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7件事情別急着做,媽媽要記牢了
文|瑩媽
我們說欲速則不達,有些東西你越着急越可能做不好,特別是對於新生兒的照顧一定要牢記,這七件事情不要着急去做,儘可能遲一點做,對孩子的健康會更有好處。

哪七件事情呢?
第1件:着急清洗孩子的胎脂
有些孩子出生的時候乾乾淨淨的,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在出生的時候,皮膚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的胎脂。
這層胎脂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保護的作用,在媽媽的肚子裏面的時候,保護孩子的皮膚不被羊水泡發皺,而出生之後也能夠成爲孩子的皮膚屏障,避免新生兒溼疹,特別是早產兒,身上之所以有胎脂就能夠大大的防止水分流失,避免脫水或者體溫過低。
所以孩子出生之後胎脂不用去搓,就輕輕地洗一下就行了,慢慢的它會自然脫落。

第2件:不要過早給孩子喝配方奶粉
孩子出生之後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我們建議都要讓孩子吸吮媽媽的乳汁,這樣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也能夠讓媽媽的乳汁更快地分泌出來。
如果過早的給孩子喝配方奶粉,這會導致孩子以爲奶瓶裏面的配方奶就是他的食物,你再讓他喝母乳的時候他不願意,因爲他覺得這不是他的食物,而且喫得比較費勁。
有數據顯示:出生24小時內添加配方奶,嬰兒純母乳餵養率下降34%。
而配方奶粉的異性蛋白可能會導致孩子腸道過敏,所以我們建議孩子一出生之後最好是喝母乳,除非是沒有辦法才添加配方粉,否則儘可能的6個月前純母乳餵養。

第3件:過早使用枕頭
其實嬰兒的頸椎是呈“C”形的,平躺的時候頭部和背部在同一個平面,如果用枕頭反而會導致頸椎前屈,導致氣道受壓甚至增加自己的風險。
而且身上用枕頭的話,還會導致扁頭綜合徵。新生兒用枕頭的話也會導致這個頭型變得很不漂亮,所以一歲之前其實是不建議用枕頭的。
第4件:過早給孩子洗澡
在國外有一些孩子剛出生的前兩天是不洗澡的,因爲洗澡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消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喝不了多少奶,你就給他洗澡了,水分蒸發不利於孩子的健康,還可能會出現低血糖,而且孩子的臍帶剛剛剪斷,也有可能會疼。
所以建議孩子出生後一天之後再洗澡。

第5件:着急給孩子喂水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母乳餵養協會都建議孩子純母乳餵養期間沒有特殊情況,不需要額外的喂水,有一些家長就覺得孩子一出生就要喝點水,要不然會渴,其實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沒有特殊情況不需要給孩子喝水,新生兒更是不需要喝水。
第6件:過早給孩子做聽力篩查
一般孩子會出生兩天後才進行聽力篩查,因爲孩子剛出生你就給他進行聽力篩查了,孩子的耳道里面還有殘留的羊水或者是胎脂,所以這時候很容易出現孩子的聽力有問題,所以我們過了兩天之後再篩查的話準確率會更高一些。

第7件:給孩子喫藥
尤其老人家說“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喫黃連素,或者一出生就給孩子喫點珍珠粉或者涼茶之類的,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孩子沒有特殊的情況千萬不要用藥,特別是抗生素。
新生兒的腸道菌羣正處於建立階段,過早地使用抗生素,會導致雙歧桿菌等有益菌減少40%,還會增加過敏的風險。
孩子出生後這7件事情千萬不要着急做,新手爸媽一定要清楚。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