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邊喫邊玩”還是“喫完再玩”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變大

來源: 更新:

文|菁媽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養成的習慣是好還是壞的?對孩子以後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大的。

很多奶奶在帶孩子的時候,爲了讓孩子喫飯,那是無所不用其極,給孩子開着電視,一邊看一邊餵飯,給孩子拿着玩具,孩子一邊玩一邊餵飯,甚至帶着孩子到小區裏面,孩子在前面跑,奶奶在後面追,寶寶喫一口,再喫一口。

孩子把一口飯含在嘴裏面就跑着要去玩了,那口飯含在嘴裏久久沒有吞下去,甚至不小心都嗆到的都有。

邊喫邊玩還是很多家長在帶孩子忽略的一個點,覺得只要孩子能喫飯其他都無所謂。但其實孩子從小喫飯是邊喫邊玩還是專注的喫完再玩,對於孩子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這些影響會在孩子在上小學之後慢慢體現出差距。

會有哪些差距呢?

第1個差距:孩子挑食的情況

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邊喫邊玩,那麼他就會覺得喫飯其實不是我的事情,是我奶奶的事情,我奶奶就是追着我,哄着我,讓我喫飯。

他就覺得喫飯其實是一項任務,而且是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甚至是一項自己可以提要求的任務,你要我喫飯你就得給我買一個玩具,你要我喫飯你要帶我出去玩,孩子就會把喫飯變成一種滿足他其他需求的工具。

所以就會變得挑食,因爲飯並不好喫,只是一種工具而已,當達不到要求的時候他就可以不喫飯。

但是那些喫完再玩的孩子,他就知道喫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喫飯的時候不可以玩,不可以說話,不可以看電視,所以他想幹什麼必須先好好的喫飯,於是他就慢慢感受到了喫飯的快樂,飯的味道、菜的味道,各種食物在嘴巴里面在咀嚼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而他專注於食物本身自然就不容易挑食。

第2個差距:孩子的專注力

邊喫邊玩其實是極大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在喫飯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專注,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專注。

因爲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可能肚子就餓了就說,奶奶你要給我一個蘋果,奶奶你要給我一塊餅乾,他這種生活習慣是極其隨意的,非常不自律的,就會導致孩子上小學之後,上課也很難專注。

因爲他早上喫飯的時候就沒喫飽,所以在課間就餓了,老師還不給帶東西到學校喫,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而那些喫完再玩的孩子他就知道喫飯的時候要專注的喫,所以他專注力得到提升,在上學的時候早餐也能專注地喫,上學的時候也能專注聽老師講課,因爲喫飯其實就是一件很好鍛鍊孩子專注力的事情,如果沒有在喫飯這件事情上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極有可能就會導致孩子上學也會注意力不集中。

第3個差距:孩子的牙齒健康情況

邊喫邊玩其實特別的傷牙齒,因爲邊喫邊玩會導致食物留在牙齒的時間比較久,邊喫邊玩的孩子可能一頓飯要喫一個小時。而那些喫完再玩的孩子,可能一頓飯10分鐘20分鐘就喫完了,那麼食物在牙齒中停留的時間就會比較短,食物在牙齒停留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容易出現齲齒。

所以那些邊喫邊玩的孩子容易牙齒齲壞,牙齒壞的孩子咀嚼能力受影響,就會影響他營養的攝入,影響他的身高體重的增長。

看似一個小小的不良的習慣,對孩子後續的負面影響其實是極大的,家長們一定要在孩子一歲之後讓孩子自己喫飯,而且讓孩子喫飯的時候只能喫飯,不能邊喫邊玩。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