有輕舟劃過,
靜謐如世外之境。
木坑竹海
《臥虎藏龍》“竹林鬥劍”取景於此
木坑村藏在黃山山腳下,
距離宏村的不遠,
被一片方圓數十公里的竹海包圍着
被譽爲“夢中竹海人家,人間世外桃源”。
木坑村,掩映在竹林中,
古樸典雅,小巧玲瓏,
是竹海深處的人間煙火。
黟縣風味
舌尖上的徽州密碼
黟縣美食,
是徽州味覺地圖上沉靜而濃重的一筆。
從山野到廚房,從古昔到如今,
每一口,都是文化與生活交融的詩篇。
那盤臭鱖魚,
徽州人世代守護的味覺記憶。
黟縣人做鱖魚,
講究“聞臭喫香”,
魚肉蒜瓣般綻開,
鹹鮮中透着一絲倔強的發酵香。
黃山毛豆腐
長滿菌絲的豆腐坯在油煎中煥發新生。
外皮微脆,內裏綿軟如乳,
蘸一口辣醬,
複雜的氣息在口中化開。
胡適一品鍋
層層疊疊的食材在鍋中相擁,
筍乾、肉塊、蛋餃、幹豆角……
一鍋燉盡山川風物,
也燉出了徽州人家的待客之道。
剛出爐的黃山燒餅,
酥皮簌簌落下,
梅乾菜與豬肉丁在口中交織出鹹香的節奏;
石頭餜煎得金黃酥軟,
餡料實在,
是早年徽商行路途中溫暖的乾糧。
徽墨酥以黑芝麻爲料,
形如古墨,入口即化。
黟縣被秋天偏愛的千年古縣,
這個秋天,在等你!
·END·
【作者:走吧網;公衆號:走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