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樂融融”萌翻全網爆火出圈

來源: 更新:

他們是一對洋相百出的中華白海豚寶寶。晃動着圓滾滾的身體,頭頂三色小水花,一白一粉兩道身影在賽場內倒立鬥舞、花式賣萌……隨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火熱進行,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憑着“硬實力”萌翻全網,成爲名副其實的粵港澳大灣區“頂流”。

“喜洋洋”“樂融融”在十五運會比賽間隙表演。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 供圖

“喜洋洋”“樂融融”以中華白海豚爲設計原型,白色代表海豚安靜時的狀態,粉色則取自運動充血時的生理特徵,頭頂的三色水柱融合了廣東木棉紅、香港紫荊紫和澳門蓮花綠,象徵着粵港澳共同舉辦十五運會。

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劉平雲介紹,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在珠江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活象徵。此外,中華白海豚的羣居特性與團結拼搏的體育精神契合。“喜洋洋”和“樂融融”已不僅是一對賽事吉祥物,更是承載賽事激情、輸出灣區故事、傳承文化敘事的重要載體。

這對吉祥物在網上的熱度持續攀升,憑藉各種出彩的暖場“絕活”和萌態表演,超越普通賽事吉祥物範疇,成爲現象級文體旅IP。

不少網友好奇,吉祥物的內膽下“藏”着什麼樣的人?據瞭解,吉祥物扮演者有的來自佛山市黃飛鴻文武學校,有的則來自登封市少林鵝坡武術學校,這些學生的年齡爲12歲至16歲。他們甩頭搖晃、轉圈跳動、互相追跑,還會隔着頭套向觀衆“比心”,他們保持童真、放飛自我,賦予了“喜洋洋”“樂融融”旺盛的生命力。

賽場內,觀衆爲“喜洋洋”“樂融融”發出尖銳爆鳴;賽場外,這對明星吉祥物掀起了情緒消費熱潮,帶動了衍生周邊產品銷售,甚至一“豚”難求。位於廣州塔廣場、正佳廣場、北京路步行街等地的全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總是人聲鼎沸、客似雲來。

遊客展示剛剛購買的“喜洋洋”“樂融融”毛絨玩偶。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 供圖

日前,在廣州正佳廣場,早上5時左右就已經有遊客守在全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門口,到了上午9時30分,隊伍已經長達百米。“我是特地來買‘喜洋洋’‘樂融融’盲盒的,聽說10點店鋪開門,我早上6點半就來排隊了,沒想到有人比我更早。”排在隊伍第二位的何女士說。

店鋪開門後,市民遊客有序進店選購,收銀臺很快排起了長隊。“呀,我抽中了隱藏款‘呂布’,真是太棒啦。”消費者付款後迫不及待地當場拆開,抽中熱門款式後忍不住歡呼,引得周圍人紛紛圍觀。

據瞭解,目前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十五運會吉祥物周邊產品中,三國醒獅萌團掛件盲盒、十二生肖掛件盲盒等產量紛紛告急,不得不限量發售。

爲了方便市民遊客獲取存量信息,廣百百貨北京路店的全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建立微信羣,目前羣成員已達600人。

零售店工作人員賴女士介紹:“我們會在羣裏及時通知醒獅盲盒的上貨時間和數量,很多市民遊客看到通知後專門趕來購買。門店每天限量發售180個醒獅盲盒,不到1小時就能售罄。”

廣州文化產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彭浩介紹,公司負責的十五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僅用12天便實現千萬元銷售額。“這個成績遠超預期,實在是太火爆了,我們已經在加緊生產,儘量避免出現斷貨現象。”

廣州市政府副祕書長,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副主任、副祕書長朱小燚介紹,十五運會開幕以來,以“喜洋洋”“樂融融”爲主題的特許商品受到大家的關注,盲盒一盒難求,開幕式現場的喜樂包一包難求。這些文創產品憑藉獨特的設計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不僅成爲收藏愛好者的心頭好,更成爲年輕人社交圈中的“爆款”,備受追捧。

“十五運會開幕以來,相關特許商品銷售額已達到6.8億元,讓全國乃至世界觀衆感受到了十五運會的魅力。”朱小燚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爲了進一步滿足大家的購買需求,相關單位已經加強溝通,相關企業努力提升產能,熱賣款預售工作已經上線,將讓大家滿意而歸。”(作者:陳熠瑤;編輯:楊碩)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