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上幼兒園後,差距越來越大

來源: 更新:

文|菁媽

01

同事芝芝在升職加薪之際突然意外懷孕了,當時就跟老公商量,現在家裏面經濟也有一定的壓力,也想有更多的經濟來培養自己大的女兒,所以就說乾脆去打掉了。

當去到醫院準備打胎的時候,卻看到B超裏面有兩個胎心胎芽,醫生就告訴他們這是一對雙胞胎,你們確定要打掉嗎?

兩夫妻瞬間就驚呆了,一個孩子確實會打掉的,但是兩個孩子又有點捨不得,這時候公公婆婆也知道了就趕緊表態,給予經濟上和人力上的支持,公公婆婆的退休金每個月支出3000塊錢給他們小家庭養孩子,而且小孩出生之後也會幫忙帶。

婆婆的大力支持讓芝芝兩夫妻瞬間鬆了一口氣,當時決定要打掉二胎的時候,心裏面也是很難過很糾結的,現在既然懷上了雙胞胎那就乾脆留下來,做好準備生下雙胞胎之後,是兩個可愛的兒子。

在孩子6個月之前,芝芝在家休產假,婆婆和公公都在家裏面住,但是家裏面的房子不太大,再加上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差別非常的大,芝芝本身生完孩子之後情緒又有點不穩定,所以都有點產後抑鬱了。

02

一家人開了家庭會議,最後決定就是雙胞胎中的哥哥奶奶帶回去自己帶,弟弟媽媽帶,於是雙胞胎兄弟就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6個月之後雙胞胎的餵養方式就是奶粉加上輔食,芝芝把老大給奶奶帶的時候,就寫了一個本子,交代奶奶要怎麼喂孩子,每天喫多少輔食?喝多少奶粉?奶粉要嚴格的按照奶粉罐上的要求來衝調,孩子到多少個月開始加手指食物,手指食物要怎麼做?都寫得非常的清楚。

奶奶就覺得這些奶粉有什麼營養,孩子喝了拉尿黃黃的,還會有眼屎,孩子這是上火了啊,就不敢給孩子喝太多的奶粉,甚至下意識地在奶粉裏面加多一點點的水,覺得這樣子孩子喝了纔不會上火。

基本上雙胞胎中的哥哥從6個月開始就已經喫了很多的食物了,還曾經因爲輔食喫太多了積食,便祕甚至過敏。有一次還因爲蝦過敏住了幾天院,奶奶卻覺得孩子的身體太弱了,反而變本加厲地讓孩子多喫輔食。

而到了10個月的時候,媽媽提醒奶奶要給孩子做一些手指的食物喫,讓孩子抓在手上喫,但是愛乾淨的奶奶對這樣的喫飯方式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她覺得這樣弄得全家都髒兮兮的,簡直得不償失。

所以她一直都是自己喂孩子喫飯,到了一歲之後媽媽又給哥哥買了全套的喫飯的餐具,讓奶奶給哥哥自己喫飯,奶奶卻覺得媽媽異想天開,不知所謂。孩子這麼小怎麼會自己喫飯呢?喫得滿臉忙都是,甚至把米飯塞到鼻孔裏面去了。

所以媽媽在的時候,奶奶就裝模作樣地要哥哥自己喫飯,媽媽一不在奶奶就自己喂哥哥喫飯,而且跟哥哥說,你媽這個人就是瞎胡鬧。

03

媽媽養弟弟的時候卻是嚴格按照科學餵養的方式,孩子一歲前每天都喝800毫升的奶,而且是嚴格按照30毫升的水一平勺的奶粉給孩子衝調。每天按着輔食菜譜給孩子製作各種營養豐富,又符合孩子消化能力的輔食。

到了孩子10個月,每天換着花樣給孩子過各種手指食物,胡蘿蔔條,蘋果條,西瓜條,或者是小餅乾,飯糰,麪條等等,雖然孩子喫得滿臉滿身都是,卻是非常的開心,自己喫一口,還用那個髒兮兮的小手抓了一把飯糰遞給媽媽,芝芝非常開心地接過了孩子遞過來的食物,並且跟孩子說:你真棒,還會喂媽媽喫飯。

兩兄弟慢慢的長大,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就把兩兄弟送到同一家的幼兒園,媽媽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才發現了自己孩子的問題,最主要是哥哥地問題,在幼兒園不會自己喫飯,而且專注力比較差,課堂上集中不了注意力,而弟弟就沒有這些問題。

媽媽這時候才後悔把哥哥給奶奶帶,沒有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媽媽就決定把哥哥帶在身邊養,儘快幫助哥哥把一些不好的習慣給糾正過來,幸好爲時不晚。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