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孩子流鼻血,媽媽兩次阻止奶奶救了娃,醫生鄰居連連點贊

來源: 更新:

文|菁媽

牛牛是個三歲的小男孩,非常的怕熱,在夏天的時候他門都不愛出,他說外面太熱了,只是晚上可能跟着媽媽去公園逛一逛,平時都是待在家裏面的空調房,而家裏面的空調房間沒有放水,也沒有放加溼器,所以家裏面的溼度是比較低的。

牛牛天天待在家裏面這個環境,再加上在家裏沒啥事的話就喜歡喫一些零食,這些零食又比較上火,比如說瓜子、花生之類的,還有一些餅乾,牛牛覺得鼻子有點不太舒服,於是就用手去摳,一摳鼻子萬萬沒有想到鼻子就流鼻血了。

牛牛坐在客廳裏面看電視被嚇了一大跳,趕緊大叫:媽媽,我的鼻子流鼻血了。媽媽趕緊衝了出來,奶奶在廚房煮東西連煤氣竈的火也沒關就衝了出來,奶奶趕緊從桌面上扯了兩張紙巾,一邊用手揉紙巾一邊跟孩子說:牛牛,你趕緊坐直,頭向上仰,這樣一會兒就不流鼻血了。

牛牛聽到奶奶的話就乾脆頭向後仰,媽媽卻趕緊摸着兒子的頭,讓他把頭向下壓,順便跟奶奶解釋,頭向上仰的話他的鼻血會流到他的喉嚨甚至嗆到氣管,醫生已經說了這樣是不行的。

奶奶聽到媽媽這麼一說也不吭聲了,接着又把自己手上卷的兩個紙團說要塞到牛牛的鼻孔裏面就說:那奶奶給你塞兩個紙巾到鼻孔裏面這樣就不流出來了。

媽媽又第2次阻止了奶奶說這樣子也是不行的,紙巾塞住可能會被感染,這些紙巾也都不是無菌的,孩子的鼻子流鼻血了,裏面可能就會有一些傷口,不可以這樣處理。奶奶一聽就有點不開心了就說:那我不管了,你自己處理吧。

而媽媽看到牛牛還不斷的流鼻血,也沒有空去安慰奶奶的情緒了,趕緊接下來做了三步

第一步:身體前傾,低頭

讓牛牛身子向前傾45度,頭部稍微低一點點。

第二步:冰敷

從冰箱裏面拿出一個冰塊,然後再拿一塊乾淨的毛巾包住冰塊,再把這塊毛巾敷在牛牛的前額和鼻樑

第三步:按壓止血

用手指輕輕地捏住牛牛鼻翼的兩側,然後讓牛牛張開嘴巴呼吸,她自己一直在持續按壓。一直按壓了將近10分鐘才放開按牛牛鼻子的手,神奇的沒流血了。

奶奶也擔心自己的孫子在一旁看了半天就說:你在這搞了也十幾分鍾,我自己弄的話直接拿紙巾一塞然後頭向後仰,可能一分鐘就好了,我覺得你這個方法不行,又不聽我的。

媽媽也覺得很無奈,剛好他們家鄰居就是一個醫生,而且兩家的關係特別好,等鄰居回來之後,媽媽和奶奶就爭先恐後地跟鄰居說了今天孩子流鼻血兩個人的處理方式。

奶奶說自己這樣處理肯定會更快止血,孩子也能少受點罪。而媽媽卻說自己的處理方式也是在網上看一些急診科的醫生的建議而學的。

這個醫生鄰居先安撫了一下奶奶說,奶奶你們以前的這種處理方式也是沒錯的,以前都是按這樣處理的,但現在醫生髮現以前的那種處理方式有一點點風險,可能孩子的血會流到喉嚨裏面,會引發嗆咳嘔吐,甚至可能會嗆到孩子的氣管裏面,所以爲了安全着想,現在一般使用的是媽媽的這種方法。

其實頭向前稍微低一點點,就是避免那個血向裏面去流,流出來的不是壞事,就怕流到我們的身體裏面,而用冰塊來敷的話就是收縮鼻腔的血管,血管收縮了這個血就止得快。

而媽媽的第3步其實是止血的關鍵,按壓5~10分鐘就是通過按壓的方式來閉合血管止血,就像我們平時有一個小傷口出血的話,我們一般也是用按壓的方式來止血。

醫生鄰居對媽媽的做法是說很標準,做得很好,連連點贊。奶奶聽完之後也服氣了,覺得都是爲了孩子好嘛。奶奶和媽媽的爭執其實也告訴我們:孩子的一些外傷處理,有一些老經驗不一定是對的,還得看看醫生的建議,否則一個錯誤的老經驗很可能就會坑了孩子。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