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滿牀滾」,其實是在傳遞4個信息,你可別嫌他煩

來源: 更新:

不知道你們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睡覺很不「老實」,360度轉着睡,從牀頭滾到牀尾,一會兒頭朝上一會兒頭朝下……

搞得一晚上大人也睡不好,一會兒被踢肚子,一會兒被踹腦袋,睡得直崩潰!

沒好氣的坐起來找娃,又直接被娃各種奇奇怪怪的睡姿,逗得哭笑不得!

反正我家娃小時候就這樣,分牀前,就沒一天能安安安心心一覺睡到自然醒。

也聽過身邊的朋友吐槽,有時半夜睡得正香時,被娃踹醒,真想打他幾下。

其實呀,孩子看上去的「不好好睡覺」,滿牀滾來滾去,並不是故意的,而是在用他們獨特的方式,給家長髮出信號,傳遞信息,這時你可別嫌煩。

一、是孩子成長的一種方式

不少家長會奇怪,自己睡覺,一般是睡着前什麼姿勢,醒來後還是這個姿勢,像睡個假覺。

但孩子就不這樣,睡着後像個「小陀螺」,滿牀轉~

先別急也別慌!這種情況,可能孩子是在經歷重要的「成長高峯期」。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孩子早期的認知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感官和運動系統的互動。

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孩子白天的活動、感官接收到的信息,等到了晚上,他的大腦和身體還會悄悄的「加班工作」。

特別是在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比如:

·學翻身、坐、爬、走的階段;

·學說話,語言突飛猛進期;

·剛上幼兒園,換新環境時;

·白天剛Get了新技能,學會了爬、站或是跑跳等技能。

這些時候,白天娃在努力學習和成長,到了晚上睡覺,身體和大腦也會「繼續升級」,躺牀上翻來滾去的。

知道了這些,以後看到孩子滿牀滾、睡相差,可別再抱怨了,心裏安慰自己:“孩子這是正在成長”。

二、孩子在尋找安全感

你有沒有留意到:孩子除了滿牀滾來滾去,還特別喜歡「擠着」大人睡?

本來他那邊有很大地方,可就是始終貼着你,只要你一翻身,或是往邊上挪一點,他的小腦袋立馬跟着擠過來。

我家娃七八歲時,跟爸爸睡就這樣,每天都把爸爸擠到貼着牀邊睡。

他半夜總迷迷糊糊的用胳膊摸着找,摸到就跟着擠過來,然後像個小樹袋熊一樣,胳膊腿兒還得壓爸爸身上。

這種看似哭笑不得的場景,其實是孩子在用身體發出信息:“我需要你,我需要安全感。”

依戀理論,也認爲:孩子在半夜,最容易感到孤單和害怕,只有貼緊爸媽,他們才能感到安心,踏實下來。

尤其當孩子在經歷一些比較大的事情時,比如:和媽媽分開、剛上幼兒園、搬了新家等。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喜歡貼着你、黏着你睡,甚至鑽入你懷裏,別再把他推一邊,不妨抱着孩子睡,直接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要知道,父母每一次的溫柔回應,都是在孩子心裏,築起一座「安全小屋」。

三、孩子的情緒在「找出口」

有時候孩子睡覺時滿牀亂滾,也可能是在用身體表達情緒。

孩子由於一些事情,白天情緒波動大,比如:

跟身邊其他孩子搶東西;

被老師或家長批評,心裏有委屈;

看過比較刺激的動畫片,情緒興奮、害怕或者難受……

那到了晚上,孩子就可能睡不踏實,很容易出現「滿牀滾」的現象。

這叫做:日間情緒夜間釋放。

當晚上睡覺時,牀上滾來滾去、踢被子,大喊大叫說夢話,通過這樣的方式,把白天的情緒及時釋放。

這個時候,孩子是需要被支持、被理解和被溫柔安撫的,千萬別責罵訓斥孩子。

四、孩子睡眠節奏或睡眠環境「出了問題」

想要孩子安睡,睡眠環境很重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節奏和習慣也重要。

但若是這些讓孩子感覺舒適的外界條件,出了問題,孩子也會因爲不適應而睡不踏實。

① 房間太悶太熱,孩子煩躁

就比如最近這段時間,每天都三十幾度的高溫,晚上就可能又悶又熱睡不好,孩子就會翻來覆去的睡不踏實。

② 被子太厚,或是牀鋪不舒服

室內溫度高了,還給孩子蓋厚被子,或者因爲一些其他做法,讓孩子的牀鋪不舒服,也會影響睡眠質量,睡的滾來滾去~

③ 環境太噪雜或者光線明亮

比如家裏有了人喫飯聊天到很晚,或者開着燈,總有聲音和亮光,也會讓孩子睡的滾來滾去。

④ 晚飯喫得不合適

孩子晚飯喫不飽會餓的睡不好,喫得過飽,也會因肚子脹不舒服而睡不好。

因此這點也要多關注,晚飯給孩子喫得合適,會讓孩子睡得更好。

總之,如果是因爲睡眠節奏或環境方面的原因,對應做好緩解就好。

寫在最後:

簡·尼爾森說過:孩子所有的行爲,其實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需求。

所以,養育孩子,不僅要看到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爲,更要看到行爲背後的信號,並正確解讀,然後幫孩子解決掉!

你家孩子睡覺「老實」嘛,前面這幾種情況,經常是哪種在作妖~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