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幼兒園園長:絕不讓自家孩子三歲就上幼兒園,原因讓人意外
文|菁媽
陳平讀的是幼教專業,畢業出來之後就去了一家大型的幼兒園做園長助理,沒到兩年就做上了園長!
他們幼兒園有一個小小班,不到三歲的孩子也可以來上幼兒園,而且小小班的收費是比較貴的,配的老師也比較多,小小班的伙食還是廚房另外單獨做的,做得比較細緻,喫得也比較好,所以他們小小班名額都是非常緊張的。

有老師就跟園長說:園長,我也想把我們家孩子送來上小小班,我覺得在小小班要比在家裏面跟奶奶要好一些。
園長卻跟這個老師說:你可以送來,沒問題,我給你個名額,而且老師的孩子上幼兒園還有打折,但是我自己的孩子絕不會在三歲之前就讓他上幼兒園的。
老師不太明白:我們小小班好喫的地方,小朋友們也這麼開心,爲什麼你的孩子三歲之前不送來呢?
陳平就說:孩子三歲之前不上幼兒園也是有原因的。

爲什麼資深的園長不建議孩子三歲之前上幼兒園?原因很現實
第一個: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0~3歲是兒童安全感形成的核心階段,他主要是通過跟父母或者固定的照顧人,穩定的互動,他在確認我是值得愛的,這個環境是安全的,所以以後孩子情緒會更穩定,人格會更加健全。
即使在小小班老師照顧得很好,但是陌生的老師,陌生的環境,會讓孩子有比較強烈的分離焦慮,有些孩子會哭鬧,有些孩子不會哭鬧,但是也會很焦慮,會出現一些其他的問題。
比如說喜歡咬指甲或者是晚上睡得不好,經常睡覺的時候驚醒,甚至有些孩子本來在兩歲之前已經可以在家裏面自己上廁所了,上完幼兒園之後回到家裏面卻是總是尿褲子,這些都是因爲孩子的安全感受到了影響導致的。

第二個:這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相對比較弱的
雖然小小班的老師比較多,能夠及時感受到孩子的生理需求,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生理需求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心理的需求,有時候他害怕和委屈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很好的表達,老師也沒有時間去傾聽,就會導致孩子心理壓抑,有口難說。
研究表明,2~3歲兒童的平均詞彙量約爲300~500個,而清晰表達複雜需求通常需要掌握500個以上詞彙。若孩子詞彙量不足,可能導致表達不清,進而增加被忽視的風險。

第三個:孩子的自主能力相對比較弱
雖然有一些家長比較早就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自己喫飯,讓孩子自己拉尿,但是孩子的精細動作還沒有完善,所以他喫飯的速度比較慢,拉尿的時候也有可能不小心尿到褲子上,這時候即使說一個小小班大概是5個孩子配一個老師,也是忙不過來的。
孩子很可能就會因爲自己做不好而覺得自卑,會覺得我不行,自我否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個:孩子還沒有過強的交朋友的需求
2~3歲的孩子其實他喜歡自己玩自己的,很少跟小朋友們互動,所以你讓他去幼兒園,他也是自己玩自己的,他也不懂得分享,他也不懂得輪流,而且經常搶玩具,在搶玩具的時候又不會處理矛盾,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這種社交能力的鍛鍊。
第五個:孩子容易受到環境的刺激
孩子在三歲前他的視覺,觸覺和神經系統仍然在發育,對環境刺激的承受力比較弱,幼兒園裏面孩子太多,經常哭鬧,經常吵,老師還要叫排隊安靜,孩子就會覺得太吵了,各種感覺過於過多的刺激他,反而會導致孩子以後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煩躁。
其實是因爲3歲前兒童的前額葉皮質尚未發育成熟,該腦區主要負責情緒調節和執行功能(包括規則遵守),因此幼兒在應對複雜環境壓力時往往表現困難。

第六個:個性化需求難以被滿足
有些孩子午睡的時間比較長,有一些孩子午睡的時間比較短,有一些孩子對於某個食物是比較抗拒的,有些孩子是上午要先睡一覺,下午還要再睡一覺,所以他的作息習慣跟幼兒園的完全不一樣,到幼兒園他會很不適應,他會感覺自己不受重視,從而對幼兒園排斥。
所以陳平說的三歲前不上幼兒園也是有道理的,特別是有些男孩子可能發育比較晚,甚至三歲也不着急的上,三歲半再讓孩子上。孩子的成長是有時間的,有時候我們想要孩子快點成長,反而會坑了孩子。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