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越混越好的孩子,7歲前就有3個「強點」

來源: 更新:

蒙特梭利:孩子的性格,在6歲前形成,9-10歲左右定型。

也就是說,過了10歲以後,孩子再想改變性格,就很難了。

其實,「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民諺,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通過一個人小時候的性格、秉性和行爲方式,預判未來的狀況,長大是否有出息~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有道理嗎?

一般來說,3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關鍵時期。

心理學家布魯姆,在研究中發現:如果將一個孩子在17歲時的智商,設定爲100%,那麼其中的50%都會在3歲前發生。

從研究不難看出,3歲前對孩子的智力及大腦潛能的開發,有多重要。

此外,心理學家們在研究孩子的成長規律後,把3-6歲稱爲「潮溼的水泥期」。

因爲孩子85%的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可以在這一時期被很好塑造。

也就是說,7歲之前,孩子的性格,就像潮溼的水泥,有很大的可塑性,而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

英國的卡斯比教授,爲了驗證「7歲前這個階段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和作用」,對當地1000名7歲以前的孩子,做過一項長期的跟蹤調查。

得出結論:一個人在7歲前,更像是海綿一樣,吸收着他所經歷的事情,並且因此形成自己的性格和行爲方式,而這些將會伴隨孩子一生。

由這些研究和調查,不難看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長大後越混越好的孩子,7歲前就有3個「強點」

我們作爲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能越混越好。

既然「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一定依據,那7歲前的孩子,有哪些信號,就能說明孩子長大後越來越優秀呢?

關於這個問題,早在2003年,哈佛大學就做過一項長期調查:

追蹤記錄了1000名30歲以上、年薪百萬、家庭幸福、性格健全的成功人士。

結果發現,這些在社會中越來越成功的精英人士,多半早在7歲前就有3個「強點」。

強點一:具備超強的自控力

斯坦福大學中,有一門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就是:自控力。

而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更是專門寫了一本《自控力》,講述自控力的好處。

足見這種「可以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多重要!

用到孩子學習上,自控力強的孩子,不但聰明,而且目標明確,能分清輕重緩急,不磨蹭拖拉,很自律,效率高。

心理學有個詞叫「最近發展區」,通俗的講,就是我們說的「潛力」。

可能本來難以做到的事情,但只要踮踮腳尖,努力一下,就能做到。

自控力強的孩子,當面對外界誘惑時,不僅能控制自己,還能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把別人一步步甩的越來越遠,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強點二:具備一定的情緒控制力

6歲前,孩子表達情緒很單純,開心就笑、傷心就哭、生氣就罵。

6歲後,孩子會發展出道德感和同理心,會慢慢了解周圍人的情緒和感受,慢慢發展出「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會體諒別人的情緒。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自然不差,也更容易獲得機會和資源,越混越好!

強點三:具備有一定的思考和創造力

善於思考的人,能夠從瓦礫中找到黃金。

現在很多都是「包辦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事事想在孩子前頭,習慣替孩子做決定、解決問題。

這樣的養育方式下,時間長了,再有天賦的孩子,也會逐漸變得泯然衆人。

而在7歲前,若是孩子遇事沉着,相比同齡人,有着更強的思考、分析能力,有着非同一般的判斷利害關係的本事。

等長大後,這種能力,就會成爲他統籌全局的基本素質,就更容易敏銳的抓住每一次機會,最終脫穎而出。

此外,創造力也是成長爲優秀人才的能力之一,尤其生活在現在這個AI智能時代的孩子。

李開復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就提到過創造力的重要性:

未來人工智能的世界,具備創造力的工作能屹立不倒,而具備創造力的孩子,才能最大程度成爲時代的精英。

擁有創造性思維和能力,能化險爲夷,能枯木逢春,能讓孩子在絕境找到生存之道。

寫在最後:

前面三種年少時的優秀,你家孩子有幾種呢?

不過話說回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他們身上都有着自己的優勢和天賦,不一定是這三種。

而我們作爲家長,應該積極挖掘孩子身上的潛能,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做好「軍師」,而非「掌控者」,幫助孩子越來越優秀!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